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二连盆地阿南凹陷下白垩统发育一套湖相致密油凝灰质混积岩岩性段,是近年来重要的勘探领域。通过岩心精细描述、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对这套混积岩岩性段的岩性、岩相和储集空间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该套混积岩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灰色凝灰质岩,包括凝灰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和凝灰质泥岩,其中沉凝灰岩和凝灰质泥岩发育最为广泛;其岩相可划分为块状凝灰岩、块状沉凝灰岩、变形构造沉凝灰岩、块状凝灰质砂岩、波状层理凝灰质砂岩、块状凝灰质泥岩及水平层理凝灰质泥岩。块状凝灰岩岩相储集性能最好,储集空间为脱玻化孔,属于低—中孔、超低渗储层;变形构造沉凝灰岩岩相储集性能较好,以溶蚀孔和基质孔为主,属于特低孔、低—超低渗储层;块状沉凝灰岩岩相、块状凝灰质砂岩岩相和波状层理凝灰质砂岩岩相储集性能均较差,主要发育晶屑溶蚀孔和晶间孔,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
简介:对研究区葡萄花油层源-圈空间配置、油运移输导形式和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可知:葡萄花油层源-圈空间配置有源下圈正上方和源下圈侧上方2种配置关系,油运移输导形式有直线型、反“L”型和“U”型3种形式,直线型运移输导形式由过T2-T06断裂构成;反“L”型运移输导形式由过T2-T06断裂和过T1-T06断裂沟通砂体构成;“U”型运移输导形式由过T2-T06断裂、被T2-T06断裂沟通砂体和过T2-T06断裂构成。3种运移输导形式对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①过T2-T06断裂控制着源下圈正上方空间配置油藏的形成与分布;②过T2-T06断裂越发育,源下圈侧上方空间配置油供给越充足;(3)源下圈侧上方空间配置反“L”型运移输导形成的油藏均分布在过T2-T06断裂沟通砂体输导通道上或附近;④源下圈侧上方空间配置“U”型运移输导形成的油藏均分布在过T2-T06断裂附近。
简介:大庆油田已开展了聚驱后高浓度聚驱和三元复合驱现场试验,这2种驱油方法虽可取得一定的技术效果,但聚合物用量大、经济效益低。为实现低成本高效开采,在深刻认识聚驱后油层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堵调驱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应用物理模拟实验和配方优化技术,进一步研究了3种新型驱油方法:①'调堵剂+驱油体系'组合注入驱油方法,该方法通过低初黏凝胶调剖后再注入三元体系,特点是可大幅降低聚合物用量,较单纯三元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2.1%,节省聚合物用量25%;②研发了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该体系由连续相三元溶液和非连续相PPG颗粒组成,可实现动态调整、动态驱替,聚驱后非均相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13.6%,较三元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3.4%;③研发了聚驱后插层聚合物复合驱驱油方法,插层聚合物具有残余阻力系数大于阻力系数的特点,调堵能力强于普通聚合物,聚驱后可提高采收率15.9%。鉴于上述3种新型驱油方法室内实验取得的较好效果,且较普通三元复合驱大幅降低化学剂用量,拟开展现场试验以提高油田采收率。
简介:碳酸盐岩油藏基质致密,且发育裂缝和溶洞,使得注水开发过程中含水率上升快、采收率低。低盐度注水是一项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在国内外均受到广泛关注。梳理了碳酸盐岩油藏低盐度注水的增产机理、室内实验评价方法和矿场实施条件。综合分析指出,低盐度注水提高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的主要机理是润湿性反转和孔喉连通性改善。润湿性反转由表面电荷改变或者矿物溶解引起,其实质是水相中的关键二价离子(SO_4^2-,Ca^2+,Mg^2+)与岩石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孔喉连通性改善主要由矿物溶解引起。低盐度注水主要的室内实验评价方法有水驱实验、自吸测试、表面张力测定、接触角测定、核磁共振、离子成分分析及Zeta电势测定等。开展低盐度注水能够有效降低注入压力,提高洗油效率,增加波及体积。我国碳酸盐岩油藏分布广泛,开展低盐度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机理研究和应用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简介:在概述了油气成藏理论和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次系统总结了岩性油气藏发育区的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详细论述了油气不均一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成因机制。油气不均一分布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油气不均一分布的主控因素也有所不同:沉积凹陷的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可以用油源以及圈闭条件来进行解释;沉积凹陷内某一区带(如洼陷带)内部的油气不均一分布,除了受油源和构造条件制约,还明显受到储集条件非均质性的影响;造成区带内单一砂体或油藏内部油气不均一分布的根本原因则是储层非均质性。储层非均质性影响油气成藏、导致油气不均一分布是文章强调的核心思想。油气不均一分布是一种普遍现象和客观规律,尤其对于包括岩性油气藏在内的隐蔽油气藏以及包括古潜山油气藏在内的各种复杂油气藏,这一现象更加明显。油气不均一分布的提出对于岩性油气藏和复杂油气藏的勘探以及高勘探程度区的精细勘探和开发具有启示作用。
