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1下第三系浅油气藏形成条件1.1下第三系埋藏浅形成浅油气藏首要条件渤海辽东湾、莱州湾第三纪沉积与渤海西部和中部第三纪沉积有显著差异.渤海西部和中部广大地区,渤海湾盆地在晚第三纪和第四纪强烈拗陷区,地层最大厚度达4800m,下第三系埋深在2000m以下,不具备形成下第三系浅油气藏条件.而辽东湾与莱州湾地区具有早第三纪强烈断陷和晚第三纪轻微拗陷特点,晚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厚度仅1000m左右(图1),千米之下即可钻到下第三系东营组或沙河街组目的层,这是辽东湾、莱州湾地区得天独厚有利条件.辽东湾、莱州湾地区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等有相似的沉积特点,可成为寻找下第三系浅油气藏大有前景地区.

  • 标签: 渤海 下第三系 浅部油气藏 油气勘探前景
  • 简介:就富生油凹陷、区域性盖层、下生上储构造-沉积条件和小凸起-大圈闭配置等4项内容,分析了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藏成藏控制因素.按背斜类型把区内上第三系油藏划分为5类.对盆地上第三系油气勘探中一些问题作了概括,强调加强研究区内针对上第三系油藏浅层勘探及改进油藏测试方法重要性.

  • 标签: 渤海湾盆地 第三系 油藏类型 成藏模式 富生油凹陷 区域性盖层
  • 简介:珠江口盆地前-早第三纪洼陷(指有一定沉积厚度低凹及深陷地区,非构造单元)分为4种类型,即半地暂型、拗陷型、残留型及过渡型。着重对残留型和过渡型洼陷在地震剖面上反映上、中、下大构造层进行对比,认为下构造层为海相中生界,中构造层为陆相下第三系,上构造层为海相上第三系。研究了海相中生代地层分布、结构、构造及含油气特征,指出东沙隆起东部及其相邻潮汕拗陷东北部和珠一拗陷东部地区寻找中生代海相油气藏新领域。

  • 标签: 珠江口盆地东部 前第三纪 早第三纪 洼陷特征 油气前景 构造层
  • 简介:渤中地区第三系主要含油层位储层类型丰富.通过测井、岩心和实测资料分析,探讨了不同层段储层沉积学、非均质性、成岩作用和物性等特征.馆陶组储层为河流沉积体系,砂体规模大,砂岩结构成熟度较高,成岩作用相对较弱,渤中地区最为有利储层.东营组储层以东北部大型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沙河街组储层以扇类沉积体系为主,地层埋藏深,砂体分散、规模小,储层质量差.

  • 标签: 渤中地区 第三系 储层地质特征 研究 沉积学 非均质性
  • 简介:长期以来,沙垒田凸起、庙西凸起前第三纪变质花岗岩被笼统地划归前寒武纪,对两凸起有代表性4口井变质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变质花岗岩成岩年龄为2047~2483Ma,属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五台期-吕梁期产物.对C1井井深1406~1443m钻遇灰岩地层进行了采样分析,首次获得了大量微体古生物化石,并证实灰岩地层属古生界下寒武统,从而为沙垒田凸起古生代地层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沙垒田凸起 庙西凸起 前第三纪 地层 锆石U-Pb同位素测年 油气地质
  • 简介:第三届国际石油工程会议于1988年11月1日—5日在天津召开,有来自13个国家约400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会上交流了118篇论文,其中外方80篇。论文内容涉及较多石油地质、地震勘探、钻井工程、油藏工程、采油工程,海上开发等。就有关海洋石油方面的主要技术内容简介如下:最近资源评价发展了一个新方法,约瑟夫、E沃伦公司总裁J·E·沃伦先生在'油气远景带评价'报告中介绍了一种估算未勘探远景带总经济储量方法,并且可用对比方法近似求得其净现值价值。首先,假定这个远景带存在,然后根据这个远景带所有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和一个(或多个)相似该远景带已知带分析资料为基楚进行下述估计和模拟:①基本远景探区规模分布假定等于油气田规模分布;②远景带中油气田数量分布;③远景带中最小(经济)和最大油气田规模。

  • 标签: 第三届国际石油工程会议 SPE 1998年11月 石油地质 地震勘探 钻井工程
  • 简介:济阳坳陷上下第三系分界面一个全盆地发育沉积间断面(N/E间断面),其形成于盆地由裂陷阶段向坳陷阶段转化过渡时期,界面之下断陷沉积地层在早第三纪末期遭受了强烈剥蚀,通过单井N/E沉积间断地层剥蚀量计算和古地形与剥蚀量关系分析,绘制了济阳坳陷N/E沉积间断地层剥蚀厚度等值线图,结果表明,不同构造位置地层剥蚀量不同,从凸起一斜坡-凹陷中心,地层剥蚀量顺次减小,区域上南部凹陷地层剥蚀量大,北部凹陷地层剥蚀量小。

