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于2014年11月10日、2015年1月17日4月12日,在鄱阳湖区南矶山湿地常湖池湿地,采集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群落、南荻(Triarrhenalutarioriparia)群落、茭白(Zizaniacaduciflora)群落、灰化薹草(Carexcinerascens)群落土壤光滩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样品中各形态碳含量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南叽山湿地,2015年1月17日,南荻群落土壤微生物呼吸CO2量最大,2014年11月10日2015年4月12日,茭白群落土壤微生物呼吸CO2量最大;2015年1月17日4月12日,南荻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最大,2014年11月10日,茭白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最大;2015年1月17日,南荻群落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最大,2014年11月10日2015年4月12日,灰化薹草群落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最大。在常湖池湿地,2015年1月17日,南荻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都最大;2014年11月10日2015年4月12日,各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差异不显著;2015年4月12日,灰化薹草群落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最高。2015年1月17日,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低,且显著低于4月12日(p〈0.05);2015年1月17日,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最高;在南矶山湿地,2015年1月17日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都显著高于2014年11月10日(p〈0.05),在常湖池湿地,脲酶活性差异不明显,2015年1月17日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4月12日。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分别与土壤pH显著相关,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显著正相关。

  • 标签: 植物群落 碳含量 酶活性 鄱阳湖湿地
  • 简介:2013年9月11日12日,在双台河口天然碱蓬盐沼、退化碱蓬盐沼、光滩海水养殖塘中,分层采集0-100cm深度土壤样品,测定其有机碳含量、可溶解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碳氮比,并分析这些指标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天然碱蓬盐沼中,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都显著高于其它类型湿地土壤(p〈0.05);除养殖塘外,其它类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上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养殖塘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明显;天然碱蓬盐沼不同深度土壤全氮含量都显著高于退化碱蓬盐沼光滩土壤(p〈0.05),总体上,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天然碱蓬盐沼退化碱蓬盐沼土壤全氮含量减小,养殖塘土壤全氮含量波动变化。在0-10cm深度,光滩土壤碳氮比最高;养殖塘不同深度土壤碳氮比都较低。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天然碱蓬盐沼、光滩养殖塘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波动变化,且无显著差异;退化碱蓬盐沼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波动减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退化碱蓬盐沼土壤铵态氮含量减小,养殖塘土壤中铵态氮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30-50cm深度土层;光滩土壤铵态氮含量波动减小。在土壤垂直方向上,各类型湿地土壤硝态氮含量都波动变化;与其它湿地类型相比,养殖塘不同深度土壤硝态氮含量都最低。

  • 标签: 土壤 盐沼 光滩 海水养殖塘
  • 简介: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导学教学法初探李钢(三明市第一中学)一、问题提出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其一,缺乏兴趣,学习被动;其二,只注重灌输知识.不注重能力培养。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积极性是由学习动机决定,而学习兴趣是动机产生...

  • 标签: 导学式教学法 初中地理教学 学习活动 学习能力 李钢 地理课
  • 简介:有害植物治理是生态学面临重要难题.为控制危害广州市龙眼洞林场大型木质藤本金钟藤(MerremiaboisianavanOoststr),本研究进行了治理技术探索.通过比较大面积化学除莠、人工清除隔离带化学控制3方法对金钟藤及环境影响,阐明了各种方法利与弊.大面积化学除莠人工清除虽能清除金钟藤,但都造成了地表长期大面积裸露,从而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同时前者还引起环境污染.隔离带化学控制既能在较长时期内有效遏制金钟藤扩散,为林地由外到内恢复创造条件,又避免了水土流失.隔离带化学控制试用了斩荒(草甘膦.乙羧氟草醚混剂)、国产草甘膦、农达、2-甲-4-氯4农药,综合控制效果以斩荒最优,有效控制时间180d以上,第180d对地上部分、绿枝条老茎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5.8%、99.7%70.0%,明显高于单一使用草甘膦.国产草甘膦与进口农达无显著差异.金钟藤老茎占地上部分近一半鲜重,老茎受抑制率低、抗药性强,是金钟藤抗除草剂能力强主要原因.

