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曾参思想以道德规范为主,核心是孝,实质是重视伦理,重视做人责任。他认为人生责任,处处时时有责任,责任是相互;人责任有先后、高低之分,家庭责任是首要、基本,社会行政责任是次要。人们尽到家庭责任以后,应自觉主动地承担并终生坚持不懈地履行对他人以至于天下人责任;人们尽到人生责任,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并提出了“省身”、“战战”、“慎独”等修身方法。

  • 标签: 曾参 责任
  • 简介:城乡信息分化研究对我国开展农村信息扶贫工作、促推农村互联网发展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对2011一2016年度《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关于互联网普及率等数据分析发现,城乡信息分化我国依然客观存在并形成新态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远远低于城市.农村居民不仅信息接触落后于城市,而且信息应用上也落后于城市,农村人口中还存有大量信息贫困人口.造成农村信息贫困致因既有技术条件原因,也有社会条件原因.其中信息化对城乡差别的“促扩效应”、城市化对农村精英“掏空效应”是新致因.当前我国网络推广使用最大潜在市场农村.要使农村网民大幅度增加,只有深入开展农村互联网推广工作,并切实做好农村信息精准扶贫,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 标签: 信息分化 城乡信息分化 互联网普及率 信息扶贫 信息社会学
  • 简介:青少年网络使用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本文分析网络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原因基础上,提出借鉴日本网络法治和家庭监管并重成功经验,以应对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青少年网络使用安全问题。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安全 法治 家庭监管
  • 简介:本文以江苏Z镇389份调查问卷依据,探讨乡镇公共服务社会满意度问题,深入了解农村居民对乡镇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以及影响评价结果因素。本文认为,乡镇居民对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具有一定层次性和阶段性,而居民满意度根据其需求状况具有一定次序性。伴随着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成熟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文化娱乐、教育、科技、信息等方面需求逐渐增大,同时对于政府行政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 标签: 乡镇 社会满意度 问卷调查
  • 简介:现有文献分析表明,对我国居民个体媒介信息环境政治参与之间关系尚缺乏系统性经验研究。本研究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不同媒介接触频率对于政治参与影响。研究发现,新媒体传统媒体对城市居民政治效能感影响不同,新媒体相对而言更具有显著性;媒介使用对城市居民社区选举参与动员效果微乎其微;时事新闻使用传播有利于提升城市居民政治参与。

  • 标签: 媒介使用 政治参与 实证研究
  • 简介:中国古代关于认识真理性检验标准思想可以大致归纳四种主要观点。先秦及汉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已经有了把感觉经验和行为效果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思想;古代唯心主义思想家则坚持无客观标准论,他们要么直接坚持主观标准论,要么认为根本无是非标准可言;宋、明、清时期一些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并坚持以客观事物或事实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与此不同,王廷相、王夫之、颜元等人则提出“行”标准说,这种颇具光辉哲学思想,使中国古代关于认识真理性检验标准思想探讨大大前进了一步。

  • 标签: 认识真理性 检验标准 行为效果 主观认识 客观事物 实践
  • 简介:本文首先运用预期效应和供给正向冲击两种作用机制理论诠释了财政政策非凯恩斯效应,然后利用三种财政调整时期定义对1979-21309年间中国财政政策非凯恩斯效应潜在时期进行划分,并通过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采用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财政政策对产出增长影响。结果发现,财政收入和支出对产出增长在紧缩时期产生了显著非凯恩斯效应,而且由于非凯恩斯效应此时处于支配地位,财政政策对产出增长总效应也表现为非凯恩斯影响;但是正常时期和扩张时期,财政收入和支出均表现为凯恩斯效应,而且凯恩斯效应在扩张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 标签: 财政政策 产出增长 非凯恩斯效应 作用机制
  • 简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观场景下,转型时期中国司法正在形成一种新模式,其功能正从单纯解决纠纷走向基层社会提供规范供给,重构基层社会规则体系,强化基层社会制度正统性基础这一关键层面。这种新司法模式不仅要求将法官个性化办案经验体系化,以解决具体纠纷,而且要促使基层社会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相互尊重合作,最终达成一种立基于多元规则相生共存之上规则共治。

  • 标签: 司法模式 规则治理 规则共生 规则共治
  • 简介:以智,字密之,号曼公,安徽桐城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年(1671年),是明末清初(相当于十七世纪)哲学家和科学家。他提出了“三约法”方法论,用以研究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及认识规律。

  • 标签: 方以智 解析 十七世纪 明末清初 认识规律 运动变化
  • 简介:摘要:阳明两大弟子钱德洪、王畿对四句教颇持歧解,后人因此持续对“无善无恶”进行若干辩论。黄宗羲较支持钱德洪,牟宗三则倾向于王畿。然考察《传习录》,另有一组渐顿、本体工夫对比,即阳明“心即理”朱熹“格物穷理”之说,而这其实才是阳明阐发良知学基源问题。对照之下,钱德洪理解显然近于此说,而较不契于阳明晚期以无善无恶说良知说法。同时,阳明良知除了心性本体之外,另有存有本体意义。从对“恶”处理来看,两者之间显见差异。从心性本体而言,恶来源是外在、后天。但从存有本体而言,就不能说另有外来障蔽;于是,恶便成为自身异化。对此一问题,阳明本身并未有解,牟先生则藉由《大乘起信论》“依于一心有二门”理论模型说解之。不过,我们认为《大乘起信论》之说“无善无恶是谓至善”并不相同。同时,再比对钱、王之说,二人虽也有“心无一善”说法,但前者乃是指“不心外求理”,后者则是指“空洞无一物”,显然对良知本体理解颇不相侔。准此可知,阳明良知教当有前后期之差异,而后期道德之外,明显另具佛、道二家超越善恶、超越道德之意义。

