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了一个准业务季度气候距平数值预测系统,包括气候模式、大气和海洋初始条件同化、年际气候异常信号的提取、集合积分与概率计算、预测值系统误差的订正方法以及预测评分技术等方面,以东亚夏季风降水和太平洋海温异常为主要预测对象。本文主要报告5年来中国夏季降水季度预测准业务试验的结果。1989~1995年夏季降水季度实时预测试验的结果表明:对于导致气候灾害的夏季降水异常,例如中国东部的严重旱涝,我们能够作出很好的预测;对于比较弱的夏季降水异常,预测技巧较低。另外,预测效果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比如,中国东部比西部好,东部又以长江中下游为最佳。本文还介绍了一些由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大气的物理过程及机理,提出了一个“持续异常区假说”。进而讨论了集合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使用集合积分技术来识别持续异常区。最后对短期气候预测的几个基本问题以及改进的途径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跨季度实时预测 集合预测 持续异常区
  • 简介:在PC-1500微机应用中,往往需要在一个BASIC程序(PR01)之后加接另一个BASIC程序(PR02),由于PC-1500的指令中没有这种功能,故过去只能将PR02程序用手工逐行键入,既费时,又容易出错。当你掌握了本文介绍的方法后,就可仍用磁带读入待接的PR02程序,很简便地就能实

  • 标签: PC-1500 BASIC 微机应用 逐行 气象电报 PEEK
  • 简介:目前,不少工矿企业对“天气警报接收机”不但要求能自动开关,而且要求能与扩音机连接,实现天气警报收、扩全自动。对于备有“录音”插孔的“天气警报接收机”(如上海环流牌“气象警报接收机”),实现自动扩音方法比较简单。因为这个“录音”插孔本身已具有自动开关的功能,但由于原设计器件容

  • 标签: 天气警报 中间继电器 电源插头 电源开关 高压开关 二根
  • 简介:主要讲述了DOS操作系统下的远程终端与UNIX操作系统下的服务器基于TCP/IP协议的远程网络连接

  • 标签: DOS UNIX TCP/IP协议 远程网络
  • 简介:使用1979-2005年NCEP/NCAR再分析数据,分析了北半球平流中低层(300hPa至10hPa)纬向风的季节转换规律,并采用二维空间场相似性方法确定了平流的季节过渡日期。分析表明,平流大气环流基本为冬夏二元状态,冬夏转换具有突变性;其季节过渡在纬向是接近同步进行的,而在经向则有时间差异,无论是冬夏转换还是夏冬转换高纬都要早于低纬。在平流中部(10-70hPa)季节过渡是自上而向下进行的;而在平流下部(100-200hPa)季节过渡的上下传递关系则比较复杂,在不同的纬度带有不同的表现。在北半球热带外地区,平流中部东风期的起止日期与相似性方法计算得到的平流季节过渡日期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东风期之前和之后往往各存在持续10天左右的零风一弱风期。

  • 标签: 平流层中低层 纬向风转换层 零风层 平流层季节转换
  • 简介:对1977-1992年1,4,7,10月沈阳第一和第二对流顶月平均高度和温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是以第一对流顶为主的地区,第二对流预只有夏季发生频率较高;第一对流顶的高度、温度以及出现频率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高度在1月最低,7月最高;温度在3月最低,8月最高。第二对流顶高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温度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第一对流顶在各个月份温度都随高度增高而降低,降幅1月最小,7月最大,4月和10月居中。第二对流顶温度随高度变化只在7月显著递减;第一对流顶高度在10月显著降低,降幅为453m/10a,其他月份变化趋势不明显。第一对流顶在7月显著降温,降幅为1.8℃/10a,10月增温显著,升幅为2.0℃/10a。第二对流顶高度在不同月份都表现出弱升高趋势,但不显著。1月和10月的降温和升温显著,降幅和升幅分别为1.7℃/10a和1.2℃/10a。

  • 标签: 对流层顶 高度 温度 气候特征
  • 简介:本文利用青海省7个探空站1970—2001年高空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站各类对流顶的时空分布、季节变化和趋势等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对流顶的分布特征及其高度、温度变化的基本事实和规律。结果表明:由于不同类型对流顶在各站的位置随着季节有明显的南北进退,因此,出现频率各异;两类对流顶的高度不仅有明显的差异,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极地类对流顶高度在春季最高,夏季最低,而热带类对流顶高度在夏季最高,秋季最低;最高对流顶与低温相对应,最低对流顶与高温相对应;热带类对流顶年平均高度变化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温度变化呈下降趋势。

  • 标签: 对流层顶 统计学 时空分布 气象资料
  • 简介:根据近两年来对新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工程的检审实践,分析了目前绍兴市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工程在设计、监理、施工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国标GB50057~94(2000年版),通过对建筑物防雷区(LPZ)的划分及对等电位的连接导体和SPD的估选,介绍了建筑物在LPZ交界面处、LPZ空间内及接地系统中等电位连接的正确方法。

