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1 个结果
  • 简介:综合介绍我国年来对穿甲弹用高密度钨合金实施添加微量元素合金化强化旋转锻造、扭转变形、静液挤压等形变强化研究进展,以及对于绝热剪切机理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现状,并介绍机械合金化制备纳米钨合金复合粉末、温压成形及预氧化活化烧结等特种制备技术方面的最新试验研究进展。通过全面分析目前我国穿甲弹用高密度钨合金试验研究存在主要问题,提出我国穿甲弹用高密度钨合金今后研制主攻方向,以及促进高性能穿甲弹用钨合金研制应采取策略措施。

  • 标签: 穿甲弹 钨合金 研究现状 发展展望
  • 简介:回顾我国中小硬质合金企业发展历史,对其现状进行了简明分析,指出中小企业在行业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这事实。众多中小企业将在大型企业长期共存优胜劣汰,为了确保今后健康稳定地发展,各中小型厂家应研究市场情况,正确分析主客观条件,扬长避短走自己发展道路。本文还对中小型厂家技术改造、经营亏损现象、降低生产成本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硬质合金 发展 前景
  • 简介:金属钨属于难熔金属,具有高强度硬度,同时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不易受到腐蚀,但其昂贵价格及难加工特性限制其应用,因此,用金属钨作为涂层材料来改善基体材料性能,引起了众多研究关注。该文综述纯金属钨涂层几种重要制备方法,包括:熔盐电镀法,等离子喷涂法,爆炸喷涂法,气相沉积法等。等离子喷涂是钨涂层制备中最为成熟1种方法,基体材料不受限制,涂层厚度容易控制。熔盐电镀法能够通过电化学反应从化合物中步获得厚度均匀金属钨涂层,并且可避免引入氧碳等杂质。化学气相沉积法获得钨涂层致密度高;物理气相沉积法可以在任意基材上获得钨涂层。同时介绍这些方法各自技术特点目前研究现状,并对金属钨涂层制备方法进行展望。

  • 标签: 钨涂层 电镀 喷涂 气相沉积 制备
  • 简介:研究TiO2、MgO、Fe203等不同烧结助剂、烧结温度及保温时间对BeO陶瓷密度热导率影响,结果表明:添加Fe203MgO试样具有最高密度(2.799g,cm^-3)最高热导率(181.6W·m^-1.K^-1);同时相同保温时间,其密度热导率随烧结温度升高而增大;相同烧结温度,其密度热导率随保温时间延长而增大,但是增量比较小。运用黄培云粉末烧结综合作用理论方程验证BeO烧结坯密度烧结温度之间对应关系,并从显微组织理论上解释影响热导率原因。

  • 标签: BeO瓷 烧结助剂 烧结工艺 密度 热导率
  • 简介:采用氢化钛粉代替钛粉,镁粉混合高能球磨,研究球磨工艺参数对粉末性能影响。采用机械合金化法这种非平衡态粉末冶金方法,通过高能球磨粉末,提高MgTi固溶度。利用激光粒度仪、X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仪器表征粉末性能。研究发现,随球磨时间延长,混合粉末粒径逐渐变小,确定16h为最佳球磨时间。Mg衍射峰随球磨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弱,球磨8h后基本消失,表明球磨过程可促使TiMg原子合金化。选取4%(质量分数)硬脂酸作为过程控制剂,能有助于减小颗粒尺寸且能有效防止粉末冷焊,粉末收得率提高至73.3%。

  • 标签: 钛镁合金 球磨 过程控制剂 氢化钛 镁粉
  • 简介:采用3种不同工艺(直接在450℃进行时效处理;80%冷轧,然后450℃进行时效处理;600℃/8h高温预时效+80%冷轧+780℃/2min+450℃/16h终时效)对固溶处理后Cu-2.0Ni-0.34Si-Mg合金进行形变热处理,研究形变热处理工艺对该合金组织硬度及电导率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第3种工艺对合金进行形变热处理,由于其中短时高温预处理可以获得溶质原子充分固溶过饱和固溶体,因此终时效后合金具有最佳综合性能,显微硬度为180HV,相对电导率为49.8%IACS,伸长率为13%。合金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0μm,主要析出强化相为δ-Ni2Si。

  • 标签: Cu-2.0Ni-0.34Si-Mg合金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电导率
  • 简介:以羰基镍粉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热管用Ni多孔毛细芯,研究装料密度、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等对毛细芯孔隙率、平均孔径、微观形貌、渗透率及毛细压力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750~800℃,烧结时间为30~45min,装料密度为0.9~1.0g/cm3条件烧结,获得毛细芯具有良好综合性能,孔隙率为55%~64%,渗透率为1.2~1.7×10-13m2,毛细压力为200~240kPa,满足环路热管用毛细芯性能要求。

