简介:通过两项视觉特征捆绑实验,探讨注意的作用及机制。实验1采用双任务范式,考察不同注意分散水平下的错觉性结合(IC)差异。实验2采用空间提示范式,考察集中注意和分散注意条件下的IC差异。两个实验结果都表明,注意在视觉特征捆绑中起重要作用,集中注意能有效地减少IC的出现。同时,注意对特征捆绑的调节作用表现出距离效应,即近距离比远距离的IC错误多,提示注意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空间距离信息有关。
简介: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智商水平的弱智儿童的视觉图形辨认能力的差异,并与同龄正常儿童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智商在31-51,平均智商为41.6,均龄为11.7岁的弱智儿童,在图形以0.05秒速度的呈现条件下,平均辨认正确率为21.4%;在以0.01秒速度呈现的条件下,平均正确率为20.7%.智商在55-75,平均智商为62.0,均龄为10.2岁的弱智儿童,图形以0.05秒速度呈现时,平均辨认正确率为48.5%;在以0.01秒速度呈现时,平均正确率为45.0%.与同均龄的正常儿童比较,无论在哪一种呈现速度条件下,对图形辨认正确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简介:运动视觉中的计时行为分为两类:拦截行为和制动行为。“环境—活动者系统”(EAS)中的信息决定着计量行为的控制操作。本文阐明了信息和EAS的特性,通过对tau-margin在拦截行为中的作用以及视觉变量τ对于制动操作重要性的分析,论述了运动视觉中计时行为的控制操作理论。
简介: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由于其高信噪比和易提取的特征成为是脑机接口系统中重要输入信号。了解注意对SSVEP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基于SSVEP脑机接口系统的基础。本研究中采用了经典的SSVEP实验范式,呈现两列字母序列,同时在字母序列的位置上呈现频率不同的闪烁背景以产生SSVEP,并通过设置了集中注意和分散注意两类实验情景,探讨注意资源的分配对SSVEP的影响。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振幅与注意资源的分配存在对应关系,注意资源分配得越多,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振幅越大。(2)利用集中注意、分散注意和非注意状态的差异,可以增加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的视觉信号输入。本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注意的神经机制,而且可为建立基于SSVEP脑机接口提供科学依据。
简介:注意控制探讨个体以何种方式选择性地注意外界信息。本研究从发展角度探讨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影响。研究采用记忆任务与视觉搜索任务相结合的范式,以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为被试,从视觉工作记忆中信息性质和视觉工作记忆负荷两个角度考察了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影响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自上而下注意控制能力存在年级差异,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成绩显著优于小学三年级学生;(2)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影响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目标相关信息促进目标搜索,而目标无关信息干扰目标搜索;(3)视觉工作记忆负荷影响自上而下注意控制,高视觉工作记忆负荷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低视觉工作记忆负荷。
简介:采用消失文本范式,通过两项实验考察中文阅读中词n-1、词n、词n+1和词n+2的视觉信息提取过程。除正常呈现句子的控制条件外,两项实验都还包含4种消失条件(词n-1消失、词n消失、词n+1消失和词n+2消失)。实验一将各消失条件的延迟时间设为0ms,结果发现词n-1消失、词n消失和词n+1消失都影响词汇加工和阅读理解;词n+2消失则只影响眼动过程。实验二将各消失条件的延迟时间设为50ms,结果发现词n-1消失、词n消失和词n+1消失都不再影响词汇加工和阅读理解;相对于实验一词n+2消失条件对眼动过程的影响模式发生变化。综合两项实验结果可知:中文读者的阅读知觉广度包含3个双字词词汇(词n-1、词n和词n+1),对这些词汇进行识别所需的呈现时间没有差异;中文读者不能识别词n+2,但其视觉信息能够引导眼跳过程。
简介:采用Posner的内源性和外源性注意定向实验范式,材料为小数(1~4)和大数(6-9)的阿拉伯数字,以判断数字是否大于5为任务,考察视觉空间注意定向对中小学生数字加工距离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内源性线索和外源性线索条件下,中小学生在数字加工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数字距离效应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大;(2)内源性和外源性有效线索提示条件下,各年级学生均表现出显著的数字距离效应;(3)内源性无效线索提示条件下,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均能够表现出显著的数字距离效应,但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字距离效应不明显;外源性无效线索提示条件下,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大小数字距离效应不显著,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小数字距离效应显著,但大数字距离效应不显著,中学生表现出明显的数字距离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