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普世伦理兴起,儒家伦理普世也受到了很多人积极支持,但这种观点主要出于情感而非理性.普世伦理是现代扩张结果,而现代所体现是一种西方中心论,所以,产生于中国儒家伦理不可能成为西方伦理观念.中国人当前主要任务不是儒家伦理普世,而是如何利用儒家伦理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从而促进中国伦理发展.

  • 标签: 儒家伦理 普世伦理 现代性 普世伦理 西方中心主义
  • 简介:以宗教和哲学为基础建构起来宗教哲学涉及到以什么方式和立场看待两者关系问题。方式和立场不同导致了宗教哲学学术意义和问题选择差异。西方基督宗教和哲学在同一社会背景中长期存在使得两者之间呈现出了复杂历史关系。一方面,西方哲学对基督宗教现象和问题分析与批判,以及基督宗教运用哲学对其自身概念和内容阐释与论证,为西方宗教哲学建构提供了理论上可能;另一方面,长期单纯地对基督宗教问题关注,也使这一哲学在客观上和广泛上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 标签: 西方宗教哲学 学术意义 可能性 基督宗教 两者关系 历史关系
  • 简介:唯识论典籍说“诸识皆虚妄分别”,由此产生问题是:因明所立现量和比量何以能正确。《成唯识论》认为,并非诸识都是遍计所执;“虚妄分别”只是指凡夫诸识“不证实”,即没有证知真如;而依他起也是凡夫智之认识对象。进而探讨比量可靠,比量以记忆功能和记忆中知识为基础之一,而记忆(念)则属似现量,即不正确认识。此外,过去知识也都在似现量中。为何比量以似现量为基础?因为过去知识一个主要表现是概念。概念有名言自性,也有知识成分。其知识成分即比量之基础。现量可靠则可到佛位认识中探源,佛位认识都是现量。若诸法有各自离言自性,则凡夫现量也以此“不可言说”之离言自性为源头;若诸法无各自离言自性,则凡夫现量与佛现量,在对现象认识上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佛还能在每一法上认识空、无常以及真如,而凡夫由于有相缚等原因而不能认识这些理及理体。

  • 标签: 唯识论 量论 现量 比量 似现量
  • 简介:在现代中国思想中,“哲学”及植根于它整个学科体系以一种几乎无远不届力量影响着中国人对自己传统体会与解释。如想避免对传统思想作出素朴与简单解释,那么在理解传统之前,反思据以理解整个框架与境阈,应当是比较审慎稳妥做法。在不可避免地把“中国思想”问题之前,也应尝试着将“哲学”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哲学思潮不断历史流变中,找到那个通常据以判决中国思想哲学观,并将之变成追问对象。牟宗三直接依据亚里士多德四因说重新解释中国古典思想努力不可谓成功。所谓哲学之第一开端是在存在一本体问题引导下建立先于生、同于生体系。

  • 标签: 哲学思潮 中国思想 可能性 传统思想 中国古典思想 学科体系
  • 简介:郭店楚简《唐虞之道》是现今所见最早、专门论述“禅让”儒家佚文。笔者认为它将“唐虞之道如何可能问题落实到了“爱亲尊贤如何统一”层面,并以“人伦实践——德性修养——生命本质”思路解答了这个问题:对生命本质认识提供了最根本可能,而德性修养和人伦实践则从动态上实现了这种可能,德性流通最终消解了时命对唐虞之道限制。

  • 标签: 《唐虞之道》 楚简 儒家 佚文 人伦实践 德性修养
  • 简介:当孔德创立作为崭新学问社会学时,其中包含着当时欧洲历史经验以及对新社会理想和展望。东方社会具有不同于西方社会历史和文化特点,尤其是资本主义和民主主义所导致许多问题意味着东方社会再也不能把西方思想当成普遍价值予以接收。因而需要一种反映东方社会历史经验,文化特点和社会理想社会学,“儒家社会学”就是根据儒家世界观和社会思想而提出,本文系统地考察了儒家理性,儒家思维方式和儒家社会学方法论及其意义,本文认为儒家社会学将拓展西方传统社会学理论视野,将对东方社会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儒家社会学 儒家理性 儒家思维方式 儒家方法论 认识论 孔德
  • 简介:推恩说是孟子实现其"仁政"理想主要措施,它与孟子"爱有等差"思想并不矛盾。推恩说具有可能是因为孟子将血缘情感赋予自然、本能含义,同时强调这种血缘情感又具有高于自然理性自觉。孟子以"孝"为"仁"起点,实质是强调"仁"以人自然为起点,这使孟子"仁"学具有高扬人自觉和能动内容;同时孟子并不局限于自然因素,他所强调只是仁义礼智等社会道德需要奠基在人自然而真实情感之上,否则会导致虚伪道德、导致对人性扭曲。"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仁"自然性起点并不意味着对理性自觉否定。

  • 标签: 孟子 推恩 血缘情感
  • 简介:本文从楚简《周易》有限卦爻辞资料,配合既有的《易》学文献,分别推论经文和传文中《彖》、《象》二传写定过程。其形成为今本固定面貌,可能是经由不同时期和不同《易》家之手所修订改造完成。而就于今所见文本而言,楚简本年代最早,又可据以参证检讨经文解读,以至判定其前出土帛本文字是非得失。全文析分为四项,各举出若干例证以为说明。透过这些例证,不只可以更清楚了解今本《周易》形成过程变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先秦典籍编制性质和情况。

  • 标签: 楚竹书《周易》 帛书《周易》 今本《周易》 《彖传》 《象传》
  • 简介:在住宅市场中,商品住宅市场是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来看,由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深入,停止实物分房和实行货币分房,商品住宅市场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从现实来看,大量空置商品房中,空置住宅房占很大比重。因而研究商品住宅市场状况和特点,探讨商品住宅市场...

