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采用二维的全球高分辨率(1/4°×1/4°)的自由表面诊断模型结合动力计算估算全球大洋环流,模拟结果与其他模拟结果非常相似。流函数的分布表明,全球大洋中的主要流系均得到体现,包括大洋环流的西向强化的现象(黑潮、湾流等)。黑潮主轴的流量约54Sv(1Sv=10^6m^3/s),非常接近实测值:各层水平流场分布情况显示,各大洋的一些基本流系都能得到很好的再现。如黑潮和南极绕极流可深达底层。湾流不能到达深层,大约在1000~2000m之间海流即已转向。

  • 标签: 诊断模型 流函数 动力计算 大洋环流
  • 简介:分析了临近空间飞行的主要特点,及深远海环境预报保障的现实问题,对临近空间飞行在未来海洋监测及预报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设想,为推广这一新技术在海洋预报中的应用提出了思路.

  • 标签: 海洋监测 海洋预报 临近空间飞行器 深远海信息传输
  • 简介:在POM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盯坐标系下三维斜压预报模式,利用经过资料同化处理的周平均卫星遥感海面温度资料,考虑海底地形、外海出人流、海面风应力等因素的影响,较好的模拟了冬季渤、黄、东海环流的情况。

  • 标签: 海流 普林斯顿海洋模式 数值模拟 环流结构 海面温度
  • 简介:姿态传感是高精度海洋测深的必备设备。但在实际使用姿态传感测量过程中,其相对测深换能器安装位置存在着物理偏心或空间位置偏移。在简述姿态传感的基本原理和建立测量坐标系基础上,推导了测量船在波浪中运动造成的诱导升沉公式,数值计算分析了物理偏心产生的诱导升沉影响量级和规律,提出了减弱诱导升沉影响的方法以及姿态传感安装应用建议。

  • 标签: 姿态传感器 诱导升沉 物理偏心
  • 简介:根据沙丘地形的特点,探讨并实践RTK测量沙丘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同时利用精度为毫米级的全站仪对RTK进行高程精度评定,其误差范围为2~7cm,证明RTK精度能够满足沙丘动态监测的要求。数据结果分析表明昌黎新开口南侧沙丘高度降低,且整体向西南移动。

  • 标签: GPS RTK 海岸沙丘 精度评定 沙丘变化分析 昌黎
  • 简介:我们用Non—BoussinesqPOP海洋模式和NECP1000hPa的风应力和气温场资料,模拟了1960—1999年太平洋环流,结果显示:在过去的40年,热带太平洋环流变弱了,另外,由于全球变暖,由北赤道流产生的向热带西太平洋沿岸的热输送和由南赤道流产生的向南太平洋中高纬度的热输送随着时间是减弱的,而在北半球,由北赤道流产生的向中高纬度的热输送是增加的。

  • 标签: 全球变暖 太平洋环流 Non—Boussinesq POP模式
  • 简介:GPS技术可以确定验潮站水准点的地壳垂直形变,结合验潮数据获得的海平面相对变化,可以确定海平面的绝对变化.采用我国3个沿海验潮站两期GPS观测数据,计算了这些点位的地壳垂直运动速率.提出要监测验潮站的地壳垂直运动,最好采用多年连续GPS观测数据.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GPS 验潮站 海平面 地壳垂直运动
  • 简介:自2000年以来,渤海海域每年都有赤潮发生,这往往使渤海沿海水域受其影响.卫星遥感技术和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图像,已经成功地用于识别和观测赤潮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然而,由于研究的水体、使用的遥感数据和建模方法都各不相同,因此需针对渤海海域的水体特点建立特定的赤潮反演模型.本文利用MODIS光谱反射率数据和渤海海域实测叶绿素a浓度进行了相关分析,选择表达式(B10-B8)/(B13-B8)作为渤海海域赤潮反演的指标,相关系数达到0.7815,呈现显著相关结果.研究发现2014年渤海海域赤潮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较为明显.其中渤海海域赤潮大规模爆发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其半封闭型的地理形态导致的水交换不畅和沿岸径流的大量陆源物质输入,河流输入是陆源污染入海的主要来源.然后,本文利用云覆盖较少的GOCI遥感数据,建立了-个改进型赤潮指数的赤潮反演模型,并且证明了在浑浊水域中描述赤潮的有效性.2014年5月15日、26日和30日的每小时RI图像在-天中呈现出基本-致的赤潮变化,并且-天中渤海海域的赤潮面积变化非常明显,赤潮藻类优势种的垂直迁移可能是导致赤潮表面表达短期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赤潮 渤海 MODIS GOCI 卫星遥感 日变化
  • 简介:分3个阶段全面分析总结了海空重力测量传感的发展进程及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作为海空重力测量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系统的技术发展状况,分析展望了海空重力仪稳定性测试与评估技术的发展前景,详细论述了海洋重力场特征的分析方法及研究方向,分析讨论了海洋重力场信息应用需求与海空重力测量规划设计的内在联系及海洋重力测线布设技术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航空重力测量 海空重力仪 定位系统 性能评估 海洋重力场特征 测量规划
  • 简介:高光谱影像包含有丰富的地物类别信息,但由于受分类方法等因素的限制,这些信息并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组合分类由于可以实现各分类结果信息的互补,因而总有着较各单分类效果更好的分类性能.将组合分类方法引入到高光谱影像的分类实践中,并对组合的关键问题一组合规则进行探讨,提出了混合组合规则的概念.实验表明,利用该组合分类方法对高光谱影像进行分类,可以得到良好的处理结果.

