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正>道教经典。全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或称《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由《元始洞玄灵宝本章》、《元洞玉历章》和《前序》、《中序》、《后序》及《元始灵书》上、中、

  • 标签: 量度 道教经典 寇谦之 葛洪 太极 注解
  • 简介:一净土三(《无量寿》二卷,康僧铠译;《观无量寿》一卷,畺良耶舍译;《阿弥陀》一卷,鸠摩罗什译)是日本净土宗开祖法然上人所定该宗的根本经典,也是日本现在净土教各宗派尊奉的正依经典。中国佛教大德对《无量寿》、《观无量寿》和《阿弥陀》虽然历代都有分别疏释弘扬,但把这三并称为“净土三”,可能是在明末清初。近代中国净土教广为流传的却是《净土四》或《净土五》。《净土四》是指三之外再加上《华严·普贤行愿品》,《净土五》则是四之外再增加《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标签: 净土五经 日本净土宗 无量寿经 普贤行愿品 三经 阿弥陀
  • 简介:<正>道教经典。全称《老子西升》。撰人和成书时代不详。南宋赵希弁《昭德先生读书后志》称该系关令尹喜据老子所述而成。但该首称“老君西升,开道竺乾,号古先生”,明显具有老子化胡的崇道抑佛思想:且引用“三业”、“六根”等佛教用语,成书当在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之后。而葛洪《神仙传》中已提及此,可知为汉末魏晋间道士所作。

  • 标签: 老子 成书时代 道教经典 关令尹 佛教传入 神仙传
  • 简介:<正>道教经典,一般认为系道教修炼专著,全称《黄帝阴符》。《新唐书·艺文志》归入道家类,凡一卷。作者及成书年代,论说甚多,据考证,书出唐代之前,但作者并非前人所称的黄帝、寇谦之或李筌。今人王明认为,出于北朝一隐者。经文有三百余字及四百余字两种,因其主要文句一致,故两者并传。传本有分为三篇(章)者:

  • 标签: 黄帝阴符经 成书年代 寇谦之 道教经典 阴阳五行 艺文志
  • 简介:本文探讨《上清》与上清派的命名、《上清原统目注序》的撰作时间和作者以及东晋《上清》的成书等问题。着重考察了华侨、杨羲、许谧、许翽等制作的首批上清、传、诰的情况,并列书名、篇目;同时指出《上清》的某些复杂性质。本文对与经书相关的道教分派标准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标签: 《上清经》 道教派别 《上清原统经目注序》 东晋《上清经》
  • 简介:<正>道教经典。《太上黄庭外景玉》及《太上黄庭内景玉》之概称。据道教释义,黄者中央之色,喻中央”;庭者四方之中,阶前空地,喻“中空”。黄庭之景,意谓道教修炼功夫之中空景象。《黄庭》作者,传说殊多。或谓魏夫人(名华存、晋司徒魏舒之女)研审民间草本后所撰,或谓道士口授,魏氏记录而成。成书年代,《外景》始见于葛洪

  • 标签: 黄庭经 道教经典 外景 成书年代 内景 修炼
  • 简介:一九八五年七月十日,五台山管理局文物处在翻修显通寺清凉抄高处西边的那座妙观察智塔时,发现塔内藏着一部色泽犹新的蓝色梵箧,其内放着十六函光彩耀目的蓝底金字《大方广佛华严》。第一函为六本,其余为五本,计八十一本。

  • 标签: 《华严经》 管理局 五台山
  • 简介:律异相》,五十卷。梁天监十五年(516年),庄严寺沙门宝唱等集。载于丽藏“仙”至“傍”函、宋藏“灵”至“启”函、元藏“灵”至“启”函、明南藏“路”至“户”函、明北藏“”至“相”函、清藏“”至“相”函、频伽藏“雨”帙,收入《大正藏》第五十三卷。

