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2006年度我院申请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灾害天气精细数值预报系统及短期气候集合预测研究”已分别于2006年10月9日和14日顺利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的可行性专家论证。“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项目于2006年11月2日、“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和“灾害天气精细数值预报系统及短期气候集合预测研究”项目于11月9日分别由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组织完成了课题评审会。

  • 标签: “十一五” 科技支撑 项目申报 数值预报系统 控制技术 监测预警
  • 简介: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综合分析了环流背景、冷空气活动和地形对台风"海燕"(2013)后期路径和降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燕"后期路径北翘东折的环流背景为500hPa高度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引导气流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动而发生改变。2)"海燕"东西两侧经风和南北两侧纬风的不对称分布是导致台风路径突折的主要原因,此外冷空气和地形的阻挡作用也是使得"海燕"路径突折的重要原因。3)冷空气对降水的影响体现在,前期冷空气侵入到"海燕"西侧,使其获取了斜压能量,有利于台风低压和暴雨的维持,后期冷空气主体侵入到台风低压,使得台风低压斜压性明显减弱,低压环流迅速填塞,降水趋于减弱。4)对于秋、冬季的台风而言,除了要关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风槽等天气系统和地形的影响外,还需注意冷空气南下对台风路径和降水强度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北上的台风而言,冷空气南下可能会导致台风路径突折,降水幅度增加。

  • 标签: 台风 路径 暴雨 冷空气 物理量
  • 简介:近年来,科研所在省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科研”二字做文章,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不断促进本所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形成了以“外树形象、内练素质”为主线,以科研业务转化为载体,以塑形育人为保证,以规范、制度化为特点的两个文明建设运行机制,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先后获得了“2002年度全省气象宣传先进集体”、“2004年第八套广播操比赛三等奖”、“庆祝建局50周年文艺汇演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所属科室全部被命名为“文明科室”。5个家庭获得“五好家庭”称号,先后有10人获得省局“文明职工”称号;6人(次)获得优秀党员和先进党务工作者称号。

  • 标签: 思想政治工作 支撑能力 高科技 精神文明建设 两个文明建设 科研所
  • 简介:本文对交型扰动不稳定谱点的分布做了理论分析,得到了该谐点分布的半圆定理-该谱点分布在复平面上以原点为圆心以R0为半径的上半平面上,同时还对该不稳定增长率的上界作了估计.发现水平尺度越小,模式顶越高则该估计值越大;垂直风切变的增大和纬度的增高对该增长率的增大有正贡献;当层结稳定度减小时,最大增长率随相对最大增长率得增大而减小.

  • 标签: 斜交型扰动 半圆定理 增长率 垂直风切变 不稳定谱点
  • 简介:1引言目前省市指导预报已通过9210卫星网,每天定时地基层台站分发。预报产品下行在Pevsat接收机上,指导预报虽然属于文本文件,但文件名随日期和时次的更迭而改变,由于新版Micaps系统缺少了这部份传输程序,因此通过Micaps系统直接检索省市指导预报产品。既繁琐又困难。特别是对操作不够熟悉者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我们对Micaps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力求从中找到解决办法,让指导预报产品定时传输,并且能够在Micaps系统实现菜单管理。以利于检索.

  • 标签: MICAPS系统 快速检索 指导预报 自动传输 预报产品 定时传输
  • 简介:本章主要着眼于中间用户群,他们的首要功能在于提供实时天气观测和预警预报信息、借助计算机生成天气分析和预报意见、监测气候变化趋势等,其产品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为公众所获取。到目前为止,该用户群中最大的用户来自国家天气局(NWS),

  • 标签: 天气观测 预报信息 监测 现象学 中尺度 基础
  • 简介:改革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发展气象的公共关系中要效益张昆,张学军(兰州中心气象台730020)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已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越来越广泛地依赖于信息的获取,特别是作为高科技的气象信息,通过电视屏幕以其生动直观的形...

  • 标签: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 气象事业 要效益 气象信息 城市天气预报 气象服务
  • 简介: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民众科学意识的提高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人类在研究自然世界的时候,不再把自己置身其外。不考虑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就永远无法完全认识自然已经成为更广泛的共识。这种在科学哲学上从西方人与自然的对等向东方的“天人合一”的回归,

  • 标签: 自然科学研究数据 人文特征 数据共享 现代科学技术 科学哲学
  • 简介:2006年10月14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在北京组织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可行性论证报告会。会后,项目牵头组织单位中国气象局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择优委托,确定了本项目的7个课题和相应承担单位:

  • 标签: “十一五” 科技支撑 人工影响 研发 装备 技术
  • 简介:冬季,榆林机场影响飞行的主要天气现象是烟,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城市工业的迅猛发展,烟源大增,其突发性强,水平能见度由10000m急剧降到3000m以下。由烟引起的低能见度严重威胁着航班的安全正常。榆林机场烟的形成多与本场高度较低的强逆温层、风场以及烟源...

