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选取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毛苔草沼泽,通过人工施加氮肥磷肥来模拟农田污水排入沼泽湿地,沼泽植物污水的净化效果。从植物营养吸收角度进行野外实地污水净化模拟研究,对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营养成分NH4^+-N、PO4^3--P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表明毛苔草沼泽水中的NH4^+-N、PO4^3--P的净化随时间的推移呈现明显的指数衰减下降趋势,随着氮、磷含量的增加,沼泽湿地污水净化逐渐变慢,净化所需时间增长,曲线数值方程模拟效果较好。

  • 标签: 毛苔草 NH4^+-N和PO4^3--P 净化模拟 沼泽湿地
  • 简介:一、新时代能源矿产资源调查提出了新要求改革开放的40年,是地质工作实现跨越发展、创造辉煌成就、作出巨大贡献的40年。党的十九描绘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战略安排。新时代能源矿产资源调查工作既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提供安全、可靠、持续、稳定的资源保障,也要为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全方位服务。

  • 标签: 矿产资源调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 油气 全方位服务
  • 简介: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中最活跃、变化最为迅速的地区,是城市研究的重点地区之一。分行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持征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设计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动态规划管理系统,包括动态监测于系统、预警子系统决策于系统三部分。系统的建立围绕边缘区土地的增值特点向土地利用动态更替规律,通过对边缘区土地质迢地价的动态评价,模拟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动态更替趋势,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方面对边缘区已有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分行调整,据此提出管理措施。作为一个循环反馈的运行机制,系统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为调节的终结,以保证规划的合理调整实施可能,从而促进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

  • 标签: 城市边缘区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运行机制
  • 简介:近日,鸡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姚江带领土地整理中心工作人员深入滴道分局设施农用地备案有关事宜进行督导检查。针对兰岭乡7个晒场用地手续办理,姚江提出四点要求:一要积极争取项目,涉及建晒场的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向乡政府提出申请,积极争取该项目;二要明确用地性质,项目建设不得改变农用地性质,占用的荒地、林地、其他草地、部分耕地,应为水冲沙压、土壤贫瘠等已不适宜继续耕种的土地;三要积极改造耕地,兰岭乡结合土地整治项目,积极改造水冲地、滩涂及灭失的耕地100亩;四要及时上报备案,兰岭乡政府要汇总各村申请,形成书面报告,上报滴道分局及整理中心,认真履行设施农用地备案手续。

  • 标签: 检查 督导 鸡西 土地整理中心 手续办理 用地性质
  • 简介:泥裂现代环境地质时期都很常见,是细粒沉积物浸水出露于水面之上蒸发干裂而形成,泥裂的出现说明沉积物曾出露于地表水面之上,地质时期常被作为干旱化或干湿交替环境的标志。然而,泥裂可在沉积物出露水面之上很短时间内形成,泥裂本身并不足以反映古环境,需结合沉积物特征分析。本研究详细阐述太行山中元古界红白垩系丹霞红中不同形式的泥裂特征,现代泥裂形成环境对比,结合红的环境意义磁性矿物特征,初步探讨地质时期红中泥裂所代表的古环境。泥裂表明沉积物曾出露于水面之上,红形成稳定需要长时间处于透水性较好的氧化环境;对红中泥裂的磁学分析可知,赤铁矿是其中主要的磁性矿物,含量非常高,赤铁矿形成稳定于干燥的氧化环境;综合分析认为:红中泥裂形成长期处于相对干燥的氧化环境,受水下还原环境影响时间较短。根据红中泥裂代表的古环境可以推断,太行山中元古界红白垩系红发育泥裂所在的层位可能以长期干燥氧化环境为主。