  • 标签: 住宅商品房 商品住宅市场 住宅产业现代化 市场状况 商品房空置 销售总量
  • 简介:商品经济与齐鲁文化散论──兼谈俗文化研究孙竟昊一"文革"落幕后,文化建设得以拓荒奠基。八十年代初掀起起文化史和文化讨论热,则直接缘自以商品市场经济为嚆矢和杼机改革开放激荡和感召。反思文化传统,检讨民族性格,方可以新精神面貌适应和推进经济变革。...

  • 标签: 齐鲁文化 俗文化 商品经济 商品货币关系 周文化 自然经济
  • 简介:无论是从近代科学革命还是从基督教神学内在蕴含张力来看,现代困境都是不可避免。面对黑格尔哲学之困境,马克思哲学发展表现为两次颠倒或翻转:一次是从黑格尔式绝对精神那样无限主体或绝对主体向人或现实个人这样有限主体翻转;另一次则是从人出发“人本主义”向从“自然规律”出发“科学逻辑”翻转。旁观者理论哲学方式是传统形而上学一般进路;行动者眼光实践哲学方式则是在对传统形而上学批判中发展起来哲学进路。

  • 标签: 马克思哲学 科学逻辑 张力 传统形而上学 黑格尔哲学 “人本主义”
  • 简介:现代是从中世纪末萌芽,在其发展中取得了普世意义理性形式: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法治精神和自由、平等、民主理念。现代出生比现代稍晚,它由三个层面组成: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现代与现代是我们这个时代主导精神和各民族皆追求事业。现代与现代不是同一事物,但它们在历史背景上、精神源泉上和构建现代国家上存在着同一又有差别的关系。

  • 标签: 现代化 现代性 理性 现代国家
  • 简介:由于政府缘故而产生环境外部非内部是普遍可观察事实。本文讨论了它两种重要类型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如建立更加科学考核政府官员政绩标准体系、以适当制度保证公民评价能够影响官员政绩考核和任命过程等。

  • 标签: 环境外部性 算计性非内部化 政治性非内部化
  • 简介:中国古代人思维呈现着一种生态特点,它体验且合理性地表征了生态——生命存在本真状态,诗意地悟解着人生态化生存内在机理。她在以“一”为始,以“无”为本“大道”之境中,将实存“有”消遁在本真存在“无”中,从而去“活化”性地探求天地自然存在之本,梳理人生命存在之根,去透析“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生态节奏韵律与无穷意味,同时还力在打造一种内蕴精神生态平衡节律“生态人”。本文所分析太极、“无”、“”,、“心“和“游”等思维范式就明显呈现着这种生态体验特点。

  • 标签: 哲性思维 生态体验性 “大道”之境 生生 自然无为
  • 简介:以“应该”语言来表达具有规范性实践规则,并以此去引导行动,这是现代实践哲学一个基础思想。通常认为,在两个关键指标上,道德意义上“应该”不同于其他意义上“应该”概念。这两个指标,一个是“应该”概念所表征规范特征,另一个是“应该”概念所蕴含规范力量。

  • 标签: 道德原则 绝对律令 “应该” 逃避 神话 实践哲学
  • 简介:从张岱年先生关于张载天地之与气质之两元论分析入手,说明张载两元论主要是就事实存在而言,在价值评价角度,张载根本否定气质之意义,而天地之为善亦取决于变化气质而善反工夫。人由二(善恶混)而走向一(善性),是在德与气交相胜过程中实现,说到底只是一互为胜负。“一于气”之两元也可以在一气一意义上予以理解。

  • 标签: 天地之性 气质之性 性两元论 性一元论 二性 一性
  • 简介:"天下之言"章是孟子讨论人性一段重要言论,但是由于个别文字难以训释,其内容一直不被人们理解,影响了孟学研究进一步深入.新近出土郭店竹简中,一些文句与"天下之言,,章有可沟通之处,为我们破解该章内容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拟结合新出土竹简材料对该章文字进行训释,并由字义训释进一步探讨孟子性善论思想.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 标签: 《孟子》 《性自命出》 性善论 个别 郭店竹简 人性
  • 简介:摘要“常惺惺”本是佛教禅宗修行方法,最早由谢良佐引入儒学,到朱熹正式将其纳入理学工夫论体系,再到陈淳胡居仁等人结合天理论对“常惺惺”作出形上学阐发。“常惺惺”经由理学家援引与重新诠释,其思想内涵发生了很大改变,逐渐完成了禅宗概念儒学演变过程。

  • 标签: 常惺惺 禅宗 理学 儒学化 以禅证儒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中华传统美德历史考察,来揭示中华传统美德历史变迁,以及这些变迁背后所反映历史和社会需要。同时,本文特别想揭示是,1840年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西方文明碰撞,梁启超、孙中山、张岱年等人是如何思考道德中公私、古今、常变、继承与创新等问题,以及他们如何对传统道德进行“创造转化、创新发展”,并提出新美德体系,以适应新时代要求。这些宝贵思想资源,可以为我们今天进行道德建设提供有益滋养和借鉴。

  • 标签: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中华传统美德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