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一现代哲学主体化趋势的强化,使个体问题也随之显得突出起来。对个体作哲学思考既是一种理论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这至少可从以下三方面略作分析。其一,全面理解、把握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思想。在以往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中,我们往往十分注意并强调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述,比较注重从社会关系、阶级关系的视角去研究人,由此揭示人的群体性、阶级性,甚至以此囊括人的本质的全部涵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是全面的,马克思的上述思想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他也注意到人的个体性一面。认为'现实个人'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真实出发点。

  • 标签: 阶级关系 宣传工作 德意志意识形态 施蒂纳 费尔 人的本质属性
  • 简介:文化在社会系统的发展和人类本身的进化中,起着任何别的社会系统要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异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其内在结构上看,政治文化是个体层而上对外部政治目标的一种心理导向,或一种主观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导向。同时,政治文化又是个体的政治行为、政治经验及政治社会化的集体表现,

  • 标签: 政治文化 政治行为 个体 社会文化系统 社会系统 心理导向
  • 简介:伴随着50年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个体私营经济在中国几乎绝迹。二十年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个体私营经济重新恢复和发展起来。如何认识这一新的经济现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我党在思想认识上及政策上经历了...

  • 标签: 个体私营经济 政策演变 新时期 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邓小平
  • 简介: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基层政府功能的“双轨化”促使其产生个体化扶贫与集体经营扶贫的行动偏好。个体化偏好强调短期内增加个体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以完成政策目标。集体经营偏好强调通过乡村自组织发展、集体产业化发展、公共生活重建来提升乡村可持续内生发展能力,并以集体经营利润来增加弱势群体福利,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相比而言,后者更切合国家推进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基层政府个体化扶贫偏好既是压力型体制下基层政府的理性选择,也是源于低组织化的乡村社会无力承接政府扶贫资源。基层政府个体化的扶贫偏好不仅会造成公共性的流失,使扶贫政策产生负外部性,也容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短期化、形式化等问题。未来推进精准扶贫当延续集体经营的发展思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与协调下依托产业化发展和组织化水平提升,增强乡村社会的内生发展能力。

  • 标签: 精准扶贫 产业扶贫个 体化扶贫 集体经营扶贫 自组织 基层政府
  • 简介:关于个人与社群谁更优先和本质的辩论,在黑格尔那里是一个伪问题。在黑格尔的自由—权利辩证法政治哲学看来,法权—道德—伦理,以及家庭—市民社会—国家,都是人类自由本质实现的不同方式或环节。它们既不是平行的具有同等价值的罗列,也不是严格按价值或本体论优先次序的前后排列,而是共同构成人类自然、道德和理性三种根本自由本性及其具体权利获得全面实现和发展的有机整体。因此,个人与社群或个体自我与伦理共同体,实际上是个体生命中自在统一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品格的外在实现和存在形式,属于个体自我全部内容获得整体性表现的有机构成要素。谁都不是固定静止的起点或终点,它们共同处于人类自由—权利及其社会制度的永恒运动发展中,亦即人类自由和理性精神愈益发展和成熟的历史文明进程之中。

  • 标签: 黑格尔 自由—权利辩证法 个体自我 伦理共同体
  • 简介:共同体与个体是马克思观察人类历史的一对重要范畴。用这对范畴观察人类历史,获得了下列视角新颖的历史图景:前资本主义社会是强共同体、弱个体的社会,共同体的统一意志淹没了个体的意志;资本主义社会则是强个体、弱共同体的社会,它解构了共同体对个体的束缚,个体意志得到了充分张扬,但个体主义的极端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的虚假共同体;未来的自由人联合体则扬弃了前两种社会状态,既充分保留了二者的优点,又否弃了二者的不足。

  • 标签: 共同体 个体 马克思 范畴
  • 简介:在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不同历史阶段,针对不同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凸显了不同的面相,发挥着不同的启蒙功能,而普遍的现代性个体价值启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进程中继现代民族国家思想启蒙、现代市场经济思想启蒙之后的第三次实践性的大规模启蒙活动。自“五四”以来就提出的国民性改造与现代性个体性价值启蒙的任务,直到新世纪的今天才真正具有了现实的基础与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开始发挥现代性个体价值启蒙的功能。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现代性个体价值启蒙 现代化 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