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下岗、失业人员,作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社会群体,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解决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亦已成为推进企业改革中的头等大事。但如何提高这一群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减少社会在改革时期的振荡,特别是对他们心理变动状态的研究和对策,仍然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一个人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是其观念更新、行为选择的前提和先导。大量事实也证明,能否及时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疏导,调整其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下岗、失业人员能否正确面对现实、承受压力,直接影响到再就业工程的进程。根据我们对北京、上海、南京三城市的实际调查和有关资料分析,随着改革的深入,下岗、失业人员从1994--1997年,有逐渐递增的趋势。全国下岗人员1994年为200多万到1997年为1150万,约占职工总数的8%;失业1994年为476万,到1997年为590万,失业率为3.1%。北京1995年下岗为9.8万,1997年为19万;失业也由1万多增加到了3万多。上海1995年下岗20万左右,1997
简介:武钢自建厂投产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用产品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走出一条质量效益型道路的同时,时刻不忘社会效益,时刻不忘武钢人无私奉献的企业精神,时刻不忘武钢人对社会公益事业应尽的义务,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长期、稳定、有效地以多种形式服务于社会,无偿投资于公益事业,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一、武钢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实践武钢从1984年开始,在确立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指导思想、途径方法以及注重效果方面,以不断拓展的姿态受到社会各有关方面的高度赞誉.1、武钢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奉献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扶助贫困苏区.从1984年开始,武钢对口扶助湖北省新洲县、黄陂县苏区,不但派出一大批技术人员担任技术副县长和副乡长,而且每年投入资金和物资折款30万元到60万元之间,累计已达500万元左右.恢复、扩建、兴建了近20家乡镇企业,兴修农田水利设施30多处,改造新建学校9所,营造了5个绿色农业基地.——支持社区建设.在武钢人心目中,企业所在地青山区与武钢是一个整体,没有武钢的建设就没有青山区的建立,没有青山区的支持就没有武钢的发展.在45.13平方公里的区辖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