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涕灭威(ALD)、残杀威(BAY)、呋喃丹(CAR)、灭多威(MET)和抗蚜威(PIR)为研究对象,应用均匀设计射线法设计五元混合体系共6条射线(U1,U2,…,U6),应用基于发光菌青海弧菌Q67微板毒性分析法(MTA)系统地考察了5种农药及其混合毒性,以浓度加和(CA)为参考模型分析混合毒性相互作用(协同或拮抗作用)。结果表明,Logti和Weibull函数能较好地拟合5种氨基甲酸酯农药及其混合对发光菌Q67浓度-效应数据(R^2〉0.99,RMSE〈0.032);以EC50负对数值pEC50为毒性指标,5种农药毒性顺序为BAY(pEC50=2.87)〉CAR(pEC50=2.67)〉ALD(pEC50=2.00)〉MET(pEC50=1.99)〉PIR(pEC50=1.79);依据CA,五元氨基甲酸酯类农药6条混合射线中,有2条呈加和作用,4条呈拮抗作用,其中U2和U4在整条浓度-效应曲线上呈现了明显拮抗作用,而U3和U6弱拮抗作用分别发生在混合浓度中高浓度区和中低浓度区;五元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混合毒性与组分灭多威(MET)浓度比呈良好负相关关系(r=-0.9238),且线性模型对混合毒性具有良好预测能力。

  • 标签: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青海弧菌 毒性特点 拮抗作用 线性模型
  • 简介:为探讨甲醛、苯、甲苯及二甲苯混合气体急性暴露对小鼠肺脏氧化损伤作用,选用雄性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染毒组。染毒组1到4中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依次为:1.0+1.1+2.0+2.0μg·L-1、3.0+3.3+6.0+6.0μg·L-1、5.0+5.5+10.0+10.0μg·L-1、10.0+11.0+20.0+20.0μg·L-1,各染毒组混合气体浓度分别是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10、30、50和100倍。用静式吸入染毒方式,每天染毒2h,共染毒10d,实验结束后,测定小鼠肺脏中氧化损伤指标。结果表明:染毒组小鼠体重增加幅度均低于对照组,肝脏和脾脏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肺脏ROS、MDA含量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T-AOC、GSH、CAT、GSH-Px及SOD活力随染毒剂量增加而降低,并且ROS、MDA含量与混合气体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GSH含量与混合气体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甲醛、苯、甲苯及二甲苯混合气体急性暴露对小鼠肺脏具有氧化损伤作用,混合气体联合毒性效应强于单一组分,ROS、MDA和GSH可以作为评价VOCs急性暴露对机体氧化损伤作用敏感生物学标志。

  • 标签: 甲醛 苯系物 氧化损伤 生物学标志
  • 简介:采用新型维原子场全息作用矢量(3D—HoVAIF)研究了200种芳香化合化学结构与其生物毒性定量构效关系(QSAR).首先对芳香化合进行了结构参数化表达,然后采用逐步回归(SMR)对变量进行筛选,建立了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其87个无氢键分子模型和113个有氢键分子模型复相关系数和标准偏差分别为R2=0.801,SD=0.473和R2=0.929,SD=0.318.模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证明了该维原子场全息作用矢量在分子结构表征和生物毒性预测上适用性.

  • 标签: 三维原子场全息作用矢量(3D-HoVAIF) 定量构效关系(QSAR) 芳香化合物 梨型四膜虫
  • 简介:利用EOF分析方法和HYSPLIT-4轨迹模式对珠江角洲2005-2015年旱季共251个霾日天气形势及气团后向轨迹进行聚类,分析了外源污染跨界输送对珠角旱季霾发生影响过程.以2015年1月20日为典型霾日个例,从天气学和物质输送角度对该个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珠角地区旱季霾发生外源污染物主要来自珠角以北中国大陆地区.霾形成过程中,华北地区700hPa高压脊前负涡度平流对应海平面至850hPa均有一高压系统,高压东北向气流有利于污染由从长角地区输送至珠角地区.长角地区平均空气质量通量为负,有质量输出;珠角地区平均空气质量通量为正,有质量输入.珠角地区在高压影响下沉气流控制下,Q矢量散度为正,污染易积聚成霾.