  • 标签: 金钟藤 隔离带式化学控制 草甘膦-乙羧氟草醚混剂
  • 简介:介绍了开顶气室在模拟未来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环境变化(如CO2O3浓度增加、污染加剧等)应用研究进展情况,指出应用开顶气室进行研究必须注意由于气室结构本身无法避免缺陷导致试验误差,并对该技术在生态学领域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开顶式气室 生态学 模拟环境变化
  • 简介:选取福建省三明市米槠次生林内4植物,即米槠(CAC),木荷(SCS),山杜英(ELS),芒萁(DID)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进行了室内淋溶处理,并分析了淋溶液中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及pH值,芳香性指标(AI)荧光效率指数(Fef)等,以揭示其淋溶液中可溶性有机质(DOM)数量质量特征。结果表明:4植物叶片DOM含量总体随淋溶次数增加逐渐减小,其中首次淋溶后淋溶液中DOCDON含量最大,分别占总淋溶量平均值为67.90%44.51%;淋溶液中前3次DOCDON淋溶量总和分别占10次淋溶总量87.40%~94.77%68.46%~72.49%;且前3次淋溶次数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其后差异性不显著。DOMpH值光谱指标随着淋溶次数增加逐渐上升.总体上乔木树种DOM数量质量比林下植被要高,这是由于乔木树种DOM含有更多养分芳香类腐殖化高分子量化合物,而林下植被DOM含有较多低分子量化合物和易分解组分。

  • 标签: 叶片 乔木树种 林下植被 淋溶次数 可溶性有机质 光谱特征
  • 简介:为了探讨泥炭沼泽多年生植物种子萌发阻碍因素,研究了浸水冷冻处理对7沼泽植物种子萌发影响。结果表明,在4处理下,败酱(Patriniascabiosaefolia)种子都保持相对高萌发率,小白花地榆(Sanguisorbaparviflora)次之,而鳞苞针蔺(Trichophorumalpinum)种子却都未萌发;在浸水处理下,小星穗薹草(Carexangustior)、臌囊薹草(Carexschmidtii)山梗菜(Lobeliasessilifolia)种子萌发率萌发速率都显著提高,说明浸水处理能促进沼泽植物种子萌发。在浸水处理下,细花薹草(Carextenuiflora)种子萌发率最高,其次为小星穗薹草,臌囊薹草种子萌发率最低。浸水冷冻处理浸提液冷冻处理都显著降低了沼泽植物种子萌发率、萌发速率,并显著延长了种子初次萌发时间。种子在浸水后遭遇冷冻环境可能是北方泥炭沼泽植物种子天然更新阻碍因素之一。

  • 标签: 种子休眠 萌发率 萌发速率 初次萌发时间 植物 泥炭沼泽
  • 简介:选取湘东丘陵4典型母质发育林地土壤,挖掘土壤剖面并分层采集土壤样品至母质层/母岩,研究深层土壤有机碳(SOC)溶解性有机碳(DOC)数量分布规律,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分析深层土壤DOC宏观化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土壤DOC含量(2.33~185.26mg·kg^-1)在板岩红壤酸性紫色土剖面上某些深层土层出现升高现象。DOC/SOC除第纪红土红壤在浅层表土最高(1.5%)外,其他3土壤均在60~80cm深层土层达到最高峰值(1.0%~2.5%)。SOC数量是控制不同母质土壤DOC数量重要因素。但光谱分析显示,随着土壤剖面的加深,DOC宏观化学组成、结构趋于复杂,化学稳定性升高。尽管一些深层土层中DOC/SOC升高,但其DOC化学结构更为复杂,评价深层土壤SOCDOC稳定性还应考虑其化学结构特性。

  • 标签: 深层土壤层次 土壤碳化学稳定性 紫外-可见光谱 土壤发生层 土壤剖面
  • 简介: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以常规稻为参照对象,研究福州平原地区目前正在广泛推广超级稻稻田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排放通量特征。结果表明,稻田CH4排放主要集中在水稻分蘖期,其CH4排放量分别占常规稻超级稻稻田总排放量76.7%64.1%;常规稻稻田CH4排放通量范围为0.09~16.90mg/(m2·h),超级稻稻田CH4排放通量范围为0.11~14.30mg/(m·2h);在整个水稻种植期,超级稻稻田平均CH4排放通量比常规稻稻田约减少3.6%;常规稻稻田平均N2O通量为7.7μg/(m·2h),超级稻稻田平均N2O通量为18.0μg/(m·2h);水稻成熟期常规稻超级稻稻田N2O通量占总通量50%以上,分别达到了55.7%66.9%。从综合温室效应看,常规稻稻田综合增温潜势为2264.5kg/hm2CO2,超级稻稻田综合增温潜势为1977.04kg/hm2CO2,超级稻稻田综合增温潜势比常规稻稻田低12.7%。在相同管理条件下,种植超级稻可以降低稻田综合温室效应,并提高水稻产量。

