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43卷收入的是马克思亲自修订的《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是根据《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2版(1872—1873年)翻译的。它“在原本之外有独立的科学价值”。马克思对全书的篇章结构做了新的划分,对篇、章、节的名称也做了不少改动,在正文的论述中还做了许多有重要理论意义的修改和补充。马克思在修订《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以后,每当再出版《资本论》其他版本,他总是要求人们认真参考法文版中的修改,甚至亲自写出按照法文版修改的具体意见。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时,在法文版之后出版的《资本论》第1卷的几个主要版本都与法文版有关。《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中译本在198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过单行本。这次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时,又根据以原文发表这一卷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部分第7卷对译文重新作了修订。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42卷收入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的中文译本。《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包含《序言》、6章正文、《第1册注释的增补》以及《第1章第1节附录价值形式》。它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为《资本论》第1卷以后各版的结构打下了基础。其特有的科学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第1版中的某些论述在以后的版本中没有保留下来,但这些论述无论从理论内容来说还是从方法论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也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要想深入了解《资本论》以后各版本中的理论结构和理论内容方面的不断演变和完善过程,也必须以这个最初版本为基础。《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中译本曾在1987年由经济科学出版社作为单行本出版。这次将其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时,我们根据1867年德国迈斯纳出版社出版的德文第1版的原文,同时参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部分第5卷内容,对译文进行了修订。
简介:本次讲座从分析《资本论》的3卷4册结构的形成过程出发,首先介绍了《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的创作过程和背景,指出了这个版本在篇章结构上的独特之处以及恩格斯的批评意见,由此引出从德文第1版到德文第2版等版本的发展。作者认为马克思运用崭新的辩证法,将《资本论》三大手稿中的基本经济范畴加以整合,创造出一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理论结构,并对这个理论结构进行了具体评价;讲座重点对劳动价值理论(特别是劳动二重性学说)、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强调了资本积累过程带来的是工人阶级生活的恶化,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源的原始积累可以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的结论;在讲座的最后,作者利用相当的篇幅分析了《资本论》在语言上的成就,指出这部伟大的理论著作同时也是一部艺术作品,而且包含了丰富的实证材料。
简介:《资本论》是马克思倾尽毕生精力完成的宏篇巨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奠定了牢固的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1867年,《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它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历经一个半世纪,经久不衰,在人类思想史上不断创造着奇迹。今年是《资本论》正式出版150周年,值此之际,中央编译局推出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42卷(《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和第43卷(《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第42卷以《资本论》第1卷1867年德文版为底本,同时参考收录该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第2部分第5卷,而MEGA共收录《资本论》第1卷的6个不同版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在收入《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时,对该版1987年以单行本形式印行的中译文作了全面仔细的修订,并编写了翔实可靠的资料。
简介:《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收入了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二年九月至一九九二年二月这段时问内的重要著作,是邓小平在1982—1992年间“领导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引导我们继续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江泽民)。该卷和前已出版的第二卷一起,“汇集了邓小平同志在形成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的最重要最富有独创性的著作”,“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简介:20世纪70年代,苏联学术界针对《资本论》第1卷的研究起点问题,发生了一场争论。以切森为代表的一方认为,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的研究起点是“简单商品生产”;而以施克列多夫为代表的一方则认为,《资本论》第1卷的研究起点不是“简单商品生产”,而是“简单商品流通”。通过对比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对此问题的相关论述,可以发现,恩格斯首先提出了“简单商品生产”的概念,并认为它是《资本论》第1卷的研究起点。而在马克思那里,《资本论》第1卷的起点,是较低级抽象阶段上的简单商品流通。由于MEGA^2第2部分的出版,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有了新的文本基础。人们将会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深入地讨论和研究《资本论》第1卷的研究起点问题。
简介:长久以来,马克思主义美学似乎没有得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相提并论的重要性地位,1974年《马克思主义美学文档》第1卷《卡尔·马克思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文学艺术观》(KarlMarxandFrederickEngelsonLiteratureandArt)出版,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不足。这本著作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文档的第一卷,讨论的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起源,即马克思、恩格斯两人的美学观念,建立在对二者的政治、经济、哲学经典著作、片段化的戏剧、绘画等艺术评论与私人通信等真实可靠的文本基础上,深入讨论了诸如艺术与经济、生产、阶级的关系、倾向性写作、艺术现象的语境与内驱力、个体的人的创造力、精神与物质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异化、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美学是否体系化等问题。著作的另一个深刻之处在于,在充分的原始文本支持下,作者指出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审美趣味上的差异,如马克思审美的欧洲整体性趣味与恩格斯的德国本土倾向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与苏维埃或社会主义美学观念的区别。这些亦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应有之义。
简介:尽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命题和某些主要的基本范畴都是十九大第一次提出的,但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生动地记录了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脉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乃至建构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充分展现了蕴涵在其中的战略思维和世界观方法论,因而在习近平文选尚未编辑出版,建构“新思想”的理论体系的权威读物也尚在编写出版中的情况下,就对领导干部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而言,第2卷是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的权威读本。
简介:编辑出版领袖专著是中共思想建党的重要手段,也是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宣传教育的'权威教材'。《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编辑出版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出版发行不仅为中共提供了思想理论建设的权威教材和理论武器,同时也为邓小平理论的社会化、大众化、国际化传播创造了条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共思想理论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共通过自上而下的动员和部署、举办多层次的干部学习班、与高校思想理论建设相结合等方式,集中开展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学习教育活动,帮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思想,指导实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有重大意义:集中反映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路历程、实践思考和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直接作用于中共思想理论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全党同志增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改进新时期中共思想理论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