  • 标签: 跨界输送 天气形势 垂直运动 Q矢量散度
  • 简介:当卡尔·百利检查他最近繁殖试验对象——只沼沼地豹纹蝶(Euphydryasaurinia)时候,他发现了昆虫世界中最奇异现象;双面的雌雄同体——出就是说这只蝴蝶一半是雌性,一半是雄性。

  • 标签: 蝴蝶 性别 混合 繁殖试验 雌雄同体 昆虫
  • 简介:采用体外细胞暴露实验研究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单层细胞暴露于50和500μg·mL-1两种浓度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硅、碳纳米管和晶体石英砂等四种颗粒后产生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用细胞活度、细胞内活性氧总量和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量表征暴露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硅和碳纳米管在体外暴露实验过程中均发生不同程度聚集;细胞暴露48h后,种纳米颗粒均使A549细胞活度下降,诱导细胞产生过量活性氧,同时刺激细胞IL-8表达量增高;种纳米颗粒中,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硅对细胞活度影响较大,碳纳米管诱发炎症效应较另两种纳米材料强.

  • 标签: 纳米颗粒 体外暴露 氧化性损伤 炎症效应 A549细胞株
  • 简介:检测了珠江角洲河流及南海近海表层沉积中25种多环芳烃含量。其含量范围为138~6793ng·g^-1,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珠江角洲水体沉积中多环芳烃来源主要有石油排放,煤、木柴等低温燃烧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及生物成因。其相对贡献分别为石油排放占36%、煤、木柴燃烧占27%、机动车尾气占25%,自然来源占12%.珠江、东江河流沉积中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工业和生活废物直接排入和机动车尾气近距离沉降。西江沉积中多环芳烃大气沉降是主要输入途径,南海沉积中多环芳烃河流输入是主要途径,在多环芳烃由河流向海洋输送过程中,茈可以作为一个有效指标示踪河流输送多环芳烃。风险评价表明,东江及珠江部分河段沉积可能存在着对生物潜在危害,其它区域多环芳烃生态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 标签: 多环芳烃 来源 迁移途径 风险评价 珠江三角洲
  • 简介:金沙江应是江中老大,因为它属于全长6300公里长江,源头在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西南麓,从源头至当曲河口是长358公里沱沱河,从当曲河口至玉树巴塘河口是长813公里通天河,从巴塘河口至四川宜宾岷江口是长达2308公里金沙江,宜宾以下即长江。金沙江流经青、藏、川、滇四省区,一出青海便是川藏界江,而一入云南便一直是滇川界江。在江并流区内,金沙江流经德钦县、香格里拉县、维西僳族自治县、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四县,其德钦段为云南与四川界江。

  • 标签: 金沙江 长江 澜沧江 中国 长度
  • 简介:江并流,是2002年中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惟一项目。早在1999年,项目便开始启动。自那时以来,世界目光一下子聚焦到了这里,聚焦到这片1988年就成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袤大地上。

  • 标签: 三江并流地区 中国 自然遗产 风景名胜 地理位置
  • 简介: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物理化学性质,不仅其自身具有毒性,还会与共存污染相互作用,影响彼此迁移转化和毒性效应。文中总结了纳米复合污染毒性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几种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金属氧化、量子点和零价金属)与重金属或有机复合时造成生物毒性,包括不同层次毒性指标响应(生物整体、生物积累、大分子水平)和毒性机制探讨,展望了纳米复合污染毒性领域今后发展方向和亟待研究重要问题。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物毒性 复合效应
  • 简介:大气是全球持久性有机污染(persistentorganicpolutants,POPs)监测重要环境介质,大气中POPs采样技术是准确表征大气中POPs赋存水平关键所在。近年来大气中POPs采样技术发展很快。本文介绍了大气中POPs两类采样方法:主动采样法(activeairsampling,AAS)和被动采样法(passiveairsampling,PAS),总结了新型吸附材料和新型采样器研发成果,讨论了不同类型采样方法特点,对比分析了不同采样方法获得POPs监测数据,并提出今后应用不同POPs大气采样技术在监测数据可对比性研究方面值得关注问题。

