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神学的任务就是要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语言在我们的处境中阐明《圣经》的真理和对福音信息的诠释,使福音的信息与人生的各种境遇发生关联,并使人们找到存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与盼望。信仰的对象——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是永不改变的,而信仰的处境及其所面对的世界,总是不断在改变。神学的目的就是要在不同的世代和不同的文化中服侍教会,帮助神的子民探索信仰,并且将之应用在他们所生活、侍奉的世界里。当代著名的天主教神学家特雷西(DavidTracy)认为神学研究针对三个不同的对象,即教会、社会、学术界,承担三种不同的任务。特雷西的这种观点能开阔我们神学探究的思路。本文尝试从特雷西的观点出发,探讨现今的神学任务,希望对我们的神学任务的自我定位,对整全人格的发展和培育,对教会的健康、有序、和谐的发展,以及对神学教育的目标能有所启发。
简介:西方基督教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后,吸收了一批当地华人信徒作布道员。华人布道员在基督教传播以及民教关系中占有特殊地位。他们的所作所为及境遇,集中折射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复杂状况,至今仍有一定的启发性。遗憾的是,有关这一独特群体的研究还不够。本文拟以美国公理会鲁西北教区前期的华人布道者为案例,进行分析,以充实华北近代社会史、基督教在华传播史以及近代教案史的有关内容,并供宗教界及相关人士参考。鲁西北是民教矛盾的焦点区域和义和团运动的重要发源地。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美国公理会牧师山嘉立从天津来德州第七屯传教,为公理会入鲁之开端。光绪四年(1878年),鲁西北因连年大旱发生大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