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将借助康德的认识理论,构造一个康德式的道德程序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道德律是管理准则的程序,该程序要求准则中的关切及其满足方式获得从小群体到大群体再到所有理性行为者共同体的逐渐承认。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尤其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提示了这种理论的可能,但这两本书的重点在于描述一种批判的道德理论与其他独断论的道德理论的区别,而没有着力阐述批判的道德理论是如何运用的,本文试图弥补这一不足,因此虽不是康德明确论述的,但依然是康德式的。第一节说明认识的程序论,第二节提出道德程序论,第三节将此理论与若干竞争理论对照。

  • 标签: 认识的程序论 道德的程序论 管理准则 承认的外部协助
  • 简介:所谓学术翻译,就是“理解和理解的塑形”,而塑形的一个标志就是将那些体现原作者思想的各种基本概念在母语中概念化、达乎语词;而这一塑形过程必然既受制于自己已然的文化、思维方式和语言,但同时又承袭、改变和塑造着它们。因此,从根本的意义上看,翻译奠基在理解和解释之上。本文尝试以《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1为例来说明这点。

  • 标签: 理解 翻译 《纯粹理性批判》 先验感性论
  • 简介: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的精神》第一版发表于1918年,修订新版发表于1923年,后来,作者把这两个版本分别收录于自编全集第16卷和第3卷中,足见其对这部作品的高度重视和偏爱。《乌托邦的精神》一书被誉为20世纪初哲学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从风格上看,这部作品具有气吞山河、狂放不羁的狂想诗特征:语言晦涩、风格怪异,宣泄主观精神,描写直观意向,传达弥赛亚的预言,揭示了永恒神奇的心灵内涵;从主题上看,这部作品反对战争、强权和剥削以及现存社会制度对个性的压抑,热情讴歌人类觉醒和黎明,主张人性复归和道德重建,提出了"心灵、弥赛亚和启示录"的口号。

  • 标签: 自我相遇 音乐哲学 卡尔·马克思 启示录
  • 简介:对于悲剧的本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所谓的"过失说",近代黑格尔的"伦理冲突论"、叔本华的"意志原罪"、尼采的"酒神精神"说,都曾经盛极一时,还有的人对悲剧的必然从命运观和外在的偶然来解释,但这些都经不起具体悲剧作品的检验。本文在对所有上述观点质疑之后,从几部典型的悲剧作品出发,尝试将悲剧主角的行为分为被动的悲剧行为和主动的悲剧行为,从中归纳出悲剧的普遍规律,并指出,被动的悲剧行为在更高层次上被归结为主动的悲剧行为,悲剧必然不是不存在,也不是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更不在于人自身的过失或弱点,而恰恰是人身上的有价值的东西由于人的自由意志而导致的自我毁灭,这种必然是一种最高级的必然即自由本身的必然。悲剧人物处在特定的"悲剧困境"中,由于执着于自己的意志而导致不幸的结局。本文最后澄清了对悲剧必然常见的几种误解,并探讨了各种悲剧学说对苦难意义的理解。

  • 标签: 悲剧理论 必然性 被动性和主动性 自由意志 悲剧行为
  • 简介:逻辑经验主义运动可谓20世纪初期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的核心观点看作一种"知识论"的观点:什么样的知识是有效的?逻辑经验主义者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建立在一种"意义理论"的基础之上:一种有效的知识就是那些有意义的命题组成的知识体系。那么,有意义的命题的标准是什么呢?他们的回答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话题:意义证实原则。本文认为,从石里克对证实原则的阐述出发来分析,一个非常流行的对"证实原则"的反驳并没有人们原来想象的那么有力,因为该反驳在论证形式上是有问题的。

  • 标签: 石里克 意义 证实原则
  • 简介:本文首先要探讨的是,布伦塔诺如何尝试根据存在之类比的学说这一线索,来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学说展开系统化。对存在者及其多重含义的追问集中于范畴分析。海德格尔对布伦塔诺解释中的这一决定性要点的解读,是极具批判的。他的批判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首先是对传统判断理论(作为真理的位置)的解构,然后是对存在(ousia)的时间解释,最后是存在的真理含义的明确提出。与布伦塔诺不同,海德格尔尝试以一种源初的发生方式揭示范畴的发生行为,这取代了布伦塔伦提供一种“范畴系谱学”或者一种“范畴演绎”的尝试。自此,重要的是,将构成希腊之现成范畴的背景的原初经验加以突出:希腊存在论的源始规定是从制作(poiesis)范畴中派生出来的。同时,要批判性地探讨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存在论阐释的可能和界限。

  • 标签: 存在之统一性 类比的统一性 海德格尔 亚里士多德 布伦塔诺
  • 简介:"机械的"和"有机的",它们是目的论批判所借助的一种重要的思考媒介,是参照目的原因的"远距离类比"。目的原因是倚赖目的论判断力这一认识机能的,归根到底是不考虑任何经验的自然规律而只通过理性才可能。由于整个现象界都可通过机械作用而生成出来的可能是不能排除的,康德只有假定或引入物自体并配以智性直观的可能世界,才能给有机体和目的因果性提供彻底的可能。合目的原则作为一种理性批判原则,对于辨别合目的或者目的论的滥用和弃用的形态仍然有借鉴意义;但康德把自然的最终目的定位于人的主观性状的形式方面,可能也错过了以感性为出发点的一种目的论的方向。

  • 标签: 康德 目的论批判 有机物 机械 合目的性
  • 简介:本文致力于分析《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敬重感”和《判断力批判》中的“崇高感”,指出它们作为心灵的智性情感,在现象学意义上已然揭示出了“理念”在实践范围内的显现。进一步分析来看,这又涉及想象力的综合能力。正是想象力提供了一个感性一知性二元和解的可能路径。因而“情感”和“理性”并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矛盾,重要的在于心灵诸官能的和解,而正是通过对心灵的智性情感现象的捕捉和观察,让我们看到了这一实践可能

  • 标签: 敬重感 崇高感 想象力 心灵的理念
  • 简介:在《第三手稿》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与有关共产主义的论述之间具有某种一致。以私有财产为视角,这种一致表现在:首先在私有财产的两种扬弃形式与他在批判黑格尔时所进行严格区分的两种扬弃形式之间具有一致;其次,在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与他在批判黑格尔时所考察的异化的积极意义之间具有一致;最后,在私有财产的扬弃方式与他在批判黑格尔时所发现的扬弃的破绽之间具有一致

  • 标签: 私有财产 辩证法 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