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光绪20年(1894),清朝与日本因为朝鲜主权问题而爆发甲午战争。甲午战败后,清廷于光绪21年(1895)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予日本。浮沤于台湾海峡上的闽浙海盗,原是清朝政府在海洋事务上所面临的严重问题;现在对于统治台湾的日本总督府而言,"海贼取缔"成为日治初期总督府的重要课题,也是两国间的国际事务。
简介:李樗、黄櫄二人作为南宋《诗》家,明确了《诗》学立场,对王安石《诗经新义》提出批驳.一方面批评王安石在章句内容上穿凿附会,从而导致强生分别、自相矛盾、引喻失义、强合诗《序》、悖诗人意等诸多弊端;另一方面认为王安石于其中体现出天人二分、不知天道,以法解《诗》、不知道理等问题.从李、黄对王安石《诗经新义》的批驳,及其对天人观、义利观的探讨,可以窥见李、黄对《诗》之本义的强调,及以理学为倾向,以儒学为复归,对王安石新学之反拨.
简介:李欧梵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有着深远影响,他的论著对国内批评界在思维转变、视野拓展、理论创新等方面有着重要启示,但是国内研究界还是侧重于对其"现代性"理论的探寻和具体著作的评论。其实,其研究方式的不断拓展本身就展现出一种学术经验不断突破的"现代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李欧梵的学术研究历程也是"现代性"的化身之一。本文通过梳理李欧梵研究"文史结合"、"都市叙事"、"视觉维度"和"回归古典"的几个重要转向,力图对其"边缘人"身份带来的"多元视角"作准确描述,由此探求海外视野与中国经验如何对接的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台湾海峡的闽浙海盗活动
《毛诗李黄集解》对王安石《诗经新义》之批驳
“现代性”的化身:李欧梵的现代文学研究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