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1世纪以来,中国主题公园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产品创新能力和游客体验水平提升成为主题公园的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管理的关键。以芜湖市方特梦幻王国新推出的夜场产品为研究案例,在大量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探讨了主题公园夜场旅游产品的游客满意度,结果表明:(1)该主题公园夜场旅游产品游客表现出年龄轻、学历高,学生多、收入水平不高等特征,多以本省为主、散客自助游为主。(2)游客满意度感知可分为4个维度,即整体体验满意度、服务满意度、设施满意度、项目满意度,每个维度均处于较好的满意水平,其中以设施满意度为最高。游客总体满意度较高,具有很高的重游意愿。(3)重要性-绩效性分析表明,游客满意度得分均低于其感知重要性,服务构成了供给方的短板;不同群体游客对夜场满意度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体特征上。本研究对中国其他主题公园经营管理、城市夜间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简介:针对2014年7月18日12时至2014年7月19日12时"威马逊"台风先后3次在中国华南沿海地区(海南、广东、广西)登陆所带来的暴雨过程,以中国气象局提供的地面观测站点数据作为参考,使用标准化偏差(NB)、相关系数(CC)、均方根误差(RMSE)、命中率(POD)、误报率(FAR)和关键成功率(CSI)等评价指标,对基于2种不同国际主流卫星降水反演算法GSMaP和IMERG的5套高分辨率遥感降水产品进行了小时尺度上的精度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遥感降水产品在暴雨事件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低估,但地面校正算法较好地修正了遥感降水产品与地面观测数据间的整体偏差[GSMaP_GAUGE(-6.8%),IMERG_CAL(-0.5%)];遥感降水产品的误差主要来自大于100mm的强降水,降水量超过100mm时,5套产品的误报率(FAR)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命中率(POD)和关键成功率(CSI)呈现下降趋势;由于校正算法的数据来源是低时空分辨率的地面观测数据,校正后的遥感降水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丢失了高分辨率下捕捉到的降水变异特征。
简介:采用分级测定的方法对梁子湖沉积物中无机磷酸盐进行了分析,测定了梁子湖水体P的季节变化,并以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梁子湖沉积物在pH值和温度控制下P的释放特征.研究表明,梁子湖水体P的含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高,夏季低.沉积物无机磷(Pi)中以钙磷(Ca-P)为主(55%~61%),铁磷(Fe-P)次之(28%~33%),铝磷(Al-P)最少(3%~5%).在梁子湖的入水口和出水口,由于沉积环境影响到P的形态,P的释放明显较湖心高.在试验初期,由于扰动的影响,使得P的释放在第1天比第2天和第3天高,其后P的释放量则迅速增加.温度对P释放影响明显,其具体表现为,30℃时P释放达到峰值的时间比4℃时提前4d,而且前者峰值比后者高出9倍.pH值对沉积物P释放同样有明显的影响,与正常状态下的湖水条件(pH值为8.5)相比,偏酸(pH值为5.5)和偏碱(pH值为11.5)条件下,P的释放量增加.
简介:沙的荒芜的风景处于自然条件是干旱气候和丰富的沙材料供应的一个地质的产品,因此沙的沙漠的形成是为理解在地球系统的各种各样的stratigraphic/epigenetic范围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个理想的学习目标。直到现在,然而,这些的起源和形成的知识在Xinjiang抛弃,中亚多样、不一致,系统的评论是必要的。在在包围Xinjiang沙漠的新生代阶层的这些沙漠和他们的成双的灰尘存款的内部区域的古老的风神的沙沉积是反映沙漠的沙材料和形成和进化的起源的直接、间接的线索。在外部区域基于geochemical,荒芜的沙的矿物学、同位素的证据和相关存款,这篇论文在Xinjiang在沙的沙漠的发展考察研究进步,西北中国。许多证明建议在Xinjiang的荒芜的沙主要从古老的雨、冲积、河的沉积被采购并且因为本地沙供应,最后被完成。它指出在Xinjiang的构造结构的设置在Tarim盆和被地区性的水文学系统极大地影响的Junggar盆使沉积成为了两个,风神的进程从行星的风系统发源西,东方亚洲冬季季风和地形学的山脉山谷弯屈。然而,交通路径的方向在水文学动力学和风神的动力学之间是不同的,分别地,它被盆tectonics和地区性的大气的发行量线路的倾斜的结构决定并且决定了不同代理人交付的这些沉积的运输小径的anisotropies。这在二大盆导致由岩屑形成的沉积交通的一个地质的周期并且大部分因此增加沉积混合的度,引申并且在沙起源的更年轻、更旧的沉积来源,以及复杂性和差异之间再循环。
简介:在ENVIEX软件的FeatureExtraction平台上,利用LandsatTM影像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杭州湾南岸地区湿地景观进行遥感影像分类;通过与基于最大似然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机法等传统像元方法的相应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系统分析了面向对象方法在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湿地景观生态分类中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①较之单一依据像元光谱值进行分类的传统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综合考虑了对象的光谱、空间、纹理、色彩等多种属性特征,因而对于类型复杂多样、分布界限模糊、光谱混淆与混合像元现象严重的沿海滩涂、湖泊、河流等湿地景观具有更好的鉴别能力,也因此获得更高的分类精度(研究区景观分类总精度为88.80%,Kappa系数为0.87651;②面向对象方法在分类中提取的是由同质性像元组成的“对象”,且在合理的影像分割下得到的对象破碎化程度较低,因而能在较大程度上减小分类结果中的“椒盐噪声”干扰;而基于像元方法提取的景观类型以离散像元形式组成,难以清晰表征景观的边界、形状等信息,所以分类结果中会有明显的噪声现象;③影像分割在运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遥感影像分类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实验结果表明,60%的分割尺度和归并尺度组合较有利于中低分辨率影像的遥感分类;④面向对象分类过程中诸如影像分割精度的评价、最优分割尺度的选取、特征空间的优化等问题,则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简介:利用深圳市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结合景观格局指数与InVEST模型,构建适合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深圳市湿地生态安全。研究结果显示,深圳市湿地破碎化严重;大鹏新区湿地的生态安全值为0.88,表明该区的湿地安全;盐田区湿地的生态安全值为0.62,表明该区的湿地较安全;坪山区、南山区、福田区湿地的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48、0.44和0.43,表明该区的湿地处于低度预警状态;新宝安区、新龙岗区、罗湖区、光明新区、龙华区湿地的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39、0.36、0.33、0.28和0.21,表明该区的湿地处于中度预警状态。深圳市湿地的生态安全受人为胁迫严重,亟待加强对深圳市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
