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针对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地区岩性油气藏、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四川盆地和吐哈盆地高陡构造、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盐丘和盐下构造等重要勘探盆地和重点勘探领域,进行地震资料处理、有利储层预测、油气检测等方法研究,形成了多信息约束、多方法综合的静校正技术、地表一致性处理技术、叠前保真去噪技术、各向异性浮动基准面叠前成像技术、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模型正演及多属性半定量缝洞型储层预测技术、三维缝洞体系定量雕刻及流体识别技术,同时形成了三维大连片一体化处理解释、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半定量一定量描述、复杂地表高陡构造成像和盐下构造成像等配套技术。在重要勘探盆地和重点勘探领域应用以上技术系列,取得了明显的勘探效果。
简介:南海A油田地层的内部结构复杂、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对其断层和裂缝的预测较为困难。采用近年发展起来的双反射偏移技术,对该油田开展了断层和裂缝预测。双反射偏移技术以精细处理的三维地震炮集资料及叠前深度偏移的深度域速度模型为基础,通过双反射偏移速度扫描和偏移孔径分析,进一步精细化速度模型,实施双反射偏移处理,获得断层和裂缝成像的三维数据体。通过对双反射偏移数据体及其解释结果,以及深度偏移数据体及其沿层相干、倾角、振幅等属性,常规地震构造解释结果和钻井、测井等信息进行联合解释,可了解并获得该油田断层和裂缝的性质及分布规律。双反射偏移技术不仅可以预测与常规地震认识相一致的断裂系统,还可以有效分析根据常规地震资料难以预测的断层、裂缝及岩性的突变界面。
简介:地震储层学是在地质和地震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地震信息,结合地质、测井、钻井、测试、采油、分析化验等各种资料,研究储层的岩性特征、外观形态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所含流体特征等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实现储层建模的一门交叉前缘学科。地震储层学适用于油气勘探到开发的各个阶段。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地震学等是地震储层学的指导理论,地震、测井和地质的有机结合是根本方法。测井分析技术、储层地震预测、流体预测、储层建模和三维可视化是地震储层学的五大关键技术。地震储层学的最大优势在于把由井点建立的各种储层特征参数,在地震分辨率所能及的范围内扩展到三维空间,进而实现储层建模和三维可视化。
简介:在概述了油气成藏理论和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次系统总结了岩性油气藏发育区的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详细论述了油气不均一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成因机制。油气不均一分布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油气不均一分布的主控因素也有所不同:沉积凹陷的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可以用油源以及圈闭条件来进行解释;沉积凹陷内某一区带(如洼陷带)内部的油气不均一分布,除了受油源和构造条件制约,还明显受到储集条件非均质性的影响;造成区带内单一砂体或油藏内部油气不均一分布的根本原因则是储层非均质性。储层非均质性影响油气成藏、导致油气不均一分布是文章强调的核心思想。油气不均一分布是一种普遍现象和客观规律,尤其对于包括岩性油气藏在内的隐蔽油气藏以及包括古潜山油气藏在内的各种复杂油气藏,这一现象更加明显。油气不均一分布的提出对于岩性油气藏和复杂油气藏的勘探以及高勘探程度区的精细勘探和开发具有启示作用。
简介:在概述了油气成藏理论和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次明确并系统地提出油气不均一分布理论。重点以牛庄洼陷沙三中岩性油气藏为例,详细论述油气不均一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成因机制。油气不均一分布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油气不均一分布的主控因素也有所区别:沉积凹陷的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可以用油源以及圈闭条件来进行解释;沉积凹陷内某一区带(如洼陷带)内部的油气不均一分布,除了受到油源和构造条件的制约,还明显受到储集条件非均质性的影响;造成区带内单一砂体或油藏内部油气不均一分布的根本原因则是储层非均质性。