  • 标签: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大气 主动采样 被动采样
  • 简介:以淡水底栖动物花翅羽摇蚊(Chironomuskiiensis)幼虫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沉积中六氯苯(HCB)对其28d慢性毒性效应,观察摇蚊幼虫存活情况和活动行为,以死亡率、羽化率和羽化时间为受试终点,计算28d试验后沉积中HCB对摇蚊半数致死浓度(1ethalconcentration50,LC50)以及50%羽化时间(50%emergencetime,EmT50)。结果表明,HCB对摇蚊28dLC50为59.8mg·kg-1,对摇蚊羽化率半数效应浓度(halfmaximaleffectiveconcentration,EC50)为59.8mg·kg-1。与大多数污染不同,HCB有促进摇蚊幼虫筑巢行为和羽化作用,随着HCB染毒浓度升高,摇蚊幼虫筑巢行为加强,EmT50缩短。暴露于高浓度HCB(〉21.6mg·kg-1)时,摇蚊EmT50与对照相比明显缩短,尤其对雄性摇蚊影响更大。但与对照相比,HCB对羽化摇蚊性别比没有很大影响。

  • 标签: 六氯苯 花翅羽摇蚊 沉积物 慢性毒性 羽化率 羽化时间
  • 简介:生物光谱技术能够有效反映生物、组织以及细胞等样本中生物化学综合信息,能够精确检测和评价生物分子成分或构象微观变化,具有快速、客观、无损、重现性好等优点。本文系统综述了生物光谱技术在环境污染毒性效应研究方面的进展,其中常用2种技术是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技术。红外光谱技术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单一污染(重金属、有机污染、纳米材料等)以及复合污染对细胞、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质、DNA/RNA、多糖以及碳水化合等方面的影响研究之中;拉曼光谱技术包括常规拉曼技术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二者均可以用于污染毒性效应研究之中,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具有信噪比高、检测限低、灵敏度高等特点,并提供丰富细胞生物化学指纹图谱信息。数据处理是生物光谱技术应用重要一环,光谱数据分析大致分为光谱数据预处理、提取光谱信息特征、以及信息分类和光谱特征峰解析3个部分。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系统地开展生物光谱技术在污染毒性效应方面的研究提供支持。

  • 标签: 生物光谱学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毒性效应
  • 简介:叶青是我国特有的珍稀药用植物,自发现具有抗肿瘤作用以来,价格不断攀升,对叶青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就叶青在开发利用价值、种质资源、种苗繁育、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了今后研究方向,为叶青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三叶青 种质资源 种苗繁育 栽培技术
  • 简介:为了研究低剂量条件下,内分泌干扰莠去津对鲫鱼血清激素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和剂量-效应关系,同时筛选出敏感生物标志,实验以除草剂莠去津对鲫鱼进行低剂量染毒(染毒浓度0~3mg·L^-1),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莠去津长期暴露下(60d)幼年雄性鲫鱼血清中性激素(17β-雌二醇(E2)、睾酮(T))及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碘甲状腺原氨酸(T3))浓度,并将测定结果与空白对照及溶剂对照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莠去津长期暴露下,各处理组鲫鱼血清E2浓度普遍升高,0.023、0.094、1.500、3.000mg·L^-1组与空白对照相比,升高显著(p〈0.05);2)各处理组鲫鱼血清T浓度与空白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莠去津长期暴露下,低浓度莠去津组(0.006、0.023mg·L^-1组)鲫鱼血清TSH浓度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高浓度莠去津组(0.094、1.500、3.000mg·L^-1组)则显著降低(p〈0.05);4)类似地,莠去津长期暴露下,低浓度莠去津组(0.006、0.023、0.094、0.375、1.500mg·L^-1组)鲫鱼血清T3浓度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只有高浓度莠去津组(3.000mg·L^-1组)显著升高(p〈0.05).实验结果表明,低剂量长期暴露下,莠去津对鲫鱼体内性激素及甲状腺激素具有一定干扰作用,尤其是对17β-雌二醇影响更为显著,因此,17β-雌二醇可作为评价农药内分泌干扰效应生物标志.

