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对真理的追求、知识和信仰是人性的至善至美。善是愿为人类谋取福祉,是人心中最伟大的德性。善的倾向深深烙印在人的本性之中。友情既能让快乐翻倍,也能令悲痛减半,更能令人理智康健,思维独立。而成就一个帝国的伟业,必须要有骁勇善战的民众和荣耀而尊贵的战争。

  • 标签: 弗朗西斯·培根 真理 友情 帝国
  • 简介:目前学界对流行病防的伦理探讨尚十分欠缺,而现有的生命医学伦理学理论不能较好地解决流行病防中的伦理问题,应用伦理学亟需对流行病防做出伦理回应。流行病防中主要涉及隐私、自由和正义三个方面的伦理问题,亦即个人权利或自由与公共健康的冲突问题。流行病防对个人行为的家长主义干预,特别是对个人自愿自涉行为的强家长主义干预必须得到伦理证明。流行病防与社会正义和人权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促进正义与保护人权是流行病防的应有之意。

  • 标签: 流行病防控 强家长主义 自愿自涉行为 社会正义 人权
  • 简介:将法律运行的道德追问规定为两重向度,既有其学理的依据,又是历史给予的启示和破解现实难题的需要.对立法的道德追问不仅要考察法之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而且要审视法与社会主导道德以及与广大民众心理和情感相契合的状况.对司法的道德追问则不仅要关注司法是否公正以及司法工作者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而且应特别关注当下我国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司法之'应然'.

  • 标签: 法律运行 立法 司法 道德追问
  • 简介:微博暴力植根于三个内生性逻辑:在制度层面,微博带来的话语权释放未能受到权威的有效限制导致了权力的僭越;在行为层面,主体独立性受到削弱甚至迷失在微博空间;在环境层面,私人空间公共化和公共空间私人化两种趋势共同催化了暴力行为。从过程上看,微博暴力大致经历了群体极化导致集体非理性、暴力行为出现在网络与现实空间以及公共议题迅速转移和集体责任逃避三个阶段。关于微博暴力的伦理矫治应当处理好自律与他律、自由与责任、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尤其突出主体的自律。

  • 标签: 微博暴力 权力僭越 主体迷失 群体极化 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