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近年来,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物因其有着湖泊沉积物、泥炭等无法比拟的测年优势,日渐成为陆地古气候重建的良好研究材料.通过铀系定年,可以获得过去60万年来精确的日历年时间序列,突破了其他陆地沉积物^14C定年(〈5万年)的瓶颈.氧碳同位素作为洞穴石笋的古气候待用指标具有全球对比性,由于其高精度独立的时间标尺和无需校正同位素信号日渐成为其他气候记录对比的基石.在同位素平衡分馏条件下,石笋δ^18O反映了当地气候的变化,在季风区一般反映降雨的变化,在欧洲则更多反映温度的变化.通过石笋δ^18O与北大西洋冰漂碎屑事件以及甲烷的对比关系,可以将海洋钻孔和两极冰芯的记录调谐到独立时间标尺的石笋记录上,进而可以探讨全球联系及其驱动机制.影响石笋δ^13C变化的因素比较复杂,一般在轨道尺度上指示了植被类型C3/C4比率的变化,而在更短时间尺度内主要受到土壤CO2活力的影响,进而可以反映当地降水和温度的变化.尽管洞穴石笋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然有诸多机理问题尚未解决,在介绍洞穴沉积物稳定同位素古气候重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一定的探讨.
简介:海岸沙丘蕴含着丰富的过去海岸带风沙活动的信息,在精确的年代学框架基础上才能提取接近实际的海岸风沙活动序列。本研究选取福建长乐海岸3个代表性海岸沙丘剖面进行光释光测年研究,应用不同年代模型计算比较光释光测年结果,发现WeightedMean年代模型所测得的等效剂量值相较于CAM年代模型和Mean年代模型呈现出系统性偏小的特征,Mean年代模型所测得的等效剂量值的误差偏大,因此本研究选用CAM年代模型作为年代测算的模型。海岸沙丘砂OSL年代学研究表明,在0.9ka以来,福建长乐海岸带产生明显的风沙堆积和发育海岸沙丘事件,可能是由于中世纪以来,尤其是小冰期福建沿海处于总体寒冷的背景下,区域气候呈现较大幅度的冷暖波动变化,经历了海平面波动下降、海岸线风大沙多的环境演变过程。
简介:本研究在彰化滨海工业区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林下有客土处、无客土处及邻近非造林地进行土壤取样分析,以评估滨海环境通过客土及植栽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成效.将土壤分成0~10cm、11—20cm、21~30cm、31~40cm分层取样,结果表明:3种土壤均以砂粒含量最高(80%以上);pH值以有客土的林地最低(pH4.80~6.71),显示植物作用明显降低土壤pH值;有机碳含量以林地有客土的土壤最高(0.41%~2.15%),但仍属于极低(〈2%)的等级;土壤全氮方面,同样以林地有客土最高(0.011%-0.075%),但不论林地、非造林地或有无客土之处,土壤全氮含量均低于0.1%;有效磷方面,林地含量明显高出非造林地,应与土壤有机质与pH值等的差异有关;阳离子交换量(CEC)方面,林地有客土的含量为2.06~3.92cmol(+)·kg^-1,林地无客土的含量为1.96~3.14cmol(+)·kg^-1,非造林地的含量为1.56~5.20cmol(+)·k^-1,三者具显著差异但均属极低(〈5)的等级;pH值随土深而增加,有机碳含量、土壤全氮、有效磷以及交换性钙离子皆有随土深而下降的趋势;其余性质则无显著深度差异.综合而言,彰滨林地土壤性质受生物作用影响,在pH、有机碳、全氮、有效磷含量方面有显著改善,但离适合一般植物生长的土壤性质仍远.
