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佛教传入中国,已经有二千年的历史了,但有很多人对于佛教,每每有这样或那样的误解;或不明佛教里很多义理。认为佛教的理论是一切皆空,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那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认为佛教只是一种虚无主义的宗教,将人生推至虚无飘渺、无所求、无所拥有,一切都不值得依恋的观念里的消极信仰中。其实事理并非如此,佛法里所说“空”的意义,是有着高深的哲理的。很多对佛学有深究的人,已在很多论说里有多种解说。受空、色空、识空、想空、行空……。以上种种,大多都从空相方面着眼解释。有关物质的空性问题,“心中无一物”便是一切皆空了。都是从精神状态(即世界观)里看待事物,分析事物的空性,观想到空,便是空。
简介:宗教文化,在人类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和亚洲国家,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影响极为深远,基督教文化也有一定的传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基督教文化在我国也比较广泛,了解《圣经》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知道,《圣经》包含旧约新约两部分,《旧约圣经》叙述从雅威如何创世开始,记述古时犹太人的历史及传说。《旧约圣经》在耶稣诞生之前已写成。《新约圣经》描述了耶稣的一生,和他门徒的传教经历。犹太教的《圣经》是旧约部分。基督宗教的《圣经》,包括新约和旧约。基督宗教包括罗马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圣经》十诫,是旧约《圣经》中的内容。“十诫”对人们提出了十项要求,是人类道德和法律的早期文献,对人类法律道德的建设,特别是在犹太、基督宗教信仰的地区和人群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处在市场经济转型中,强调法律建设和精神文明,重新研究《圣经》十诫,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简介:倪维泉居士《怎样认识佛教》一文在本刊1982年第5期发表之后,有几位读者通过书面或者口头向我们提出了批评意见,一致认为倪文在讨论纯属宗教信仰范畴的轮回学说时,断章取义地引用马列主义著作中的词句以支持自己的观点的做法是不对的。并指出编辑人员在处理该文时的态度有欠严肃。我们觉得读者的批评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我们工作的粗疏,在本刊中出现了像倪文那样明显曲解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的错误现象,不仅有悖本刊“在教言教”的立言宗旨,也会影响人民内部教徒与非教徒之间的团结。对此我们感到非常痛心。我们十分感激各界读者对本刊的关怀和支持。为了澄清是非,特全文刊登读者马相先生为纠正倪文有关引文的错误给本刊的一封信,并愿借此以正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