  • 标签: 济阳坳陷 第三纪沉积 地层剥蚀量 N/E间断面 油气地质
  • 简介:珠江口盆地(西部)早第三古环境变迁与盆地形成及演化紧密相关,早第三纪盆地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盆地早期拉张,以粗粒沉积物沉积为主,部分地域发育小湖盆,第二阶段,盆地稳定下沉,富营养性湖泊鼎盛期,形成优质湖相烃源岩。第三阶段,湖盆萎缩,煤系沼泽发育,形成湖相和煤系两类重要烃源岩,第四阶段,古湖泊消亡,海水漫进,滨浅海砂岩体发育,形成油气勘探有利目的层。

  • 标签: 珠江口盆地 早第三纪 古环境 油气勘探
  • 简介:渤海湾盆地一个新生代裂谷盆地,其演化具有早第三纪断陷,晚第三幼坳陷特点,烃源层位于下第三系,上第三系为河流相沉积,受盖层控制,上第三系油藏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黄骅,渤中和济阳坳陷),多数上第三系油藏位于凸起上和凹陷内大断层下降盘逆牵引构造中,大量勘探实践表明,小规模低凸起比大规模高凸起更有利于油气富集,凹陷内聚烃条件差,则利于凸起上聚集油气,断层运移条件决定了上第三系逆牵引构造油气富集程度,与主断层相交次数断层晚期活动强,断层密度大且断至层位深,有利于油气运移至上第三系富集成藏,地层与断层组合关系控制了油气富集部位,海域内低凸起及富生烃凹陷边缘大断层下降盘逆牵引构造第三系勘探有利地区。

  • 标签: 渤海湾盆地 上第三系 油藏形成 油气勘探
  • 简介:垦东凸起四周临近生烃凹陷,油气资源丰富.上第三系披覆沉积在中生界之上,在披覆构造背景下,发育了构造、岩性、岩性-构造等多种类型圈闭.垦东凸起可划分为3个油气运聚系统,油藏类型以构造、岩性-构造油藏为主.主要含油层系为馆陶组上亚段.断层发育程度、构造部位、储集层岩性控制油气分布主要因素.运用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对上第三系储集层空间展布进行了分析和描述.

  • 标签: 垦东凸起 上第三系 油气成藏 特征 油气勘探
  • 简介:以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域莺歌海-琼东南盆地Ya8-2-1、Ya8-1-1、Ya13-1-4及LD30-1-1A井为重点,进行定量多门类微体古生物群综合分析和生物地层学研究。莺-琼盆地第三系有丰富微体古生物化石,有孔虫化石尤为丰富。详细研究了有孔虫、介形虫、钙质超微、孢粉和沟鞭藻等生物群特征及其纵、横向上分布。依据浮游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等,对盆地第三识别出14个浮游有孔虫界面和1个质超微化石界面,对化石带划分进行了讨论。经与Berggren等所制定绝对年龄值对比,作出了莺-琼盆地年代地层表。最后对莺-琼盆地第三系各组(崖城组、陵水组、亚组、梅山组和莺歌海-黄流组)时代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莺-琼盆地 第三纪 微体古生物群 地层划分 南海北部
  • 简介:在阐述区域地质构造和含水系统划分基础上,论证了川西坳陷上叠统含水系统隶属于沉积水压系统类型,提出了研究深层水渗流场原则和方法,并根据计算勾画了研究层水头等值线图和水动力分带图,揭示了深层水流动特点和规律性.

  • 标签: 水压系统类型 渗流场 上三叠统 川西坳陷 油气地质
  • 简介:在影响渤海海域上第三系大型油气田形成诸多因素中,上新世-全新世新构造运动起到用.渤海湾盆地"向心式”演化规律(沉降、沉积中心由周围陆区向海域逐渐转移)以及晚第三纪以来盆地热流值逐渐降低,使得海域烃源岩生、排烃晚;上新世-全新世新构造运动形成众多上第三系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大量晚期断层与控凹断层、不整合面及砂体相沟通,构成了油气运移良好通道,并调整和控制了油气最终成藏.依据构造位置和圈闭成因可将渤海上第三系油气藏划分为3种主要类型:凸起上背斜型油气藏、凸起-凹陷边缘断阶带滚动背斜型和断块型油气藏、凹陷中继承性构造和反转构造型油气藏.