储层非均质性影响油气成藏、导致油气不均一分布是文中强调的核心思想。不同层次的油气不均一分布是一种普遍现象和客观规律,而对于包括岩性油气藏在内的隐蔽油气藏以及包括古潜山油气藏在内的各种复杂油气藏来讲,油气不均一分布的现象更加明显。油气不均一分布理论的提出对于岩性油气藏和复杂油气藏的勘探以及高勘探程度区的精细勘探和开发具有启示作用,在油藏评价、准确计算油气储量、井位部署等油田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简介:地下介质通常具有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导致常规速度分析及动、静校正难以拉平地震同相轴,常规处理后的地震道集仍然存在剩余时差,这是AVO属性分析和叠前反演常遇到的难题。基于形状上下文(SC)和动态时间规整(DTW),提出了一种新的叠前道集剩余时差校正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和实例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基于SC-DTW的叠前道集剩余时差校正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对地震波形畸变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有效消除叠前地震道的剩余时差;处理后的地震同相轴波形连续,振幅特征未改变,可以提高AVO属性分析、叠前反演等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的准确性。该方法利用叠前道集内各地震道波形的相似性,优选出参考道,并在计算时窗内将道集中的每一道都与参考道进行SC-DTW计算,求取其动态规整路径,进行剩余时差校正,因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简介:夏9井区系在一向北东方向抬起消失的鼻状构造背景上,既无构造圈闭,亦无砂层上倾尖灭圈闭,在该鼻状构造的低部位,于三叠系、侏罗系内发现了多个规模不一的油藏;对于同一砂层,构造低部位为油层,而构造高部位却均为水层,如此“低油高水”的反常现象,一直困扰着石油地质工作者。近年,笔者从实际资料入手,通过深入研究后认为:成岩遮挡是夏9井区油藏的主控因素;而构造坡度变缓带则是形成成岩遮挡的必要条件。成岩遮挡强度与储层物性条件密切相关:物性条件好者,其成岩遮挡强度较低,只能形成规模较小的油藏;物性甚好者,其成岩遮挡强度甚差,不能封堵住油气,则不能成藏;相反,物性条件稍差者,其成岩遮挡强度较高,则可形成规模较大的油藏。可见,此类成岩圈闭油藏的成藏规模与储层物性的优劣呈负相关关系。夏9井区成岩圈闭油藏的发现及对其成因的认识,为隐蔽油气藏提供了一个新的勘探目标。
简介:通过岩心观察,从层理构造、生物活动、特殊构造和鲍马序列4个方面分析了浅水区和深水区重力流内部不同的构造特征,并从重力流类型、沉积动力机制和相模式3个方面进行了外部特征的对比,分析了2种重力流沉积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浅水区重力流各种层理发育,生物活动频繁,可见潮汐层理,重力流类型丰富,河流、波浪和潮汐影响显著;而深水区重力流层理单一,生物活动贫乏,鲍马序列明显,重力流类型简单.各种作用微弱,有完整的扇和槽模式。通过对2种重力流成因机制分析,认为深水区重力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坡度,而浅水区重力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沉积物的供给。
简介:为了更简便地判断断层侧向封闭性,在断层侧向封闭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断层岩排替压力与所封闭储层排替压力对比,预测了断层侧向封闭所需断层岩泥质含量的下限值,以此建立了一套利用断层岩泥质含量判断断层侧向封闭性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南堡凹陷5号构造f-np5-2断层对东三段下部1~7号储层侧向封闭性的判断中。结果表明:f-np5-2断层在东三段下部1~3与6号储层处断层岩泥质含量均大于其侧向封闭所需断层岩泥质含量的下限值,断层侧向上封闭,有利于油气聚集,钻探结果为油层;f-np5-2断层在东三段下部4~5与7号储层处断层岩泥质含量均小于其侧向封闭所需断层岩泥质含量的下限值,断层侧向上不封闭,不利于油气聚集,钻探结果为干层。利用断层岩泥质含量判断断层侧向封闭性的结果与目前NP503井东三段下部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判断断层侧向封闭性是可行的。
简介:2007年5月25日,《岩性油气藏》第一届编委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各油田公司的专家、教授、领导、特邀代表共63人。
简介:2007年5月25日,《岩性油气藏》第一届编委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各油田公司的专家、教授、领导、特邀代表共6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