  • 标签: 迭代法 机场 水平能见度 预报经验 成因分析 预报准确率
  • 简介:为准确描述黑潮延伸体的强度,突出其表面热量输送作用引起的海温调整,提出了纬扰动海温的概念,基于对NOAA(NationalOceanicandAtmosphericAdministration)高分辨率海温资料和GODAS(GlobalOceanDataAssimilationSystem)海洋再分析资料的分析表明,气候态的纬扰动海温与洋流的表面热量输送分布高度一致;对纬扰动海温年际演变的分析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海温异常,纬扰动海温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延伸体系统强度的年际振荡,标识出延伸体和亲潮的影响范围;对西北太平洋纬扰动海温异常的经验模态分解结果的分析表明,前两模态主要反映不受亲潮交汇影响的延伸体收缩和扩张模态,而第三、四模态则反映北侧亲潮的强弱对延伸体扰动海温的影响。涡动动能作为标识延伸体区域的重要动力学指标,在延伸体系统的演变中,与纬扰动海温通过海洋温度锋的强度和流轴的稳定性紧密联系:纬扰动海温增大,表明洋流的热量输送作用增强,延伸体强度增强,海温梯度增大,此时海洋温度锋增强,流轴稳定,中尺度涡活动减弱,反之亦然。考虑到纬扰动海温对延伸体表面热量输送作用具有较好的刻画能力,定义了延伸体热力指数,对比分析表明该指数能较好地标识出延伸体的收缩和扩张状态,对延伸体的纬伸展距离和流轴的南北振荡同样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

  • 标签: 黑潮延伸体 纬向扰动海温 年代际变化 热力状态指数
  • 简介:本文汇总了江苏省开展《气象》立法后评估调查活动的有关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客观分析了《气象》在立法及施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气象法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 标签: 《气象法》 后评估 调查报告 立法 调查活动 调查结果
  • 简介:文章评估耦合气候模式预测台风季节(6~10月)西北太平洋纬风垂直切变幅度(Mws)的年际变化能力,分析显示欧洲多模式集合气候预测系统计划(DEMETER)中耦合模式数据基本具有回报MWS基本空间分布特征的能力,而回报MWS空间能力的不足区域与模式回报MWS与西北太平洋年台风数(WNPTF)的虚假显著相关区域相一致。过程中还显示西北太平洋低纬海区MWS与WNPTF正(负)相关,而强E1Nino年时该海区MWS对应正(负)异常,强LaNina年时则相反;这意味着在台风季节,强EINino年的WNPTF容易比强LaNina年的WNPTF偏多。在考察MWS的时间变异特征时,将MWS区域平均时间序列(MWST)和MWS的EOF第一特征向量对应的时间系数(MWSPCI)定义为纬风垂直切变指数,讨论指数与WNPTF、强ENSO间的关系。分析显示,MWST(MWSPCI)分别与Nino3.4指数、WNPTF显著相关,模式集合较好地再现了这种特征;但对强ENSO信号的响应,两个指数在ERA.40数据中是相反的,而在模式集合中却是一致的。

  • 标签: 纬向风垂直切变幅度 DEMETER 回报 西北太平洋 ENSO
  • 简介:用滤膜观测大气冰核的静力扩散云室本项目是在中国气象局云物理基金资助下完成的。它是通过模拟冰核活化环境对大气冰核(或人工冰核)浓度进行观测,研究冰核活化机制,为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的研究提供基本参数的设备。该设备由大气气溶胶粒子滤膜取样器、扩散云室及...

  • 标签: 大气冰核 滤膜法 静力扩散云室 冰核浓度 人工影响天气 大气气溶胶粒子
  • 简介:利用AutoCAD绘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的接地电阻换算系数(A)图,通过内差得到不同土壤电阻率条件下的接地电阻换算系数A值变化曲线,然后捕捉各曲线和接地体实际长度与有效长度比值L/Le的交点纵坐标值,经过适当的数值计算,便可获得不同土壤电阻率条件下各L/Le值的接地电阻换算系数值。

  • 标签: 内差 接地电阻 换算系数
  • 简介:使用1979-2005年NCEP/NCAR再分析数据,分析了北半球平流层中低层(300hPa至10hPa)纬风的季节转换规律,并采用二维空间场相似性方法确定了平流层的季节过渡日期。分析表明,平流层大气环流基本为冬夏二元状态,冬夏转换具有突变性;其季节过渡在纬是接近同步进行的,而在经则有时间差异,无论是冬夏转换还是夏冬转换高纬都要早于低纬。在平流层中部(10-70hPa)季节过渡是自上而向下进行的;而在平流层下部(100-200hPa)季节过渡的上下传递关系则比较复杂,在不同的纬度带有不同的表现。在北半球热带外地区,平流层中部东风期的起止日期与相似性方法计算得到的平流层季节过渡日期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东风期之前和之后往往各存在持续10天左右的零风一弱风期。

  • 标签: 平流层中低层 纬向风转换层 零风层 平流层季节转换
  • 简介: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风场资料和中国东部120个站的降水资料,分析了1951--2010年北半球冬季110°-120°E经环流的气候特征,定义了北半球冬季110°-120°E低纬Hadley环流和中高纬气流强度指数,并分析了其强度的长期变化趋势以及对中国东部同期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北半球冬季110°-120°E经环流主要包括低纬Hadley环流和中高纬度从高层到低层较-致的偏北下沉气流。(2)北半球冬季110°-120°EHadley环流和中高纬气流强度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二者在长期变化趋势上表现-致,即在1990年以前呈约20a的振荡周期,且波动更大,而在1990年以后呈约10a的振荡周期,波动相对较小。(3)北半球冬季110°-120°E经环流强度指数对中国东部同期降水的年际变率具有较高的解释率,二者在统计上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北半球冬季110°-120°EHadley环流强度和中国东部同期降水相关程度大值区集中在江南、华南及江淮地区,中高纬气流强度和中国东部同期降水相关程度大值区集中在西北、江淮及江南地区。(4)东亚地区冬季经环流异常的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中高纬度反向的异常气流和中低纬度反向异常环流圈的变化。强(弱)经风年,北半球中高纬度从高层到低层为异常的偏北(南)气流,中低纬度对流层存在顺时针(逆时针)方向闭合的异常经环流,对应中国东部降水显著减少(增多)。

  • 标签: 经向环流 变化趋势 同期降水 中国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