  • 标签: 高光谱 分类 分类器 组合
  • 简介: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集成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了GPS和InSAR两种技术融合的可行性,论述了GPS—InSAR融合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对其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地表形变 数据融合
  • 简介:获取近岸水体中悬浮物浓度及相关信息对于理解和管理海洋环境相当重要。历史上对于悬浮物浓度的监测往往通过费时费力的出海观测,而这种观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每次观测只能获取一个站位的信息。为了更快更有效的获得即时悬浮物浓度相关信息,很多新的监测手段及相关科技被开发及应用。各种机载,卫星载遥感设各被用于获得及时,全面的沉积物信息。DominiqueDumnd,JeromeBijaoui在2000年刊发了关于光学传感设备可以有效应用于浅海海洋环境中以获取各种环境参数。YogeshC,AgrawalHC,Pottsmith等人于2001年尝试用激光传感设备获取水体悬浮沉积物浓度及相关粒径分布信息。FranciscoPedocchi,MarceloH,Garcia于2006年分析了关于用LaserIn-SituScatteringandTransmissometry(LISST-ST)监测悬浮物颗粒粒径及沉降速度的可靠性。HKHa,HsuWY在2009年尝试了用声学多普勒测速仪(ADV)监测可凝性沉积物浓度。ChenShuisen,FangLigang在2009年成功应用海水浊度遥感信息研究沉积物侵入黄河口影响范围。在文章中回顾了近些年大部分关于水体(海口,近岸等)沉积物浓度监测相关科技及方法。同时展现了一个ABS的具体应用实例,通过实例分析更好的了解各种监测方法的优略。详细分析了作为最近国际上应用做广泛的声学多普勒测速仪(ADV)的其优势,应用范围等相关信息。对比了传统的分析方法和近代分析方法,以此呈现未来海洋悬浮物浓度监测科技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悬浮物监测 悬浮物速度分析 光学探测器 声学探测器
  • 简介:在分析黄河三角洲的地面沉降状况及其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说明了对黄河三角洲进行地面沉降研究的必要性。综述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在地面沉降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分析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应用于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研究的可行性。

  • 标签: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沉降监测 差分 黄河三角洲
  • 简介:通过与不同型号单波束测深仪的多种方式和角度的比测试验,验证了SEABEAM1185多波束测深系统具有全覆盖扫测,测量范围大、速度快,测深精度和分辨率高等优点,突出其可靠性和稳定性。介绍了SEABEAM1185系统的组成及其技术性能,并具体分析了系统在监测广东省某河道堤防险段的使用情况及应用价值。

  • 标签: 海底地形测量 多波束测深 堤防监测 大断面 测量精度
  • 简介:波浪观测是海洋观测的主要内容之一。其观测手段众多,主要有人工测波、仪器测波和遥感反演测波等方式。观测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观测方法才能获得理想的观测资料。从实际应用出发对这些测波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典型设备等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比各自的性能参数,分析优缺点和在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需要加紧研制观测仪器和配套设施,完善相关标准,并制定观测设备安全保护机制,以提高国内波浪观测的技术水平。

  • 标签: 人工测波 仪器测波 遥感反演测波 性能参数
  • 简介:介绍多波束探测技术在港口、航道测量和水下物体搜寻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实例,进一步说明多波束探测技术的高精度、高效率、高密度和全覆盖的特点,展望多波束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前景,为三峡工程水下探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 标签: 海洋测量 多波束测深 水下探测 通航尺度 三峡工程 航道测量
  • 简介:数字海图的生产体系不仅是技术的,它与数字海图的传输特点和思维方法有关。本文经过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同时结合数字海图特点。分别论述了数字海图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最终,按照数字海图的传输和感受方式,给出了数字海图的产品特性。反映了数字海图生产技术的研究现状。

  • 标签: 数字海图 生产体系
  • 简介:潮汐观测网分为广域网与局域网,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潮汐观测站、数据汇集站、数据处理中心。信息传输方式为有线式和无线式。网络化验潮技术改变了以往单点独立测量的潮汐观测模式,用途广泛。

  • 标签: 潮汐观测 潮汐观测网 验潮网 潮汐预报
  • 简介:海流是海洋科学研究、海洋工程、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重要输入参数之一,海流测量方法按照测量原理可划分成:漂浮法、机械式、电磁感应式、声学式和表层海流遥感观测等方法,对这些测量方法的原理、发展、应用、优缺点和典型设备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我国海流测量设备相比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应该制定一定的保护措施大力扶植国产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加快产品化进程,保障观测资料安全,并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以及完善观测设备安全保护机制,提高国内海流测量的技术水平。

  • 标签: 海流测量 测量原理 技术发展 应用领域 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