  • 标签: 新构造运动 渤海海域 第三系 大型油气田
  • 简介:琼东南盆地在早第三纪晚期,处于海侵逐步扩大古地理环境。在这一背景下,崖13-1地区发育了陆源冲积扇-河流-扇角洲沉积体系,逐步过渡为角洲体系,并受一定潮汐营力影响。崖13-1气田正处在角洲前缘砂体及河道砂体位置,从而提供了良好储集层条件。

  • 标签: 琼东南盆地 崖13-1地区 下第三系 沉积体系 油气地质
  • 简介:系统研究渤西海域两口井沙段至东下段27块泥岩样品芳烃馏份显微荧光光谱特征,以红/绿值Q(I650/I500)和λmax值作为判别生油岩演化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渤西海域中部东下段底部至沙段生油岩进入生油门限,并处于低成熟阶段;东南部地区东下段底部及下伏地层进入生油门限,东下段底部至沙段顶部生油岩处于低成熟阶段,大部分段生油岩处于成熟阶段。

  • 标签: 芳烃显微荧光光谱 热演化特征 渤西海域 第三系 生油岩评价 生油门限
  • 简介:本文根据Snell定律,导出了VSP(非零偏移距)层状介质模型中适合各类波传播特点系列递推、迭代公式,分析了VSP层状介质中波传播特点,阐述了分离提取p-p波和P-SV波以及利用转换横波(P-SV波)到达时求取横波层速度方法,据此可实现对各种波场反演成象,最后以理论模型记录和实际资料处理说明上述方法效果。

  • 标签: VSP层状介质模型 地震勘探 三分量 非零 VSP记录 分析处理方法
  • 简介:本文较系统地讨论辽东湾下第三系砂岩成岩特征,分析五种主要成岩作用,并综合多种成岩标志,划分出四个成岩阶段,同时探讨成岩作用对砂岩储集性影响。根据成岩机理与油气分布关系分析,提出成熟阶段A有利成岩带;角洲分流河道、水下河道、河口坝,以及水下扇辫状水道有利沉积相带。将二者叠合,预测了有利储集区带。

  • 标签: 辽东湾 下第三系 砂岩 成岩特征 储集区带 预测
  • 简介:文中论及地质资料和微体化石样品取自莺-琼盆地LD30-1-1A、Y13-1-4,Y8-1-1和Y8-2-1井。研究重点第三起介形虫动物群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区第三纪介形虫化石比较丰富,并以Bradleyaalbatrossia,Krithesawanensis,Cytherellaposterotuberculata和Neocytherettafaceta等为优势代表,介形虫动物群成分在垂向上变化不显著,但其属,种多样性和优势程度呈现出一定变化,根据介形虫动物群分布及特征和渐新统一上新统划分与对比研究结果,讨论了崖城组,陵水组,亚组,梅山组和莺歌海-黄流组介形虫化石组合及时代,并对第三纪古环境和海平升降作了解释。

  • 标签: 南海北部 莺-琼盆地 第三纪 介形虫动物群 古环境
  • 简介:在冀中地区油气勘探所钻3口井剖面中,系统选取早第三纪沉积岩岩屑样品。基本上2m取一个样,3口井样品总数约3500个。每个样品用光谱定量分析11种化学元素:Ca、Mg、Ti、Ba、Mn、Zr、V、Cr、Pb、Cu、Ni。应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元分析方法,经过综合研究查明了冀中地区下第三系砂岩、泥岩和不同颜色泥岩化学元素分布特征。早第三纪各组段地层元素分布不同,其纵向上变化界线与地质上分层界线基本吻合,地层划分对比一个依据。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岩石化学资料。,可以查明元素之间、元素与样品之间以及样品与样品之间关系和规律性。研究表明Ba、Mn、Zr、Pb关系密切,属于亲碎屑元素;Ti、Cr、V、Ni、Cu关系密切,属于亲粘土元素;Ca、Mg、Ti关系密切,属于亲碳酸盐元素。96井主因子F1、F2累计方差达95%,F1、F2主因子主要由Ca、Mg、Ti元素所决定。F1突出地反映灰质沉积等地球化学作用,F2突出地反映机械沉积作用。主因子F1和F2在纵向上周期性变化反映了沉积作物旋回特征,样品在F1-F2因子平面上规律性地展布反映了沉积相特征,96井下第三系地球化学-沉积相图概括了主要研究成果。

  • 标签: 冀中地区 早第三纪 沉积岩 化学元素分布特征 多元统计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