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7 个结果
  • 简介:北京华创升达高科技发展中心研发的FSP-1光谱辐射表可在全天候条件下使用。该表可广泛应用于农业气象、植物生理研究,太阳能利用、海洋考察、建筑材料老化及大气污染等科学研究。专利号为ZL03206190.0。

  • 标签: 辐射表 光谱 高科技发展 太阳能利用 农业气象 植物生理
  • 简介:1外场试验情况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与青海省气象局共同主持研究的“人工增雨成套技术研究”在总参大气环境研究所的通力合作及空军某部机组、民航有关飞行保障单位的密切配合下,于今年5月开展实施两架飞机(运-8,安-26)组成的飞机人工增雨综合监测和催化作业试验,对黄河上游不同降水天气系统进行了综合监测和催化作业。

  • 标签: 人工增雨 催化作业 飞机 监测飞机 作业时间 作业面积
  • 简介:根据近两年来对新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工程的审实践,分析了目前绍兴市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工程在设计、监理、施工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国标GB50057~94(2000年版),通过对建筑物防雷区(LPZ)的划分及对等电位的连接导体和SPD的估选,介绍了建筑物在LPZ交界面处、LPZ空间内及接地系统中等电位连接的正确方法。

  • 标签: 建筑物防雷装置 等电位连接 接闪器 引下线 接地体
  • 简介:本文利用IEC62305-2《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的评估方法,通过对福建LNG输气干线工程——莆田输站实地情况的勘查与防雷检测,并对评估模型进行一定的简化,有效地选定所有评估参数,得出评估结论。经研究,该输站按照雷击风险评估中建议的防雷改进措施后,能够将人身伤亡的风险值降低到规范要求可承受风险值以下,而且该评估也能为相关石化项目的雷击风险评估和防雷设计提供借鉴。

  • 标签: LNG 分输站 风险评估
  • 简介:用1975—1985年5月500hPa高空图资料统计晚霜冻在不同环流型下的频数。其中两槽一脊型的霜冻占67%,一脊一槽型的占22%,其他型为11%。并从冷平流强度、基础温度和天气现象等方面,分析了霜冻预报的着眼点,对加强晚霜冻预报,避免危害,收到较好效果。

  • 标签: 晚霜冻 环流分型 预报着眼点
  • 简介:利用2013—2016年河北省196个环境观测站资料和气象资料对河北省易出现重污染的天气形势进行天气学分型:辐合型、回流型、均压场型、高压后部型、西北高压型、北高型,其中西北高压型出现频率最高,均压场型次之,回流型出现频率最低。通过对河北省3个代表站2014—2016年秋冬季混合层高度、静稳天气指数及小风日数与污染物浓度的统计,分析得到3种指数与大气污染有很好的相关性,即混合层高度越低、静稳天气指数值越大、小风日数越多,越容易出现空气污染。另外通过对比不同类型重污染天气下混合层高度和静稳指数数值,得出天气型与气象特征量的对应关系:北高型最稳定,西北高压型最容易被破坏。

  • 标签: 重度污染 天气分型 气象条件
  • 简介: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做预报,是气象预报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气象上观测资料随时间变化大多属非平稳的。所谓非平稳时间序列,表示其统计特征量随时间变化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序列平均值Xt随时间而变,表现为它的一个现实曲线在一条水平线的上下波动大:另一种是序列标准差St随时间变化。这表现为它的一个现实的曲线的波动幅度较大;第三种表现更为复杂,序列均值Xt和标准差St同时随时间而变,这表现为它的一个现实曲线上下波动大,同时波动幅度也大。对于上述三种非平稳序列,至今没有理想的处理办法。本文介绍差模型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均值随时间的变化,而后建立差自回归模型。效果较好。

  • 标签: 降水趋势预报 自回归模型 差分模型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福建北部 非平稳时间序列
  • 简介:利用1951—2012年辽宁暴雨过程及暴雨灾情资料,对辽宁暴雨灾害特征及暴雨灾害评估进行分析,并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暴雨致灾指标与灾害影响评估的关系。结果表明:1951—2012年辽宁年平均暴雨日数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辽宁暴雨灾害发生频率自中部向西北逐渐增多,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为辽宁西部地区,其中朝阳喀左县暴雨灾害发生频率最高,占该站暴雨总次数的73%;辽宁西部等地区暴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但降水强度较小,且发生一级和二级暴雨灾害的概率低于其他地区;除辽西地区外,其他地区暴雨灾害发生频率略低,但降水强度较大。辽宁受暴雨灾害影响最大的受灾体为农作物及其设施,辽阳地区受灾频率最大,占该地区受灾过程总数的95%以上。

