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命题的由来及现状的简要分析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改善的今天,务川仡佬族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从历史渊源和现实情况看,都极有可能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旅游业来培植。若规划得当,集约化程度高,从长远看,将不啻是务川这个贫困县的福音;从区位上看,也必将惠及遵义市,从而进一步扩大遵义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影响。笔者之所以大胆提出这个命题,综合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务川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现状的自然要求;2、务川在遵义所处的区位特点与即将形成的特殊优势;3、有遵义红色旅游大背景的有利条件作依托;4、民族文化旅游是二十一世纪休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5、科学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现实需要与历史责任。
简介: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极盛时期,唐代佛教本身又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发展过程。以往的史家一般都以为:唐代佛教的兴衰决定于帝王们的好恶,而帝王们对佛教的态度又为他们与佛、道、儒三放的不同关系所左右。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对唐代佛教兴衰的原因作出科学的解释。本文拟从考察唐代经济和佛教关系入手,略陈管见,就正大方。一、武德、贞观年间佛教的恢复和沙汰僧尼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到隋代已经相当繁兴。据《法苑珠林》记载,当时有寺3985所,度僧尼236300余人;造像110430躯;译经82部。但遭隋末兵乱又一度中衰,“佛寺僧坊,并随灰烬,众僧分散,颠仆沟壑”。以致到唐初“天下寺庙遭隋季凋残,缁侣
简介: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体现了既是当前,又着眼长远,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科学态度。社会和谐的关键是处理好新形势下的各种矛盾,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要把解决和处理好这些矛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让人民群众直接感受到社会的和谐。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也必须着重在解决不和谐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上下功夫。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就业、教育、医疗、分配、社保等利益问题,只有把这些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使由此产生的人民内部矛盾得到逐步化解,社会才能安定有序,才能逐步实现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