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克罗恩病患者15例,均在中药坐浴的基础上,采用英夫利西单抗(5mg/kg)于第0、2和6W进行治疗,并在第1次治疗14w后,比较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CDAI(克罗恩病活动指数)评分、CDEIS(内镜下克罗恩病严重度指数)评分及主观症状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均较轻微,未影响继续的治疗。结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而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Breg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与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集32例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和33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取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中Breg细胞(CD3-CD19+IL-10+B细胞)占B细胞的比例,以及Treg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克罗恩病患者于第0、2、6周静脉注射英夫利昔单抗(5 mg/kg)诱导缓解,其后每隔8周给予相同剂量的英夫利昔单抗维持治疗。于第14周再次检测PBMCs中Breg细胞比例和Treg细胞比例,并与第0周进行比较。同时,克罗恩病患者分别于第0周和第14周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沉降率辅助评估英夫利昔单抗疗效。结果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前,克罗恩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整体比较,PBMCs中Breg细胞比例较高[(3.15±1.17)%比(2.64±0.38)%,P=0.024],Treg细胞比例较低[(2.15±0.49)%比(4.25±0.41)%,P<0.001]。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前和治疗第14周,克罗恩病组中Breg细胞比例和Treg细胞比例均呈独立正相关(r=0.628,P<0.001;r=0.749,P<0.001)。治疗第14周,根据症状、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内镜下黏膜愈合进行评估。CDAI<150且内镜下黏膜愈合者定义为缓解组(R组),CDAI≥150或内镜下黏膜未愈合者为未缓解组(N组)。治疗第14周与治疗前比较,R组中Breg细胞比例和Treg细胞比例均显著增高[(5.89±2.60)%比(3.19±1.27)%,P<0.001;(4.59±0.72)%比(2.08±0.47)%,P<0.001],CDAI和CRP均显著降低[CDAI:(63.19±14.69)比(195.62±58.13),P<0.001;CRP:(3.65±2.23) mg/L比(29.80±30.06) mg/L,P<0.001]。治疗前和第14周,克罗恩病患者中Breg细胞比例和Treg细胞比例与CRP(r=-0.279,P=0.026;r=-0.406,P=0.001)和CDAI(r=-0.409,P=0.001;r=-0.708,P<0.001)始终呈独立负相关。治疗第14周,ROC曲线分析显示"Breg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对英夫利昔单抗疗效的预测价值高于其他参数(曲线下面积:0.782,截断值:0.895 5,P=0.034)。结论Breg细胞和Treg细胞不仅与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密切相关,而且在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中,联合检测这两类免疫细胞对英夫利昔单抗疗效的预测价值更高。
简介: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既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灌溉工作,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和一系列水利改革,不断完善灌排设施,提升灌溉管理水平以及灌溉保障与支撑能力,为发展现代灌溉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近年灌溉事业的迅速发展,为实现粮食连续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必须看到,由于历史欠账多、薄弱环节多、积累矛盾多等原因,我国灌溉发展的总体水平仍不高,水资源短缺、灌溉总体用水水平不高、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仍不强,灌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仍不足等方面存在问题,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此,开展了大型灌区节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