  • 标签: 致灾指标 暴雨灾害 预评估 决策气象服务
  • 简介:研究城市主导功能影响下区域碳平衡时空异,有助于理解城市功能格局与碳循环过程之间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厦门市6个区为例,采用各区历史统计数据以及卫星影像处理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构建简化的区域碳收支计算模型,核算各行政区不同历史时期的碳平衡,结果表明:厦门市整体上呈现碳收支失衡逐渐加剧的趋势,2003年CO_2排放量是吸收量的1.91倍,2013年增长至7.44倍;各区碳代谢以及碳平衡表现出不同的时空异特征。结合厦门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制订的主导功能分类,阐明主导功能影响下时空异的社会经济、自然景观等驱动因素对城市碳平衡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与过程。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区不同的碳平衡状况,制订适应各自主导功能的减排以及碳补偿政策。研究有助于直接服务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实践,从城市生态服务角度指导建设规划,合理城市功能分区。

  • 标签: 碳收支 碳平衡 城市功能 时空分异 厦门
  • 简介:在硬件设施、探测系统、网络环境日益完备,指导产品种类迅速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根据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需求,对宁夏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人员目前的状况进行了多方面分析。根据社会需求与技术形势,讨论了面临的任务,提出了发展策略与措施。

  • 标签: 业务技术 预报预测 气象 宁夏 硬件设施 产品种类
  • 简介:1引言寒潮是影响我国的重要灾害性天气,据寒潮年鉴统计:寒潮爆发日期可从上年的10月到次年的5月,我国平均每年遭受5~6次寒潮侵袭。本文所述春季寒潮系指2~4月出现的寒潮。关于寒潮的分析,国内已做了许多工

  • 标签: 寒潮 环流分型 候平均 500hPa 东亚大槽 环流型
  • 简介:为了掌握渤海海洋气象灾害的特征,提高海洋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能力,根据天气学原理并采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利用Micaps、卫星云图、探空、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及大浮标站资料,对2001-2015年渤海海区由大风、大雾、强对流引发的78次海难事故的天气个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渤海海上大风以冬季和春季偏北大风为主,偏南大风次之,影响渤海及沿岸地区的偏北大风冷空气可以分为北路、西北路和西路3条路径,偏南大风地面气压场可以分为东北低压型和华北地形槽型.渤海海上大雾多出现在秋季和冬季,多发的平流雾通过东、东南和西南3条路径进入并影响渤海及沿岸地区.渤海强对流天气主要出现在5-9月,强对流天气主要受蒙古低涡(低槽)和东北低涡(低槽)影响.

  • 标签: 大风 大雾 强对流 天气分型 监测预报
  • 简介:利用ATOVS卫星辐射率资料和NCEP资料,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3)及其同化系统WRF-3DVar,设计了几组同化试验方案,对由0908号台风"莫拉克"导致的台湾南部2009年8月8—9日特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预报。结果表明,直接同化ATOVS辐射率资料对初始温度场、湿度场和风场均有较明显的改善,其中连续循环同化试验的改善效果最显著,同化后初始场增加了暴雨中心上空对流不稳定性,同时风场也表现出更强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中尺度特征。对比不同的辐射率资料发现,同化MHS资料对湿度场改进效果较好,同化AMSUA资料对温度场和风场改进效果较好,同时同化MHS和AMSUA资料改进效果整体上要好于前两者。在对降水预报定量检验中,同化试验的整体评分要高于控制试验,特别是降水临界值超过300mm后评分提高最为显著。连续循环同化试验对这次台风暴雨的预报与实况最为接近。

  • 标签: ATOVS资料 WRF-3DVar 台风暴雨 数值预报
  • 简介:为确保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和计量标校。浙江省气象局结合本省实际,在3个市气象局试点开展气象仪器检定所建设。截至6月底,共完成了189个区域站的标校。通过“检定所”这一载体,实行气象装备巡查、维护、排障、标校、修理等多功能集约化保障,推动了区域站定性检查向定量检测进步,发现并排除了多起传感器超差现象,提升了区域站的稳定运行水平,推动了业务人员(特别是地面测报人员)向一专多能方向转型。

  • 标签: 气象装备 检定 实践 评估
  • 简介:对于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来说,初始条件的准确与否已成为影响预报技巧的主要因素之一。现有的大气观测资料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以及存在的观测误差,使得我们必须引进资料同化方法,为中尺度数值模式提供最优的初始场。由于传统的三维变同化(3DVar)方法缺乏模式约束以及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B矩阵)不具有流依赖性,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历史样本投影的3DVar(HSP-3DVar)方法,它不仅具有流依赖的B矩阵,而且比传统的3DVar简单易行。为了评价HSP-3DVar的同化性能,我们基于区域暴雨预报模式AREM(AdvancedRegionalEtaModel)对其进行了观测系统模拟试验(OSSE),结果表明:HSP-3DVar能够有效融合观测信息,模式初值在各层的均方根误差都显著地降低。

  • 标签: HSP-3DVar AREM模式 观测系统模拟实验
  • 简介:2012年第1期审读报告一、本期《青海气象》刊登新疆、广东、辽宁、贵州等省(区)科技人员撰写的科技论文9篇,占本期科技类文章50%。一方面反映《青海气象》稿源丰富,另一方面反映《青海气象》影响面在不断扩大,期刊质量得到科技人员的普遍认可。同时也为《青海气象》走向全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青海南部 气象 科技人员 科技论文 期刊质量 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