简介:于2008年7~9月,采用样带取样法对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植被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anonicalCorrespondenceAnalysis,CCA)对滨海新区湿地植被群落类型及其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群落类型在排序轴上的位置反映出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的差异是形成滨海新区湿地植物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其次是速效氮含量,而pH、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的影响较小。土壤理化性质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落在排序空间中的位置,也决定了群落物种组成这一基本的群落特征。优势种的排序结果与样方的结果极其相似,说明优势种的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落类型的分布格局。
简介:在对永安市尾巨桉人工林、杉木林、毛竹林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基础上,对11年生尾巨桉林、3年生尾巨桉林与杉木林和毛竹林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全面比较.结果表明,3年生尾巨桉林各层土壤中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大多低于其他3种林地,反映了处于速生期的桉树对养分的旺盛需求和消耗;并且,速生期桉树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土壤表层粘粒下移和酸化;但随着桉树种植年限的增加,这种状况有所改善.在此基础上,提出变炼山全垦为块状整地,速生期人工施肥,延长轮伐期,实行间种、轮栽并适当休闲养地,提高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等措施,以实现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平衡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简介:以安庆沿江农田不同退耕还湖方式——低坝高网式水产养殖和湿地自然恢复区的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并以邻近的水田和旱地土壤作为参照,研究退耕还湖后湿地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结果表明,退耕还湖18a(1991~2009年)后,在湿地自然恢复区,湿地土壤(深度为0~30cm)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大,土壤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减小;由水田退耕18a的湿地亚表层土壤(深度为15~30cm)脲酶活性和表层土壤(深度为0~15cm)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由旱地退耕18a的湿地无明显差异,由水田退耕18a的湿地表层土壤脲酶活性和亚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都明显高于由旱地退耕18a的湿地。退耕还湖18a后,进行低坝高网式水产养殖的湿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减小,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大;由水田退耕18a的湿地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与由旱地退耕18a的湿地无明显差异,由水田退耕18a的湿地表层和亚表层土壤脲酶活性、表层土壤蔗糖酶活性和亚表层土壤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由旱地退耕18a的湿地,而其亚表层土壤蔗糖酶、表层土壤磷酸酶、表层和亚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由旱地退耕18a的湿地。天然湿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明显低于已退耕还湖的湿地和参照农田土壤。退耕还湖后,湿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及其历史利用方式影响湿地土壤生物化学性质;湿地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和水文条件变化是导致湿地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的主要原因。
简介: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多湿地的景观出现破碎化现象,为了探讨未来湿地景观的演化规律,湿地景观模拟模型将成为预测未来湿地景观演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分析了湿地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将湿地景观模拟模型归纳为基于过程的湿地景观模型和基于格局的湿地景观模型。基于过程的湿地景观模型(如PBS、SWEDI、BTELSS和WLS模型等),侧重反映湿地景观变化的生态学过程,但所需基础数据不易监测,建立模型难度大,不易推广;湿地景观格局模型(如CA-Markov、ANN、CLUE-S和GM模型等),一般是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通用模型,将湿地作为一种景观类型,侧重考虑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未能充分考虑其生态过程。对湿地景观模拟模型的研究予以展望,认为需要(1)加强湿地景观驱动机制的定量化研究;(2)促进湿地景观格局-过程模型耦合;(3)注重湿地景观模拟模型的尺度推绎;(4)应该提高湿地景观模拟模型的普适性,使其能够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不同区域尺度的湿地景观演化规律。
简介:闽东北木拱廊桥建筑群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建筑,很好的诠释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体现了建筑与周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同存共息关系.闽东北木拱廊桥建筑在技术应用上,结合人文的、生态的、经济的、地区的等进行不同程度的革新,推动新的桥梁建筑艺术的创造,是特殊自然条件的建筑拓展空间、延伸空间的典型.闽东北木拱廊桥建筑群在闽东北得以出现和保留与闽东北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有密切的关系,从地理学视角解读闽东北木拱廊桥建筑群是闽东北木拱廊桥研究的一个全新命题.
简介:[1]AiNanshan,1999.Makingforfractalphysiognomy.GeographyandTerritorialRes.,15(1):92-96.(inChinese)[2]AiNanshan,1993.FromMandelbrotlandscapetofractalphysiognomy.NatureJ.,16(1):13-17.(inChinese)[3]AiNanshan,ZhuZhijunetal.,1998.OnthestochasticnatureofexogenicprocessandthestabilityoffractionalBrownianlandscape.GeographicalResearch,17(1):23-29.(inChinese)[4]BBMandelbrot,1967.HowlongisthecoastofBritain?Statisticalself-similarityandfractaldimension.Science,150(3775):636-638.[5]ChenHui,GuoShichang,1997.ThemultifractalstudyofchangesofclimateinKunmingarea.ClimaticandEnvironmentResearch,2(4):261-268.(inChinese)[6]ChenYanguang,1999.Geography:thefailureofcomputionmotionandthegrowingupoffractalstudies.JournalofXinyang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12(3):310-314.(inChinese)[7]ChenYanguang,1997.Onfractalsandtouristlandscape.HumanGeography,12(1):62-66.(inChinese)[8]ChenYanguang,WangYimin,1999.Fractal,1/ffluctuationandtheaestheticessenceoftouristresorts.ExplorationofNature,18(3):51-54.(inChinese)[9]ChenYanguang,LiBaolin,2003.StudiesofthefractalnetworkcompositionofriversinJilinprovince,China.AdvanceinEarthSciences,18(2):178-184.(inChinese)[10]DingYizhong,LouYong,1998.Applicationoffractaltheoryintheevaluationontransportationnetwork.JournalofShanghaiMaritimeUniversity,19(4):7-12.(inChinese)[11]DingWenfeng,DingDengshan,2002.ThefractalfeaturesofsoilgranulestructurebeforeandaftervegetationdestructiononLoessPlateau.GeographicalResearch,21(6):700-706.(inChinese)[12]FengJinliang,ZhengLi,1997.Thesimpleanalysisofgeographicsignificanceoffractaldimensionofcoastline.MarineGeologyandQuaternaryGeology,17(1):35-51.(inChinese)[13]HuangGuilan,ZhengZhaobao,1995.Theapplicationoffuzzyclusteranalysisinimagetexturebasedonfractal.JournalofWu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