  • 标签: 环路热管 粉末冶金 孔隙率 渗透率 毛细压力
  • 简介:采用不同球磨介质对Ti+30%HA(质量分数)粉料进行高能球磨,随后1000℃氩气气氛热压,研究球磨工艺对Ti/HA生物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延长,复合材料致密度略有下降,硬度上升.热压后,Ti基体形成连通网络,HA弥散分布于Ti基体.干磨工艺条件,球磨时间越长,显微组织细;湿磨工艺条件,较短球磨时阍,即可达到较好细化弥散效果.因此,采用高能球磨,可使Ti/HA生物复合材料较低温度致密化.此外,湿磨介质存在有利于短时间内得到力学性能生物活性较好Ti/HA生物复合材料.

  • 标签: 生物复合材料 球磨工艺 高能球磨 力学性能 生物活性
  • 简介:利用日本网带式连续烧结炉,采用2种不同烧结工艺制备Cu-20%Zn黄铜,研究烧结工艺对其力学性能微观组织影响。第1种烧结工艺是快速升温到550℃预烧50min,然后860℃高温烧结50min;第2种烧结工艺200min内将温度从100℃缓慢升高到750℃,然后升温到870℃保温1h。结果表明:采用第1种工艺烧结时,烧结体可看到大量形状不规则孔隙,基体没有联接成体。采用第2种工艺烧结时,由于延长了预烧结时间减慢升温速度,黄铜孔隙收缩并趋于球化,孔隙数量明显减少,烧结体密度硬度都增大,伸长率显著提高;但由于晶粒长大,晶界强化效果下降,导致强度下降。采用第2种烧结工艺制备黄铜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密度达到8.12g/cm^3,硬度为86HRH,抗拉强度伸长率分别为242MPa27.3%,均超过日本工业标准JIS中国国家标准要求。

  • 标签: 粉末冶金 黄铜 烧结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 简介:通过对浸渍前后C/C复合材料抗弯性能、剪切性能耐压性能比较,分析浸渍工艺过程对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浸渍工艺使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抗弯强度由浸渍前101MPa提高到浸渍后159MPa,剪切强度由浸渍前8.6MPa提高到浸渍后12.1MPa,抗压强度由浸渍前82MPa提高到浸渍后136MPa.浸渍前后C/C复合材料断口扫描电镜照片分析可得出浸渍工艺炭生长层有CVD工艺类似的微观结构结论.

  • 标签: 浸渍工艺 C/C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 简介:微观组织定向排列能明显提高无机非金属材料韧性,并产生力学其他物理性能各向异性.作者综述玻璃陶瓷微观组织定向排列工艺.介绍3种制备工艺过程及其理论基础,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 标签: 定向排列 玻璃陶瓷 工艺过程 应用
  • 简介:以钼粉及氧化锆粉为原料,采用不同烧结工艺参数,常压氩气气氛烧结制备50%Mo-ZrO2金属陶瓷。采用四电极法测量该金属陶瓷高温电导率,1580℃进行钢液碱性熔渣侵蚀实验。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1600~1650℃,保温时间为2~4h条件,随保温时间延长或烧结温度升高,烧结体更加致密,孔隙率下降;因而金属陶瓷电导率提高,耐钢液熔渣侵蚀性增强;1600℃、保温4h条件烧结试样密度最大(6.49g/cm^3),高温电导率最高(1600℃电导率为101S/cm),耐钢液熔渣侵蚀能力最强。钢液对金属陶瓷侵蚀主要为FeMo相互溶蚀,熔渣对金属陶瓷侵蚀主要作用于ZrO2陶瓷相,熔渣Al2O3取代金属陶瓷ZrO2。熔渣侵蚀过程,CaO金属陶瓷ZrO2生反应生成高熔点CaZrO3相,阻止熔渣对金属陶瓷步侵蚀。

  • 标签: Mo-ZrO2金属陶瓷 钢液 熔渣侵蚀 断口形貌 烧结工艺
  • 简介:以Cu为基体,加入Co,Fe,Cr,Sn粉末,采用不同工艺进行混合,经模压成形热压,制备Sn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4%6%2种超薄cu基金刚石切锯片胎体材料,用显微硬度仪、金相显微镜(0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等表征该胎体材料显微硬度、组织成分,研究混粉工艺对胎体组织硬度影响。结果表明:将采用所有原料粉末进行混合球磨混粉工艺时,所得胎体材料含有更多铜锡固溶体,胎体平均硬度(HV0.1)比未经球磨混粉分别提高186.20MPa(含4%Sn)215.30MPa(含6%Sn);之相比,采用将Cu粉sn粉混合球磨后再加入其他粉末混粉工艺制备胎体,平均硬度略有提高;球磨后sn粉附着Cu粉上,更易形成铜锡固溶体,并且金属粉末大量变形,发生严重加工硬化,从而影响冷压成形率;随胎体sn含量从4%增加到6%,铜锡固溶体增加,胎体平均硬度(HV0.1)分别从709.91、884.25896.1lMPa提高到883.18、986.221098.48MPa。