简介:研究了盐城潮滩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盐蒿(Artemisiaschrenkiana)、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和淤泥光滩4种湿地对N、P营养物质的截留效应.在所选取的4种湿地中,分别采集了水、土壤和生物样;水样的总氮(TN)、总磷(TP)用过硫酸氧化还原法测定,土壤和生物样的TN、TP分别用凯氏定N法和钼锑抗比色法测定.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污染程度的水源灌溉下的芦苇湿地,其截留N、P的效果差异显著.其中,黄沙港不定期污水灌溉的芦苇湿地每年平均可截留TN0.095t/hm^2、TP0.026t/hm^2;而采取三灌三排方式用河水灌溉的新洋港芦苇湿地每年可分别截留TN0.030t/hm^2、TP0.001t/hm^2.比较盐蒿、互花米草和淤泥光滩3种湿地每年对湿地水中N、P的截留效果,淤泥光滩的效果最差,仅截留TN0.385kg/hm^2、TP0.042kg/hm^2;互花米草效果最好,分别截留TN220.660kg/hm^2、TP36.754kg/hm^2.尽管互花米草生物量大于芦苇,但其截留效果仍低于芦苇湿地(芦苇1a收割1次).
简介: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很高的生态效益,因此恢复或重建退化湿地非常重要。针对目前湿地恢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恢复举措等宏观方面,缺乏在整体上考虑湿地之间的连通性及其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等问题,在流域为尺度上,对湿地的可恢复性进行评价,综合考虑湿地结构、湿地景观特征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建设活动干扰下流域下垫面等因素对整个流域内湿地恢复的影响,以永定河上游流域为例,建立一个基于GIS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湿地的可恢复性进行评价。具体研究步骤包括指标信息提取、指标赋值及归一化和多指标综合。首先,选择河流等级、坡面流长、河流水质、饱和指数、水成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作为评价指标;然后,针对指标参量对湿地恢复的贡献度进行赋值,并做归一化处理以消除不同指标量纲对结果的影响;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指标权重,计算加权值,根据加权值的正态分布对流域内湿地的可恢复性进行等级划分,并使用优序图法对评价结果进行佐证。研究结果表明,永定河上游流域研究区内可恢复湿地面积约979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18%;其中,阳原县的可恢复湿地面积最大,约为131.6km^2,其次为怀来县,为129.1km^2;可恢复的湿地类型以水库/坝区型湿地和河流为主,分别占可恢复区域总面积的11.75%和11.33%。研究成果为湿地的管理和恢复工程选址的合理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参考,避免了依据单一生态环境要素或局部区域特征进行恢复对象选择的片面性。
简介:地图信息的发布和查询是webGIS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地图插件和开发平台的选用以及地图信息的组织,对于满足系统功能要求和提高系统建设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对现行WebGIS应用情况的分析,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数据组织;采用B/S结构,利用.NET技术结合MapServer地图插件进行系统研发和功能实现;开发出洞庭湖区湿地资源信息系统,实现了地图的发布、查询和显示等功能。该系统兼容性好、数据维护方便。利用.NET技术和MapServer平台开发的湿地WebGIS比传统用PHP语言开发的WebGIS执行速度更快,代码的安全性更高,而且其属性库和图形库的分离式设计提高了程序的可扩展性和数据库的稳定性。MapServer湿地信息系统的开发,实现了湿地资源信息的共享,满足了系统设计要求,达到预定目标,为湿地WebGIS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简介:基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价值当量换算法,结合遥感和GIS技术分析了博州1992—2013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并分析了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近22年博州生态服务价值呈先减后增趋势,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东北部价值高、西部价值低,极低值位于市中心区域,极高值主要位于艾比湖湿地和夏尔希里等自然保护区域;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直接影响着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服务价值对总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气候因素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经济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和政府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生态服务价值的增长,而牧民生产经营活动则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发展起到负作用。
简介:位于青秀山风景区的蜡烛湖是南宁市建设"中国水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论证蜡烛湖形态及相关设计的科学性,根据不同入水口流速、出水口数量、位置和湖泊形态设置了5组实验,运用二维流场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蜡烛湖入水口的流速对于改善蜡烛湖整体流场影响不大,无法解决蜡烛湖大面积水体的"死水"问题;不同出水口的位置和数量对蜡烛湖流场和流速影响较大,其中出水口2、出水口4和出水口5对蜡烛湖流场流速影响最大,能够较好解决蜡烛湖整体流场流速;蜡烛湖的岸线形状对于整个湖泊的流场有较大影响,优化的呈祥岛岸线形态能够改善附近区域静水流场,加快蜡烛湖水流流动;在优化了呈祥岛岸线形态的基础上,增设出水口4和出水口5,能够有效解决蜡烛湖原有的大面积流场流速过慢问题,促进了蜡烛湖水流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