  • 标签: 泥裂 红层 氧化环境
  • 简介:于2013年7月20日、8月23日10月17日,兴凯湖内布设13个采样点,采集水样,测定水样的氮、磷含量;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兴凯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分析,同时沼泽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7月20日、8月23日10月17日兴凯湖水体中总氮质量浓度分别为0.38~3.12mg/L、0.40~2.05mg/L0.38~1.14mg/L,分布北岸河流入湖口采样点水体总氮含量较高。8月23日,水体中的总氮含量明显高于其它采样日;7月20日、8月23日10月17日兴凯湖水体中总磷质量浓度分别为0.05~0.11mg/L、0.06~0.12mg/L0.09~0.18mg/L;7月20日、8月23日10月17日水体中的氮磷比分别为7.76~63.57、7.05~25.563.42~12.29,表明该湖属于磷营养限制性湖泊。各采样点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2.52~66.57,表明兴凯湖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沼泽化综合指标为0.143~4.000,表明兴凯湖大部分区域已处于重度沼泽化状态。

  • 标签: 总氮 总磷 水体富营养化 沼泽化 小兴凯湖
  • 简介:通过闽东茶园黄红壤长期培肥定位试验,培肥处理包括:100%化肥(NPK)、50%化肥+50%有机肥(1/2NPK+1/2OM)、100%有机肥(OM)、100%化肥+豆科牧草(NPK+L)、50%化肥+50%有机肥+豆科牧草(1/2NPK+1/2OM+L)未施肥对照(CK),探讨了不同培肥处理土壤总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的影响。结果表明:1/2NPK+1/2OM+LOM等培肥处理下SOC、DOCMBC含量较CK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土壤MBC含量2009年分别比CK增加了2.59、2.58、2.62倍,2011年增加了1.89、1.50、1.27倍。同时,不同处理的茶叶产量比CK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尤以处理OM1/2NPK+1/2OM+L的增幅较大,分别高达104.46%128.26%,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产。此外,茶叶产量MBC含量之间存在密切的直线关系。因此,处理OM1/2NPK+1/2OM+L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碳总量,而且提高活性碳含量,为茶叶增产奠定基础。

  • 标签: 黄红壤 培肥处理 土壤碳组分 茶叶产量
  • 简介:采用扩散系数、丛生指数、聚块指数聚集强度,研究了渤海湾贝壳堤湿地两种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蒙古蒿(Artemisiamongolica)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用关联系数χ~2检验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联接强度,利用Ochiai指数、Dice指数Jaccard指数,检测种(芦苇蒙古蒿)相伴随出现的机率。研究结果表明,尺度上,芦苇种群蒙古蒿种群聚集分布尤为明显;向海侧区域、向陆侧区域采样地芦苇种群聚集分布尺度小于蒙古蒿种群;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加,蒙古蒿种群芦苇种群的关联程度逐渐增加。χ~2检验表明,研究尺度的变化向海侧区域向陆侧区域采样地芦苇种群蒙古蒿种群的种关联程度的影响不大,6.25cm及以下栅格尺度,两者的种联结系数都为-1,达到显著水平(p〈0.05),Ochiai指数、Dice指数Jaccard指数都为0,说明在此尺度以下蒙古蒿种群芦苇种群几乎处于完全独立状态;而在滩脊地带,较小的尺度(2.5cm)上,芦苇种群蒙古蒿种群即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贝壳堤湿地芦苇种群蒙古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关系的尺度转换效应随生境而呈不同趋势,未来需要加深不同生境下两种植物种关系机制的研究,从而为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植物保护恢复策略提供基础数据。

  • 标签: 芦苇 蒙古蒿 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种间关系 贝壳堤
  • 简介: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是各项土地管理业务的数据基础.本研究结合福建省规划数据库审查的实际经验,从规划指标提取方法、关键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利用GIS手段辅助进行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指标核查,为规划审批提供数据参考规划合理性判定提供依据.

  • 标签: GIS 土地利用规划 指标 核查 福建省
  • 简介:通过对照处理5mg/L、10mg/L、30mg/L、60mg/L、100mg/L150mg/L6个Pb^2+浓度溶液的水培试验,分析了菖蒲(Acoruscalamus)、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水葱(Scirpustabernaemontani)的不同生长部位对于Pb^2+的积累效果。结果表明,水葱、菖蒲芦苇体内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Pb^2+含量均随着水溶液中污染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一Pb^2+浓度处理条件下,水葱、菖蒲、芦苇体内的Pb^2+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菖蒲地下地上部分富集的Pb^2+含量最高,表现出较强的富集能力。水葱地下部分对Pb^2+的富集能力各个浓度处理条件下均高于地上部分;在对照处理较低处理浓度下,芦苇水葱相同,地下部分pb^2+积累浓度高于地上部分,而菖蒲则是地上部分的富集浓度高于地下部分;较高浓度处理条件下,菖蒲芦苇地上部分的富集浓度较地下部分高。3种湿地植物高浓度的Pb^2+处理条件下,均表现出较强的富集能力,可作为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的遴选物种。