  • 标签: 热压 Cu基胎体 球磨 固溶体 硬度 组织
  • 简介: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WC-0.5Cr3C2-0.5CoWC-8.2(W、Ta、Ti)C-1.0Co两种合金粉末,以1480℃/90min真空烧结工艺1480℃/90min/5MPa低压烧结工艺分别制备出WC-0.5Cr3C2-0.5CoWC-8.2(W、Ta、Ti)C-1.0Co两种无粘结相硬质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研究合金物相,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对合金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真空烧结工艺制备合金晶粒细小、硬度高;低压烧结工艺制备合金致密度较高、晶粒粗大、硬度降低。此外,Ti原子存在使WC晶界能各向异性,从而造成W原子粘结相中各向异性溶解-析出,导致形成少量板条状WC晶粒。

  • 标签: 硬质合金 粘结相 烧结 性能 微观结构
  • 简介:对于众多其他合金,铝合金时效硬化模型经过近几十年发展已日趋成熟。利用现有模型可以计算球形、片状针状析出相尺寸及体积分数合金成分、时效时间及时效温度关系,从而可以研究铝合金屈服强度时效过程演变规律,对铝合金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文详细地介绍铝合金时效硬化模型发展,并指出了现有模型不足之处,对模型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铝合金 屈服强度 力学模型 时效硬化
  • 简介:以短炭纤维、Si粉、炭粉树脂为原料,通过均匀混合、温压成形,1500℃原位反应最终制得C/C—SiC复合材料。测试试样开孔隙率、热扩散率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制备工艺过程后续炭化对摩擦磨损性能影响,并对摩擦表面及磨屑进行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树脂浸渍炭化工艺制备C/C—SiC制动材料具有适中摩擦因数较低磨损率;经后续炭化,树脂转变为树脂炭,以磨粒形式增大摩擦力,同时有效地降低了磨损率。

  • 标签: C/C—SiC复合材料 温压 原位反应 摩擦磨损
  • 简介:用搅拌铸造法制备原位合成硼化物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针对复合材料中增强相分布不均问题,制备过程综合采用B4C粉末沉降分级B4C/Li-Mg预合金挤压-重熔工艺,研究工艺对预合金和硼化物/Mg-Li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对B4C粉末进行沉降分级能明显除去粉末微细颗粒,减少粉末间团聚,并降低粉末氧含量。组合使用粉末沉降分级预合金挤压-重熔工艺能显著提高预合金密度伸长率,改善B4C粉末预合金分散性;用该预合金制备硼化物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性能最佳,未采用上述分散工艺制备复合材料相比,增强相分布均匀性明显改善,保持良好抗拉强度情况伸长率抗弯强度分别提高124.47%7.51%。

  • 标签: B4C 分散 团聚 挤压 MG-LI 塑性
  • 简介:采用等温复合锻造工艺(等温多向锻+等温模锻)制备2A14铝合金轮毂锻坯,然后进行固溶时效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等温复合锻造工艺对2A14铝合金轮毂组织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等温复合锻造过程存在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过程,随模锻温度升高,合金软化机制由动态回复逐渐转向动态再结晶。提高等温多向锻道次可提高合金轮毂力学性能;相同等温多向锻道次,随等温模锻温度升高,合金力学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其中以450℃等温多向锻造6道次并经460℃等温模锻轮毂性能最佳,最高抗拉强度达到491MPa,伸长率大于12%。

  • 标签: 2A14铝合金 等温复合锻造 动态回复 动态再结晶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对NiAl金属间化合物国内外研究现状如改善NiAl合金力学性能高温抗氧化性能等所采用合金化、制备多相合金、制备复合材料、定向凝固、机械合金化、热压及热等静压、燃烧合成、微晶涂层等工艺以及NiAl合金超塑性行为进行了系统综述,着重介绍并论述合金化及定向凝固等工艺.此外,还介绍NiAl合金固溶强化磁行为.

  • 标签: NIAL 合金化 定向凝固 机械合金化 燃烧合成 微晶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