  • 标签: 水稻品种 甲烷 氧化亚氮 综合温室效应 福州平原
  • 简介:采用扩散系数、丛生指数、聚块指数聚集强度,研究了渤海湾贝壳堤湿地两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蒙古蒿(Artemisiamongolica)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采用关联系数χ~2检验方法,分析两者之间关联性联接强度,利用Ochiai指数、Dice指数Jaccard指数,检测对(芦苇蒙古蒿)相伴随出现机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尺度上,芦苇种群蒙古蒿种群聚集分布尤为明显;向海侧区域、向陆侧区域采样地芦苇种群聚集分布尺度小于蒙古蒿种群;随着研究尺度增加,蒙古蒿种群与芦苇种群关联程度逐渐增加。χ~2检验表明,研究尺度变化对向海侧区域向陆侧区域采样地芦苇种群与蒙古蒿种群间关联程度影响不大,在6.25cm及以下栅格尺度,两者间联结系数都为-1,达到显著水平(p〈0.05),Ochiai指数、Dice指数Jaccard指数都为0,说明在此尺度以下蒙古蒿种群芦苇种群几乎处于完全独立状态;而在滩脊地带,在较小尺度(2.5cm)上,芦苇种群蒙古蒿种群即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贝壳堤湿地芦苇种群蒙古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间关系尺度转换效应随生境而呈不同趋势,在未来需要加深不同生境下两种植物种间关系机制研究,从而为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植物保护恢复策略提供基础数据。

  • 标签: 芦苇 蒙古蒿 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种间关系 贝壳堤
  • 简介:利用树木年轮学基本原理方法,研究了福建省戴云山台湾松(Pinustaiwanensis)径向生长模式以及与气候相关关系,戴云山是台湾松在大陆分布最南界。前人研究了区域树轮对气候变化线性相关关系,本研究进一步计算了基面积年增量年表BAI年表,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了戴云山台湾松径向生长与气候线性非线性关系。模拟结果显示台湾松径向生长与温度降水存在一定非线性特征,其线性关系只在一定阈值内成立,比如降水在大约40~270mm之间呈现线性关系。台湾松BAI年表与气候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区域5—10月份平均温度引起季节性干旱是台湾松径向生长主要限制因子,其相关系数达-0.64。研究对于进一步理解戴云山地区台湾松生长对未来气候变化可能非线性响应关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树木年轮 台湾松 戴云山 非线性关系
  • 简介:在地质因子、气候因子人为干扰因子等共同作用下,三江平原形成大量孤立湿地。新构造运动沉降或隆起间接地影响到孤立湿地形成发育,质地黏重纪沉积物为孤立湿地形成创造了有利环境条件,古冰丘融化古河道变迁直接导致孤立湿地形成。气候变化(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减少)水文条件改变(水位降低)造成湿地生态系统逆向演替退化,湿地退化后以“孤立湿地”形式残存下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三江平原开展了几次大规模农业开发活动,导致大面积连片湿地破碎化,在农田中地势较低处残留下来沼泽,形成大量孤立湿地。按孤立湿地形成发育地貌部位,将孤立湿地划分为阶地碟型洼地型、古河道型、河漫滩型、湖滨型山前倾斜平原型孤立湿地。其中,分布在河流阶地地貌中孤立湿地数量最多;按孤立湿地形态可以分为碟型、线型不规则型孤立湿地;按孤立湿地与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关系可划分为自然湿地中孤立湿地、林地中孤立湿地、居民用地中孤立湿地、水田中孤立湿地旱田中孤立湿地,其中,旱田中孤立湿地数量最多。孤立湿地结构功能多样,生态环境效应明显,应对其进行合理保护与规划。

  • 标签: 孤立湿地 类型 成因 三江平原
  • 简介:为了解不同红树植物光合作季节动态差异,应用LI-6400XT便携合作用测定系统,对福建省漳江口秋茄(Kandeliacandel)、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marina)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4红树在自然生境中光合季节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4红树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都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光能利用率除白骨壤从春到冬依次降低外,其他3红树也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树种之间,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能利用率季都为木榄最低。4红树水分利用效率都为夏季最低,除白骨壤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春季最高,其他3红树水分利用效率都为冬季最高;春季冬季秋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夏季秋季木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②在不同季节树种净光合速率与相关生理生态因子关系不同。春季,光强、胞间CO2含量为4红树共同主要影响因子,夏季为光强、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秋季为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冬季为蒸腾速率。③各树种叶绿素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树种各自及间不同季节叶绿素含量并不能直接反映光合能力差异。

  • 标签: 秋茄 白骨壤 桐花树 木榄 光合季节动态
  • 简介: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新型产业业态模式,是文化产业化必然结果.在闽台合作不断深入背景下,扩大并加深闽台两岸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合作尤为重要.本研究以茶文化作为切入点,对适合闽台两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新型方式做出相关思考.