简介:库车坳陷中部石油地质条件优越,但由于地震资料品质差,制约了勘探进程。该区地震勘探难点主要表现在:地面山体高大、地形条件复杂、地表类型多、地震采集困难、表层结构复杂、调查建模不准、求准静校正难、激发接收条件差、资料信噪比低、构造落实难等。针对库车坳陷中部地震勘探面临的诸多难题,开展了地震采集技术攻关。检波器大组合是使用大量的检波器.并且在纵向上大量增加检波器组合基距的一种地震勘探接收技术,可以较好地压制噪声并且提高单炮资料信噪比。该技术在库车坳陷吐孜阿瓦特地区的使用,较好地提高了单炮和剖面资料信噪比,压制了侧面反射和次生干扰波,提高了弱信号的接收能力,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提高资料信噪比的地震采集技术。
简介:为了进一步推动地震储层学的快速发展,有必要进一步阐述地震储层学的相关概念、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提出的背景以及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地震储层学是一门刚刚处于萌芽阶段的地震地质交叉学科,是储层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适用于从勘探到开发各个阶段。地震储层学继承了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的思想,又在此基础之上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的外延,即利用地震和地质资料对储层的岩性、空间几何形态、储集空间、物性、所含流体进行研究,半定量、定量化描述储层的三维空间特征,使井间的储层和储层非均质性以及储层的三维空间特征得到更精细、更准确的描述。随着地球物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地震储层学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简介:夏9井区系在一向北东方向抬起消失的鼻状构造背景上,既无构造圈闭,亦无砂层上倾尖灭圈闭,在该鼻状构造的低部位,于三叠系、侏罗系内发现了多个规模不一的油藏;对于同一砂层,构造低部位为油层,而构造高部位却均为水层,如此“低油高水”的反常现象,一直困扰着石油地质工作者。近年,笔者从实际资料入手,通过深入研究后认为:成岩遮挡是夏9井区油藏的主控因素;而构造坡度变缓带则是形成成岩遮挡的必要条件。成岩遮挡强度与储层物性条件密切相关:物性条件好者,其成岩遮挡强度较低,只能形成规模较小的油藏;物性甚好者,其成岩遮挡强度甚差,不能封堵住油气,则不能成藏;相反,物性条件稍差者,其成岩遮挡强度较高,则可形成规模较大的油藏。可见,此类成岩圈闭油藏的成藏规模与储层物性的优劣呈负相关关系。夏9井区成岩圈闭油藏的发现及对其成因的认识,为隐蔽油气藏提供了一个新的勘探目标。
简介:研究并分析了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技术对地面地震、井中地震及井间地震这3种地震观测方式采集的数据进行偏移成像的适用性。以含不同倾角的速度模型和Marmousi速度模型为例,合成了对应观测方式的若干共炮点道集,并进行了逆时偏移数值实验。结果表明:逆时偏移方法适用于这3种地震观9n,4方式,且均能获得较好的成像效果.通过低频噪声压制处理可进一步提高信噪比。其中,地面地震观测方式须对直达波和折射波波场进行精细切除.井中地震和井间地震观测方式则须保留初至波波场(下行直达波),才能不破坏反射和透射这种波场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并最大程度地刻画地质构造的细节特征。
简介:多期高原隆升运动导致羌塘盆地地表岩性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且地下断裂发育。前期获得的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单炮记录中干扰波类型繁多,有效信号常淹没其中。通过野外地震组合方法对干扰波进行压制必须对其传播特征及属性进行全面的分析。首先利用单炮记录结合雷达图技术分析了探区主要干扰波的类型、传播方向、速度、频率和波长等特征,然后通过抽取不同组合基距的共接收点道集,分析了不同组合基距接收对干扰波的压制效果。分析发现:单点接收时(组合基距为0m),对探区干扰波压制效果差;随着组合基距增大,对高频、低速、较短波长的干扰波压制效果逐渐变好;当达到最大组合基距160m时,能较好地压制高频、低速、短波长的干扰波,提高原始资料的品质,而对高速、较长波长的干扰波压制效果较差,必须进一步增大组合基距或利用多道混波处理技术才能对其进行更好的压制。利用盒子波技术调查干扰波有利于对低信噪比地区干扰波进行全面的认识,更有利于在地震资料采集及多道混波处理过程中压制干扰波,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