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利用NCEP/NCAR2.5°×2.5°再分析资料和Micaps实况分析资料、T639、EC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应用天气学分析、天气诊断分析方法对2016年11月19—24日全国性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
简介:摘要 机场天气报告中特殊天气与近时天气降水组的编发,应以降水种类为基础,根据是否满足编发要件来决定编发与否以及如何编发。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各项动静态资料和油藏工程理论,对油藏各类开发指标进行计算,对南翼山Ⅴ油组加密后井网适应性进行论证。找出制约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矛盾。并进一步从井网适应性着手提出了改善油层开发效果的调整方案,对改善南翼山油田开发现状有重要现实意义。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浙江省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气象资料对2020年6月24日发生浙江中南部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6月24日200hpa高空有显著分流区,500hpa有低槽东移且588线走向对西南气流发展加强十分有利,700hpa和850hpa的低涡切变位置基本重合,近地面1000hpa存在强辐合,且6个小时后的强降水落区中心与1000hpa的地面辐合中心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850hpa、700hpa的水汽通量散度大负值区对于其未来6小时后的强降水落区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对流抑制能量与对流有效位能的差值不大时,只要有合适的触发机制,且其他对流指数条件较好,强对流天气还是比较容易爆发的;850hpa和500hpa的假相当位温差值(△θse=θse850-θse500)可以作为衡量强对流天气过程不稳定能量的参考指标;垂直速度变化可以作为衡量强对流天气过程动力条件好坏的参考指标;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跃增、强度维持等变化趋势对于短时强降水的预报预警存在很好的指示作用。
简介:摘要:某气田须家河组为一套碎屑岩储层,其测井响应为泥质含量越高,粒度越小,GR值越高,GR值大于80则为泥岩。为提高解释精度,减少工作量,在明确测井数据响应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卡奔软件的Carbon-Script语言运行相关程序,其运行结果显示自动解释结果与手工解释结果相差不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仅需要少量的后期手工校正工作。自动解释岩性程序在运行前需要进行工区和层段的调研以及参数的合理配置。
简介:摘要:随着浅部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深层烃源岩引起逐渐多的关注。运用成烃动力学原理对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王 46井孔店组烃源岩进行了再次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王 46井孔店组烃源岩具有较高的成熟度,处于成熟阶段后期;较低的氢指数预示着可能在成熟过程中已发生了较多的去氢作用,不排除成熟过程中已经有过生排烃的过程。通过孔店组烃源岩成烃动力学特征的研究即与沙河街组烃源岩的对比,认为王 46井孔店组烃源岩成烃活化能的分布范围较宽,活化能值整体较高,生烃主峰不明显,同样表明岩石样品已达到生油的高峰,是济阳坳陷进一步探索的有效烃源岩之一。
简介:摘 要: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在煤炭行业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焦炭热强度方面产生的影响最为明显,为了能够使炼焦配煤方案得以优化,且对炼焦生产的实际目标能够获得良好的指导,有必要针对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对焦炭热强度的影响展开论述。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22年6月24日玛多县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玛多县降水天气过程具备降水强度、影响范围广的特点,主要是在200 百帕南亚高压、500 百帕高空槽以及地面热低压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在降水天气出现之前,500百帕中高纬区域主要表现为“2脊1槽”的大气环流模式。玛多县及其周边区域主要受西南气流影响,湿度条件好,不稳定能量强,为降水天气创造了有利条件。降水过程中,受200百帕南亚高压影响,玛多县出现较强的上升运动;玛多县位于上层急流入口右侧的辐散区,适合中低层低值系统的发展,也适合增强和维持低层辐合的上升运动,推动强降水天气的产生。冷空气的入侵以及强烈的热抬升在此次降水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此次降水过程中,玛多县一带处于湿舌,水汽含量好;整层大气都位于高湿度带且基本维持着厚湿层,并且具备西南暖湿水汽持续向玛多县传输,这些均为本次玛多县的降水天气带来了充沛的水汽资源。散度场上“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结构带来很强的抽吸效应,进而为玛多县强降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降水期间,不稳定层非常厚,降水落区积聚了大量不稳定能量。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BOPPPS模型在工科创新实验中的应用,以环境化学实验为案例进行实践与研究。BOPPPS模型是一种教学设计模型,包括Bridge(导入)、Objective(目标)、Pre-assessment(前测)、Participation(参与)、Post-assessment(后测)、Summary(总结与反馈)六个阶段。通过采用BOPPPS模型,本文旨在优化环境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实践能力培养。首先,介绍了BOPPPS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工科教学中的应用背景。然后,以环境化学实验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在每个阶段应用BOPPPS模型。在桥接阶段,引入相关知识和前期实验经验,为学生构建学习框架;在目标阶段,明确实验的学习目标和预期成果;在预评估阶段,通过调查问卷或小测验了解学生的先前知识水平和实验前期理解;在参与阶段,设计具有互动性和实践性的实验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在后评估阶段,评价学生的实验成果和学习效果,并提供反馈;最后,在总结阶段,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学习体会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BOPPPS模型在环境化学实验中的实践与研究,本文不仅展现了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工科创新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BOPPPS模型在其他工科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在不同教学场景下的适用性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