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孙宅巍等专著《南京大屠杀评介苏仲波在全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之际,由孙宅巍主编、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南京大屠杀》一书面世了。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遇难者、幸存者、反抗者,以及后来者呈献的一份珍贵史专著。这部运用来自国风和世界各地丰富的历史档案和...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遇难同胞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南京市 日本军国主义 国民政府
  • 简介:<正>《金瓶梅》这部奇书的研究已日益成为显学,“金学”领域堪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人才济济。其中.江苏省社科院周钧韬的《金瓶梅》研究引人注目。审视他的发展轨迹,会有助于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周钧韬是1983年才涉足金学领域的,短短几年

  • 标签: 成书年代 万历中期 吴晗 太仆寺 显学 双向汇流
  • 简介:<正>在近年来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热潮中,迎来了累累硕果。齐鲁书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丛书”中的《洛学源流》一书,就是这批硕果中之一种。徐远和同志所著《洛学源流》一书,从我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的宏观高度去探讨和论述作为理学主干之一的“洛学”的形成和它的源流。作者明确地指出,“理学”是社会时代的思潮,理学的形成过程就是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期复兴的历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理学”也可看作是唐宋时代经学更

  • 标签: 洛学源流 形成过程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理学 思想研究 我国古代
  • 简介:周恩来特别强调科学技术在我目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目标和要求、途径与方式、动力与保证等问题,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 标签: 周恩来 科技思想 时代价值
  • 简介:科技价值观、科技创新观、科技人才观是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三个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研读江泽民的《论科学技术》一书,从话语背景、表达内容和具体方法等层面对上述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从而确证出江泽民的科技战略思想不仅是对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新发展,而且作为治国方略的一部分,其现实意义也是昭然的.

  • 标签: 江泽民 治国方略 话语背景 新发展 科技人才观 现实意义
  • 简介: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成就与问题分析在"科教兴农"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政府实行了国家主导型的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格局,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方面实施了多项兴农计划,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许多科技计划,仅在1986年到1996年的短短十年中,共实施了66700多个农业科技项目.

  • 标签: 科技 中国 产业化 资金投入 生态农业
  • 简介:7月8—9日在浙江余杭召开,由浙江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以及浙江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单位的20余名学者参会。本次会议是教育部2012年度重大招标项目“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研伦理和学术规范的重塑与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讨会。

  • 标签: 科技伦理 科研伦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专题研讨会 科学技术与社会 浙江大学
  • 简介:《管子》在科技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刘青泉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以撰写1400多万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巨著而享有盛名。李约瑟博士原来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生物化学研究,1937年(当时他37岁)开始学习中文,此后转行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他最初学习中...

  • 标签: 《管子》 科技史料 管仲学派 科学思想 《中国科学技术史》 科学史
  • 简介:文化工业作为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第一阶段,市场自发地以科技改变文化的表现和传播形式为文化的市场化和大众化做出重要贡献。以英国创意经济为标志的新兴产业可作为文化与科技的整合阶段,因其自觉地对创意设计的创造性和人文性的重视,使文化成为主导,科技为人所用,重新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设计哲学用创造性和人文关怀重新对文化与科技加以整合,它的出场不仅给创意工业乃至国民经济注入活力,还暗合了以“创造”为焦点的经济社会实践诉求的现代性转型,人本身能动性、创造性、艺术化生活追求以及对科技的运用越来越明显地成为社会变迁的主导力量。强调文化和科技的整合而非融合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 标签: 文化与科技融合 文化工业 创意工业 设计哲学 整合
  • 简介:7月6~7日在湖北神龙架举行,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湖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现象学与科学技术哲学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 标签: 现象学 学术会议 科技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简介: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世界各国。各国既有的社会文化隐含着对科学技术的不同认知和定位,这些认识反过来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科技政策的制定。近年,国际上兴起公民认识论,即探讨深刻影响各国科技政策的文化因素。公民认识论有助于理解国家问科学文化差异,形成全球性公共知识。未来几年中,通过丰富研究方法与分析维度,比较各国差异,公民认识论研究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 标签: 认识论研究 科技政策 公民 文化分析 科学技术 社会文化
  • 简介:9月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分析》编辑部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辩证法史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以及北京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协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哲学分析》编辑部等单位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从辩护到审度:科技时代如何看待科学”这一主题,对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大椿教授的相关学术思想进行了讨论。

  • 标签: 上海社会科学院 科技时代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辩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简介:风险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源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对未来的不确定、未知的后果和影响。这种风险本质上是人为的风险,其对未来影响的严重性超出了以往思想家们最大的想象空间并挑战着传统的伦理学观念,因而呼唤着全新的理论应答。所谓风险伦理就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当代人针对自身决策行为给予未来人造成的可能的负面后果的一种伦理应对,它是一种思考未来和考量前景的道德理论。

  • 标签: 风险本质 伦理学 责任原则 科技时代 现代科学技术 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