  • 标签: 菖蒲 芦苇 水葱 Pb~2+ 富集
  • 简介:福建洋口林场4年生的杉木人工林建立固定试验标准地.选择修枝木,每年进行1次修枝,修枝强度为修去4种规定树干直径(6cm、8cm、10cm12cm)以下的所有枝条.修枝试验2年,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加,杉木的生长量明显降低.修枝强度为6cm(密度1200株·hm^-2)的修枝木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增长量均显著低于不修枝木.修枝2年,各修枝处理杉木林林下植物的覆盖度、生物量、总的物种数,灌木、草本总体Shannon-Wiener指数均高于未修枝的对照,但藤本植物修枝时被大量劈除,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却低于对照.闽北生产力较高的4年生、密度1200株·hm^-2的杉木幼林进行修枝,推荐的修枝强度为10cm或12cm

  • 标签: 杉木林 修枝 生长 植物多样性
  • 简介: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铅(Pb)镉(Cd)及其复合胁迫黄菖蒲(Irispseudacorus)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响应。将黄菖蒲幼苗培养于250mL培养瓶中,以1/2Hoagland营养液预培养7d,然后进行500mg/LPb、25mg/LCd500mg/LPb+25mg/LCd复合胁迫处理,28d测定幼苗的各项生长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500mg/LPb25mg/LCd+500mg/LPb胁迫下,黄菖蒲幼苗地上部地下部干重对照相比都显著下降,所有处理的地下部干重对照处理相比都显著下降;在所有处理下,幼苗的叶绿素a含量都下降;500mg/LPb25mg/LCd+500mg/LPb处理下,幼苗的叶绿素b胡萝卜素含量下降都不显著;500mg/LPb25mg/LCd+500mg/LPb处理下,幼苗根叶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增加,但是25mg/LCd处理下,幼苗根叶中的POD活性叶中的MDA含量都显著减少。PbCd可以有效诱导黄菖蒲幼苗Pro的合成,能提高黄菖蒲幼苗的抗性。

  • 标签: 黄菖蒲 淡水湿地 胁迫 生理反应
  • 简介:基于Landsat8影像数据,根据覃志豪等人提出的单窗算法,分别用2个热红外波段反演2014年4月17日福州市区地表温度,并将反演结果与研究区部分气象站点当天的实测温度进行对比验证,发现利用波段10反演得到的地温实际观测值更加接近,说明利用单窗算法可以较好地反演福州市地表温度,对于Landsat8影像来说,波段10更适合用于反演地表温度。本研究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研究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解译,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而探讨二者对应地表温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土地利用类型地表温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同时NDVI地表温度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负相关性。

  • 标签: 地表温度反演 单窗算法 土地利用类型 NDVI
  • 简介:为了量化湄州湾潮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结构多样性特征,分别于2010年10月2011年4月湄州湾7个断面高、中、低潮带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取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湄州湾潮带大型底栖动物以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为主,优势种类包括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cingulata)、杂色伪沙蚕(Pseudonereisvariegata)小头虫(Capitellacapitata)等。2010年10月,湄州湾潮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物种丰富度为r8.21±2.04)种,丰度生物量分别为(914-80)ind./m2(73.9±78.8)g/m2;2011年4月,平均物种丰富度为(6.76±2.90)种,丰度生物量分别为(195±220)ind./m2(45.8±58.0)g/m2。4月10月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明显不同;大型底栖动物4月的多样性、生物量等通常低于10月,但丰度更高。此外,湄州湾潮问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生物量和丰度各采样断面的高、中、低潮区的变化规律不一致。