  • 标签: 经律异相 庄严寺 频伽藏 宝唱 元藏 清藏
  • 简介:土族的“观”活动在民间也被称为“跳欠”、“跳神”等,寺院僧人称为“金刚舞”,是一种在寺院中由戴面具的僧人表演以表达宗教奥义的神舞,它也是土族地区藏传佛教祈愿法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土族地区各大寺院中大都有这一活动,但以佑宁寺的观规模最大,并且在每年的正月十四和六月初八分别举行一次,

  • 标签: 法会 僧人 寺院 藏传佛教 跳神 宗教
  • 简介:<正>道教书名。简称《龙虎》。长期被视为古于《参同契》的丹书。但宋儒朱熹和宋末元初道教学者俞琰早已存疑;据今人王明考证,此书原文与唐羊参微《金丹金碧潜通诀》相同;实为后者之异名。改易时间约在唐末五代。改易者不详。该书内容多为对《参同契》文义之演绎。所据理论同于《参同契》。即仍以乾坤象

  • 标签: 参同契 古文 道教 宋末元初 唐末五代 朱熹
  • 简介:1992年,我还是一个高中生时,曾在山西河曲县下乡实习,在河曲境内的黄河边有一座明代驻军箭楼改作的佛堂,当时有一位要去五台山朝圣的老僧借宿在那里。

  • 标签: 佛教 药师经法 《七佛经》 文法
  • 简介: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有位叫龙得孚的官员,曾出f壬四明郡(宁波府)的副长官——郡丞,掌管此郡的文书、治安,以辅佐郡守。他为人清廉耿直,且好善奉佛。当时,普陀山有两位住持,一个法名大智,此师戒律精严,梵行高远,所以道俗皆来皈依,颇受众人敬仰。另一位法号真表,彼师虽为一寺之住持,担荷丛林命脉、如来家业,却性情悍扈,破戒损道。

  • 标签: 住持 戒律 法名 皈依 普陀山 性情
  • 简介:一、《圣经》与释《圣经》的诠释是属于专业解释学的范畴。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的任务在程度上是不同于阅读和理解朋友的一封来信,也不同于阅读当代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也不同于阅读和理解报纸上的某一事件或一本现代小说或短篇故事。在释经过程中有许多先前已经讨论过的因素都会影响我们对《圣经》的解释,

  • 标签: 圣经内容 释经 经文 文本 解释者 解释学
  • 简介:TheDhammapadaisacollectionof423Buddhistaphorismsorteachingsintendedtoprovideethicalguidance.ThepoeticandsometimesprofoundsayingsoftheDhammapada,whichcanbetranslatedas'WayofTruth,'areattributedtoBuddha,whofoundedBuddhisminIndiainthe6thcenturyBC.Thesewritings,partofthesacredSutraPitaka,illustratetheBuddhistdhamma,ormoralsystem.Thefollowingexcerptdealswiththehumanmindandtheconsequencesofimmoralactions.《法句》是由423段格言或者教训组成的集子,其用意在道德教诲。《法句》据说都是佛陀所说。佛陀是公元前6世纪时在印度创立佛教的人。《法句》的语句是诗意的,有时寓意很深刻。作为藏的一部分,这些文字揭示了佛教的“法”或者道德体系。下面的摘选谈的是人心和不善行为的结果。

  • 标签: 《法句经》 英译 佛教 道德体系 心品 恶品
  • 简介:一、引述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不朽著作《道德》(亦称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词意锤炼的哲理诗。这部被誉为“万之王”的神奇之书,象宝塔之巅的明珠,永远光耀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古代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养生,医学等各个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无论对于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于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道德》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它不仅包含着宏奥的哲理,而且蕴藏着自然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

  • 标签: 宇宙万物 阴阳二气 上德 哲理诗 下德 无为而无不为
  • 简介:道德第四十七章[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意译]一个人无须走出户外,亦能通晓宇宙万事万物的变化,无须窥望窗外情况,就能按天道的规律,恰到好处地处理天下万事万物。这样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人,修养也就到了圣人的境界。如果那人要经常奔波劳碌,跋涉千里去了解情况,才可以办好事情,那人的修养,也

  • 标签: 微妙玄通 玄德 而名 巧智 人能 亲力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