  • 标签: 良知 存有 本体 无善无恶 至善无恶
  • 简介:本文肯定“经济人”假设及其理论应有意义前提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归纳西方经济学社会科学研究相关成果,结合现代世界经济活动新特点,对“经济人”假设以及之紧密结合方法论上个人主义,进行了多角度分析批判。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这一理论存在问题根源所在,认为从根本上说是脱离了人类实践本质,脱离了人类行为社会性特点。文章同时认为,以唯物史观指导,通过积极理论批判和理论建设,构建综合性理论学说,是把握经济活动规律,正确指导现代社会发展有效途径。

  • 标签: “经济人”假设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人类本质 社会实践
  • 简介: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儒家管理学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但是对于儒家管理学学术界仍然缺乏必要研究.西方管理学相比,儒家管理学的人性假设体现出更多全面性和合理性.同时这种人性假设也从根本上影响了儒家管理学理论建构,使得儒家管理学实现了德治法治、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完美融合.

  • 标签: 儒家 管理哲学 人性 管理目的 西方管理学
  • 简介:五阶幻洛书一样,蕴含着丰富易理思想。从五阶幻均衡和谐布局数字结构中.我们可以分别找到太极、阴阳、四象、五行、八卦、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及其关系巧妙体现。我们从这里综合地思考易数系统,可能产生一个更广阔而深刻认识空间。

  • 标签: 幻方 河图 洛书 易数系统
  • 简介:古人喜取命名,这一现象一些学者曾加以注意,但未作深入研究.本文对采用穷尽式数理统计,探求出、等16卦常用卦,其卦彖辞、二五爻辞及等常用爻,进而推索卦爻取舍背后所隐藏价值取向哲理内涵,提出并考察援取名之宋前少宋后这一现象.

  • 标签: 周易 命名 数理统计 文化透视
  • 简介:6月2~8日美国举行,由美国乔治城大学、肯尼迪伦理学研究主办,主题为生命伦理学当代前沿问题(生物研究伦理、药物伦理等)。来自全球生命伦理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等领域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同探讨导向具体实践生命伦理学热点问题。

  • 标签: 生命伦理学 研究所 肯尼迪 学会 国际 卫生事业管理
  • 简介:孔子观念重塑下,殷周以降盛行“德”思想已从统治者用以自我解释政治工具转变为儒者群体对公共秩序伦理规设。透过观念新意义发掘,可探寻到其间蕴含言论立场改变价值诉求变化。孔子言论中“德”主要表现出三种向度诉求,分别是针对统治阶层德政规劝、面向普通民众德教期待以及儒者群体德性自觉,而这三种向度之间又具有紧密内在关联,一并体现了“道德第三”对天下秩序普遍关切。思想言论第三立场及其引发价值诉求多元化,是我们探讨孔子学说需要重视问题。

  • 标签: 孔子 德论 道德第三方 多元诉求 伦理向度
  • 简介:7月19~21日南京大学举行,由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南京大学中国哲学宗教文化研究主办,主题为“写本资源石刻史料”。来自德国汉堡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明治大学、国立京都博物馆,以及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外高校及学术机构30多位学者参加会议,围绕“版本研究”、“文献历史研究”、“目录、写本、金石研究”以及“文献思想研究”等专题展开研讨。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哲学 佛教研究 新资料 南京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 简介:东美在充分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认为旁通不仅是《周易》根本原理,还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他“学易者所以通其象,学易者所以通其辞”基础上加上一点,即“学易者所以通其理”,而这个“理”就是“旁通”之理。通过对中、西、印不同文明比较,他认为中国古人所特有的旁通统贯机体主义思维模式西方二分思维模式不同.这种思维方式将世界看作是一个旁通有机整体,从而避免了西方二分模式所带来分裂。

  • 标签: 方东美 旁通 易传 融贯型 分离型
  • 简介:作为20世纪深切关注现实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理性毁灭》中对二战挑起者德意志进行了历史反思和现实分析,由此激发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继者对理性毁灭深层思考,并对风云变幻下知识分子历史责任崇高使命发出呼吁。首先,通过考察具有代表性德意志历史图景,把人类理性变幻还原到历史原貌中展现,可以以真实历史感揭示出德意志复兴历史中民族精神分裂。其次,我们不仅要从卢奇那里寻找理性毁灭社会根源,还要把理论视野拓展到后继者研究文本中,包括第二代法兰克福学派人物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继者侧重于从大众性格结构、心理趋向、人自由等方面揭示理性毁灭深层根源。最后,我们要关注知识分子对理性诉求。

  • 标签: 人类理性 卢卡奇 毁灭 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迷失
  • 简介:王安石博闻广览,尤爱《老子》,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中曾说“介甫平生最喜老子,故解释最所致意”,司马光也说“介甫于诸书无不观,而特好孟子老子之言”,其所注《老子》,对王秀、陆佃、吕惠卿等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亦一代宗匠也”。可惜王注《老子》仅前十一章原注尚存,其后注文已散佚,今人容肇祖、蒙文通、严灵峰先生纂辑散见材料加以整理,务使王注得以再传。今仅就辑佚材料和王氏《老子》相关材料,从道人手来研究王安石《老子注》中实现价值转向。

  • 标签: 《老子注》 价值转向 王安石 为学 《郡斋读书志》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