  • 标签: 湄洲湾 大型底栖动物 多样性 潮间带 滨海湿地
  • 简介:以炉渣、木块、砾石木块、炉渣、砾石两基质配置方式,构建无植物水平折流式潜流人工湿地,不同水力停留时间(2d、3d5d)条件下,比较两湿地系统(HB1HB2)模拟生活污水中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分析优化的基质配置方式水力停留时间。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3d时,人工湿地系统的总氮去除率为71%~77%,当水力停留时间增加到5d时,去除率为79%~80%,提高不明显;当水力停留时间为3d时,总磷去除率达到最高值50%,继续增加水力停留时间,去除率反而下降。因此,无植物水平折流式潜流人工湿地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3d。进水端的前1/3基质区,HB1炉渣区HB2木块区的氨氮质量浓度分别为13~17mg/L18~19mg/L,硝态氮质量浓度为5.9~9.1mg/L0.4~2.8mg/L。可见,炉渣能提高氨氮的去除率,木块有利于硝态氮的去除。HB1氮污染物(尤其是氨氮)去除效果好于HB2,基质配置方式为炉渣、木块砾石;磷的去除效果两种基质组合方式差别不大,木块、炉渣砾石组合效果略好。

  • 标签: 水平折流式潜流人工湿地 基质配置 水力停留时间
  • 简介:了解森林生物量碳分配特征,对于森林碳贮量碳汇估算、森林碳汇经营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选择福建省万木林自然保护区青年(约47a生)老龄(约120a生)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根据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生物量异速方程,计算乔木生物量碳贮量,分析高度级、径级树种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青年林碳贮量为115.03t.hm-2,老龄林碳贮量为224.43t.hm-2;2)青年林最大碳贮量出现在高度级Ⅶ级(15~17m),为23.17t.hm-2,而老年林最大碳贮量出现在高度级Ⅷ级(17~19m),为62.96t.hm-2;3)青年林中Ⅵ级(15cm≤DBH〈17cm)的碳贮量最高,为34.25t.hm-2,占总碳贮量的29.77%;老龄林中最高碳贮量集中XIX级(DBH≥41cm),为60.03t.hm-2,占总碳贮量的26.78%;4)2个林分绝大部分碳贮量都集中少数树种,大多数物种碳贮量的贡献很微小.

  • 标签: 乔木碳贮量 碳分配 常绿阔叶林 多度 丰富度
  • 简介:基于RS、GPS(GIS(3S技术)的集成提出了USLE6因子的算法,在建立的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基础上,运用USLE深圳市茜坑水库流域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预测估算.结果表明:整个流域90.5%的区域土壤流失强度为中度以下.强度侵蚀以上的区域虽然仅占整个流域面积的9.5%,但是年土壤侵蚀量达到了整个流域土壤侵绌量的49.4%.流域土壤侵蚀强度植被覆盖情况明显相关,茜坑水库流域的东北山区部分是整个流域的严重侵蚀区.研究证明:3S技术集盛支持下,采用USLE对流域的土壤流失强度进行子预删估算的方法具有直观、方便、快捷的优点,成果能充分满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需要.

  • 标签: 3S技术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 土壤侵蚀
  • 简介:温度水分对土壤MBN含量的影响存在不同结论。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测定不同温度(15℃、25℃、35℃)湿度(25%、50%、75%)条件下,培养35天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MBN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土壤MBN含量增量分别为红壤27.51mg·kg^-1、0.63~2.51mg·kg^-1,红黄壤55.53mg·kg^-1、2.09~5.11mg·kg^-1,黄壤76.01mg·kg^-1、3.04-7.64mg·kg^-1山地草甸土165.17mg·kg^-1、6.23-13.51mg·kg^-1,均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加(P〈0.01),且土壤有机碳、全N全P含量显著相关(P〈0.05);温度土壤MBN含量的影响因海拔而异,增量最大的温度区间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湿度不同海拔土壤MBN增量的影响规律一致,均为50%〉25%〉75%(P〈0.01)。研究表明土壤有机碳、全N全P含量是不同海拔土壤MBN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海拔土壤MBN含量温度变化的响应规律不同,但对湿度的响应规律保持一致,两者均影响土壤MBN含量变化。

  • 标签: 土壤微生物量氮 温度 湿度 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