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政治现代研究始于美国,其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有:戴维·阿普特《现代政治》(1965),鲁·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1996)和塞缪尔·亨延顿《变革社会中政治秩序》(1968)等,是上世纪60年代比较政治学界以发达国家为蓝本来衡量第三世界国家现代进程时提出比较政治学概念。对于它定义,学界莫衷一是。享延顿认为,“政治现代可以被定义为从传统政体向现代政体运动过程,也可以被定义为社会、经济和文化现代政治内容和政治结果。”布莱克则认为,政治现代就是用一种合法制度来代替个人独断,全体公民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序上参与选择政治领袖和政策,个人选择权可以通过有效公民参政权得到保障。我国学者罗荣渠给政治现代下定义时指出,政治现代是实现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大转变中,工业主义渗透到政治领域并引起政治组织和政治行为深刻变化过程。钱乘旦则直截了当地将政治现代概括为就是专制制度向民主制度转变过程。总的来说政治现代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政治领域反映。

  • 标签: 政治现代化 评价标准 政治参与 民主政治
  • 简介:政党建设有多种途径,从保障政党政治合法性角度看,加强政党伦理建设是其重要内容。而构建系统完整政治行为主体道德规范体系,是推进政党伦理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所以,加强政党建设需要构建政治行为主体道德规范体系,亦即领导干部道德规范体系。领导干部道德规范体系是一个由政治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道德规范构成整体。我国尚未制定内容统一、结构完整领导干部道德规范,与领导干部道德相关规范主要体现在党和政府颁布规章之中,通过对这些规章中与领导干部道德规范相关"关键词"归纳和分析,可以初步确定领导干部道德规范体系十二个要素,构建起从政治道德、职业道德到社会道德完整领导干部道德规范体系

  • 标签: 领导干部 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体系 政治道德 职业道德
  • 简介: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对于重新确立党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起了重要舆论先导作用。然而,在哲学理论上,在讨论了'物质标准'和'逻辑标准'之后,哲学讨论热点便转移了,因而对于全面把握实践标准本质一个至关重要问题,即如何严格区分'实践标准'和'感觉经验标准',却被疏忽

  • 标签: 实践标准 感觉经验 哲学讨论 哲学理论 相对性原理 逻辑形式
  • 简介:随着人类不断面临各种新生态危机,包括能源、环保、气候变化等危机,有关生态治理与制度关系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热点之一。生态议题治理模式一般有两种:一是自由民主模式,二是统合主义模式。本文通过比较了两种模式在生态治理中优劣,并以中国个案说明国家在生态治理中绩效,在统合主义模式下,国家对生态治理基本实行“包揽制”和责任制。两种模式在生态治理中各有优劣,两种模式可以通过互相学习和借鉴来有效地面对生态危机挑战。

  • 标签: 生态治理 生态统合主义 模式重构
  • 简介:军队现代建设与意识形态天然不可分割。当前我军面临“去意识形态严峻挑战,既有外部原因,需要拒腐防变,也有内部因素,自身意识形态工作有所松懈,还有来自新媒体冲击。政治建军应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务实思想阵地、筑牢精神阵地、纯洁文化阵地、占领舆论阵地,确保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握军队.确保加快推进我军现代建设。

  • 标签: 军队现代化 政治建军 去意识形态化
  • 简介:人原本是自然界一部分,是一种纯粹自然物。当人作为一种纯粹自然存在时,他并不比其他动物种群拥有更多优越性。只是随着人类实践能力提高,人才从自然界中分离与提升出来,成为文明人。文明是生成,也是发展,文明生成与发展表现为对自然状态疏远与游离过程。在文明生成与发展过程中,社会规范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文明也是被规范出来,没有规范就没有文明。文明生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规范,但并不是任何性质与形式规范都能无条件地促进文明发展,因为社会规范也有一个合理与否问题。社会规范制定与确立既要符合社会发展与进步要求,也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要求。

  • 标签: 文明 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的合理性
  • 简介:文章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理解活动进行研究标准、理解客观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认为,理解客观性是作为理解活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败得失检验标准,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看做一个包涵各方面内容“复杂事件”或“综合性问题”,分层次地为其设定评判标准,才有助于科学地解决其检验标准问题,才能有效克服把实践作为唯一标准所带来各种困扰。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解的客观性 检验标准 认识论 解释学
  • 简介:马克思主义在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中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具体历史统一,这决定了其在中国过程中实现话语体系转化,不仅是必要,而且是可能,其可能性体现在对世俗社会的人文关注,对理想社会追求,以及对沟通世俗和理想实践重视。毛泽东通过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优秀元素继承和发展,对中国民俗文化和社会心理吸收融合,时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素材加工提炼,创立了具有中国风格马克思主义话语。这应该成为我们今天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大众宝贵经验.