  • 标签: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莠去津 鲫鱼 性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TSH)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 简介:农田中灌木树篱为许多有趣昆虫提供了一个庇护所。特别是在钟复,当灌木哈哈一正值旺盛生长时节,如果你在草丛和野花中搜寻,会发现3种最常见昆虫。蝠蛉是一种懒散、行动缓慢昆虫,头部下垂,仿佛鸟类喙。椎性蝎蛉腹部尾端像蝎子尾巴一互相间向上翘起,不过这是它们特殊交配行为需要,而不是进攻武器。这种常见动物以昆虫尸体为食,吸取花蜜及蚜虫留下干燥蜜汁。

  • 标签: 昆虫 交配行为 庇护所 灌木 蝎子 农田
  • 简介:表面看去显得枯燥无味论列提出了人与自然关系中一个大课题、大层面。需要作概念上厘正、澄清,需要指导思想上务实、求真,更需要经得起中国特色有效检验。

  • 标签: 中国特色 循环经济 人与自然关系 资源利用率
  • 简介:为探讨双酚A及其类似对鱼类早期生长发育毒性效应,研究了双酚A及其7种类似对斑马鱼胚胎及仔鱼毒性效应。通过对胚胎孵化率、心率、仔鱼体长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双酚A及其7种类似都可使斑马鱼胚胎出现心包水肿、卵黄囊肿、脊柱弯曲和尾部弯曲等症状。(2)综合考虑斑马鱼78hpf胚胎心率、120hpf胚胎孵化率及7dpf仔鱼体长抑制率等指标,8种受试中双酚P(BPP)毒性最大,其次是双酚AP(BPAP)、双酚AF(BPAF)、双酚Z(BPZ),然后是双酚A(BPA)、双酚B(BPB)、双酚F(BPF),双酚S(BPS)毒性最小,每种受试浓度与受精卵孵化率、仔鱼心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与体长抑制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8种受试毒性与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_(OW))呈正相关关系,logK_(OW)越大毒性则越大。

  • 标签: 双酚A 双酚A类似物 斑马鱼 胚胎 仔鱼 毒性
  • 简介:本文综述了目前巢湖生态系统中微量有机污染研究主要进展。巢湖微量有机污染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研究微量有机污染包括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多溴联苯醚、邻苯二甲酸酯、全氟烷基酸类物质、四溴双酚A、抗生素和有机磷农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大气、降尘、沉积、悬浮、水生生物等多介质分布、来源解析、跨界面迁移、归趋模拟与风险评估等方面。期望本文综述,可以为巢湖微量有机污染风险管理和水质改善提供重要决策支撑,对于在其他湖泊开展此类研究有所裨益。

  • 标签: 巢湖 微量有机污染物 多介质分布 来源解析 跨界面迁移 归趋模拟
  • 简介:PM2.5引起健康危害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其确切损伤机理仍不完全清楚,目前也缺乏有效拮抗PM2.5损伤天然活性物质。因此本文对北京市PM2.5造成CHO细胞损伤作用及天然物质拮抗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可为PM2.5污染治理和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用荧光探针DCFH-DA法测定ROS;提取细胞内总蛋白并测定其中SOD含量;以及通过WesternBlot法分别测定了p-akt/akt、p65及Bad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1)10~40μg·mL-1PM2.5可明显降低CHO细胞存活率,并呈现极显著剂量-效应关系(r=-0.964,P〈0.01);15μg·mL-1PM2.5可以显著增加细胞凋亡、引起细胞内ROS增加、SOD含量下降;p-akt/akt、p65表达量增加说明Akt通路与NF-κB通路均被激活。(2)20μmol·L-1阿魏酸、50μmol·L-1绿原酸和10μmol·L-1荭草素预处理可拮抗PM2.5引起细胞存活率下降以及细胞凋亡率增加,同时降低细胞内ROS并增加SOD含量,下调p-akt/akt、p65及Bad相对表达量。其中20μmol·L-1阿魏酸保护作用最佳。结果说明,PM2.5引起CHO细胞损伤与细胞凋亡与Akt和NF-κB通路激活有关;种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拮抗PM2.5造成细胞损伤能力,其保护机理是通过其降低PM2.5引起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进而降低被PM2.5激活Akt通路与NF-κB通路和下调Bad蛋白表达量来实现

  • 标签: 细颗粒物(PM2.5) 天然活性物质 细胞毒性 氧化应激 AKT信号通路 NF-ΚB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