  • 标签: 文化创意产业 茶文化 闽台合作
  • 简介:入境旅游是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产业发展水平重要体现.当前,福建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改革开放稳步推进,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加,为福建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带来了新机遇.本研究选取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其入境客源总量占全省入境客源总量85%)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转移-份额(SSM)分析并结合波士顿矩阵法,分析4个城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市场竞争力及其总体发展潜力特征,提出优化主体客源市场,做好多样化旅游市场目标定位;加强旅游市场细分营销,凸显区域竞争优势;深挖城市旅游市场潜力,促进城市之间联动发展等建议.

  • 标签: 入境旅游 客源市场结构 SSM分析 福州 厦门 泉州
  • 简介: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9月12日~14日,自然资源部部长陆吴在川省调研。川是我国地灾隐患最多、地灾防治任务最重省份。陆吴一行来到德阳市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泥石流治理工程现场.

  • 标签: 四川省 调研 自然资源部 泥石流治理 防治任务 工程现场
  • 简介:按照国务院要求,根据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原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开发区至范围文字表述边界拐点坐标进行核对,形成了《国家级开发区至范围公告目录)(2018年版)。现予以公告。

  • 标签: 自然资源部 开发区 建设部 国家级 公告 城乡
  • 简介:蒸发是水循环中受下垫面状况和气候变化影响最为直接气候因子,同时也是地面热量平衡水分平衡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青藏高原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于分析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热量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分析青藏高原西藏地区蒸发皿蒸发量时间与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趋势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蒸发气温、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长期变化趋势及其与蒸发量关系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西藏地区存在“蒸发悖论”现象,即在气温升高背景下(0.03℃/a),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1.98mm/a).西藏地区年平均蒸发量及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性比较大,年平均蒸发潜力变化范围从1400~2600mm、变化趋势从-16~20mm/a不等;整个西藏地区蒸发量与气温相关关系显著,气温是影响蒸发主要因素.各因素对蒸发皿蒸发量影响程度排序为:气温〉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对蒸发皿蒸发量影响不显著.在月尺度上气温是蒸发皿蒸发量变化决定因素,但从年尺度分析结果看,风速日照时数对于蒸发皿蒸发量影响是导致蒸发皿蒸发量减少主要原因.此外,由于下垫面条件及区域气候条件不同,各因素对蒸发皿蒸发量影响程度空间差异性很大.西藏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减少意味着区域水循环速度变慢,由此对于全球水气循环造成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蒸发量 气温 风速 日照时数 冻土 青藏高原
  • 简介:利用2006年卫星遥感资料,结合社会经济调查,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构建若尔盖高原湿地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评价若尔盖高原湿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6年若尔盖高原湿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69.88亿元,其中物质生产价值游憩价值19.61亿元,调节价值为150.27亿元。若尔盖高原湿地区生态系统具有巨大服务价值,由经济上直接体现物质产品生产价值部分文化价值仅占小部分,往往在经济活动中被人们忽略调节价值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大比重。

  • 标签: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价值 若尔盖 高原湿地
  • 简介:九龙江流域水环境安全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保障.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污染指数法、季节性肯达尔检验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对九龙江流域主要4个断面的监测指标进行水质评价变化特征分析.研究发现九龙江水质状况整体较好,但是上游地区雁石桥断面水质连续几年氨氮、BOD5总磷超过Ⅴ类水质标准,综合污染指数也最高,并且趋势分析中发现雁石桥断面的氨氮总磷呈显著上升趋势.上坂、西陂江东桥断面水质指标多为Ⅱ、Ⅲ类水,水质较好,其中上坂断面水质又稍差于西陂江东桥.营养程度评价发现江东桥西陂库区大多处于中营养阶段,但是有向轻度富营养化发展趋势.九龙江水质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是畜禽养殖污染、工业农业面源污染.

  • 标签: 综合指数 季节性肯达尔检验 富营养化 水质 九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