  • 标签: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话语体系 转化
  • 简介:本文试图探索如何将女性主义哲学概念“关怀伦理”(theethicsofcare)与福柯概念“自我关怀”(eare—for—the—self)综合在一起,为“承认”伦理提供更加坚实理论基础,并期望借此来减弱激进平等主义或者市场自由主义带来社会破坏和道德危害倾向,从而在市场背景下丰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马克思曾提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而如何推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协同发展,仍旧是我们今天最为关心问题。在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本文试图从一个新思考途径出发,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艰难辩证关系,寻求双方各自积极一面,最终推动社会主义进步和发展。

  • 标签: 承认 关怀 辩证法 和谐辨证法
  • 简介:(《江淮论坛》1985年第5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有其自身发展内在逻辑(规律),即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它各个组成部分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

  • 标签: 江淮论坛 人类社会 革命变革 思维领域 人类认识史 社会历史领域
  • 简介:当前,关于道德规范问题探讨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占据着很大比重。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共产主义实现并不依赖任何道德规范性理念,而是基于历史发展客观必然性。因为任何道德理念都是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产物,不同社会群体在不同时代会接受不同道德与价值观念。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从不同立场、地位出发,会拥有各自特殊道德观念;而无产阶级为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也会提出新世界观、价值观。因此,从单纯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角度讲,深入探讨道德规范问题是必要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道德规范 历史必然性
  • 简介: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三个方面展开。以当代理论文本学研究规范为参照,现有研究存在着欠缺现代文本解释学方法论自觉性、实践关联性与学术史研究价值取向等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原因在于现有研究拘泥于反映论式研究思维、"独白式"研究视域凸显等。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应深入思想史脉络、关注社会空间、秉持实践问题意识,并在这三重维度中生成其应有的方法论研究规范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 文本研究 思想史
  • 简介:本文译自英国左翼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佩里·安德森2007年出版著作《流派》(Spectrum)一书中《哲学》部分中一章《尤根·哈贝马斯:规范事实》(NORMINGFACTS:JürgenHabermas)。在论文中,佩里·安德森深入分析和讨论了德国哲学家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结构转型》和《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等著作。安德森指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结构转型》持久国际影响源于它将历史学、社会学、哲学论证结合起来,从跨学科角度、以一种强有力叙述方式来讨论政治现实问题;其探讨焦点是从工具理性转向哈贝马斯后来所称交往理性:不是对自然征服,而是人们共识,这种共识在一个新兴公共领域中通过合理性、批评交流来达成,并且独立于绝对主义权力;安德森又同时指出,《公共领域结构转型》在方法和论据方面是对立。安德森指出: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表达了对于法律中介作用敬意,在法律中介作用中,交往权力被转变成行政管理权力;通过将社会整合重担转变成自动控制体制,把生活世界行为者从社会整合重担下解放出来;但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对现代法律体系实际起源和发展变化论述很少,它是建立在假设之上,而这种假设缺乏宪法史支撑。安德森还讨论了哈贝马斯商谈理论和当代民主理论等,并且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进行了比较分析。

  • 标签: 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
  • 简介:从两位研究毛泽东学者布兰特利·沃马克《毛泽东1917-1935政治思想基础》一书和斯图尔特·R·施拉姆《对毛泽东初步重估》一书中提出理论假设和历史评价来看,长期以来,在毛泽东研究领域显示出极其不愿认真解决遇到理论问题,这些问题会出现在对毛泽东分析和阐释中,也会出现在对毛泽东思想、政治生涯和文字遗产分析和阐释中,只有植入更多理论自我意识进入到对毛泽东研究当中,以对毛泽东做出或者将会做出最终且不可撤销评价

  • 标签: 毛泽东 理论假设 历史评价
  • 简介: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中都包含着丰富文化思想,需要认真研究,以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建立在唯物主义实践认识论基础上文化本质观、建立在文明主体思想基础上文化主体观以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文化政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三个层次。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是文化自觉理论基石和文明发展科学指南,也为现时提供了文化批判理性维度和文化交往伦理原则。

  • 标签: 文化认识论 文化本质论 文化发展论 文化理论体系
  • 简介:社会价值规范实践是现代社会生活领域中基本交往形态,其核心是公民权利、经济效率与个人自由有机统一。因此,它们构成了和谐社会基本底线。同时,也应是政治改革实践立足点。

  • 标签: 社会规范 社会生活 公民权利 经济效率 和谐社会
  • 简介:曾荣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2期撰文认为,毛泽东从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客观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党中心任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为主线思想理论体系。抗战全面爆发后,毛泽东提出从思想政治工作人手解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问题。而根据抗战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毛泽东在思想政治理论创新基础上。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研究》 思想理论体系 中国革命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结构、体系等问题开始了引人瞩目的广泛讨论,这一探索对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深远意义,现将主要观点概述如下,以供研究者参考。一、关于一般教科书体系来龙去脉和弊端要研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结构、体系,首先就必须弄清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

  • 标签: 实证科学 人类社会 苏联学者 马恩 认识论问题 意识论
  • 简介: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目标体系建立,系统科学观点和基本原则起到了积极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目标体系是一个大系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是其体系重要要素。科学发展观提出,使这个大系统运行有了科学轨迹。从建国之初到党十七大,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目标体系建立经过了一个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科学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目标体系 系统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