  • 标签: 建筑物防雷装置 等电位连接 接闪器 引下线 接地体
  • 简介:<正>臭氧是大气层重要的组成成份,一般从5—10km臭氧含量开始增加,至20—25km的平流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再往上逐渐减少。在标准大气状况下大气的臭氧总量厚度约3mm。由于它对太阳紫外线

  • 标签: 大气臭氧层 生态环境 人类 保护措施 气候 植物
  • 简介:本文通过对8607号和8114号二个强度、路径均不同的台风的分析,发现结稳定度(N~2)(N~2=g(dlnθ)/θ)的水平变化对台风的强度和路径关系密切。台风一般总是朝结稳定度小的区域移动,结稳定度小值区有利于台风加强。这对预报台风强度和路径有一定指示作用。

  • 标签: 非均匀层 螺旋云带 指示作用 西北太平洋 非绝热加热 西行
  • 简介:利用1960--2009年吉林地区高空探测站长春、延吉、临江地面至100hPa高度标准等压面(共8)温度资料,通过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对吉林地区地面到100hPa高度各标准等压面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吉林地区对流年温度在700hPa高度以下温度趋势是上升的,400hPa高度以上温度趋势是下降的。各季温度趋势变化不同,秋季和冬季在400hPa高度以下温度趋势是升温的;春季和夏季700hPa高度以下温度趋势是上升的,且温度趋势上升的幅度明显小于秋、冬季。城市规模的不同,温度上升趋势也不相同,大城市长春的升温幅度高于中、小城市的升温幅度;在各标准中长春升温达到的高度高于中、小城市。

  • 标签: 城市化 高空 温度
  • 简介:一、引言声雷达(acousticradar)是遥测低层大气结构特点的一种现代化先进工具,得到了世界性的广泛应用。声雷达可用于大气温度遥测和风向风速遥测。用双点声雷达系统可以得到风的湍流结构资料;从单点声雷达的后向散射回波图片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大气混合结构的时——空实时演变规律。

  • 标签: 声雷达 温度层结 低层大气 大气温度 湍流结构 混合层
  • 简介:城市大气环境边界观测试验工程提出了城市区域大范围大气污染“空气穹隆”动力过程三维结构,首次揭示出北京周边地形“山谷风”与城市“热岛”效应相互作用对城市大气环境影响的综合特征。试验采用卫星遥感-地面观测相结合的技术方案,揭示北京周边地区污染贡

  • 标签: 城市 大气环境 边界层 观测 试验 大气污染
  • 简介:利用三维对流边界的大涡模拟模式研究对流边界湍流统计特征量,模拟结果与前人的同类模拟工作及实验观测结果相比较,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 标签: 大涡模式 湍流 对流边界层
  • 简介:利用1948--2010年NCEP/NCAR逐月位势高度再分析资料、美国国家海洋局提供的1948--2010年逐月海温再分析资料,分别定义了1000--500hPa和500—200hPa厚度,利用EOF、SVD等方法研究了北半球对流厚度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面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平均厚度EOF第一模态均具有北太平洋及附近高纬度亚洲大陆地区与北美大陆高纬地区反位相变化的特点,而夏季第一模态则是北半球范围内较一致的位相分布;冬、夏季平均厚度EOF第二模态均突出体现了欧亚大陆及附近地区与北半球其他地区反位相变化的特点;冬、夏季厚度场的变化形势与大气环流及海面温度具有密切联系。

  • 标签: 北半球 对流层厚度 时空变化 大气环流 海面温度.
  • 简介:利用CFL-03边界风廓线雷达,在塔中开展了边界风场探测研究,根据2010年4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连续的边界风场探测资料,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大气边界850hPa、700hPa和500hPa特征风场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塔中地区850hPa特征主导风向为偏东风,风速年变化较小;700hPa特征风速6月最大,9月最小,6、8、9月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其余月份为偏西风。500hPa特征风速9月最小,11月最大;6、9月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其余月份为偏西风。

  • 标签: 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中 特征层 风廓线雷达 空中风 风向
  • 简介:利用2003年7月7—8日NCEP/NCAR资料和地面高空常规探测资料,利用客观分析方法,研究了东北冷涡积混合云系形成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这一冷涡天气系统是由北部和南部两个低压系统组成,且均比较深厚,有明显低温区配合。东北地区的降水主要受南部低压系统影响。该系统有气旋性环流配合,气旋中心区、气流辐合区和气旋东南侧西南气流中均存在相对湿度高于80%的湿度区。湿度区中含有湿度高于90%的区域,积混合云系产生在这个区域内,而且降水区与系统的不稳定区和动力场辐合区配合一致。研究表明,东北冷涡天气系统中积混合云系是在冷涡系统东南部的西南气流中形成的,水汽输送条件较好,而且有高湿不稳定区配合,对研究其生成和发展有指示意义。

  • 标签: 东北冷涡 积层混合云 天气形势 天气学分析
  • 简介:日本东北大学6日发表公报说,该大学参加的一个国际小组发现,近年来,北半球大气中破坏臭氧的氯化氢不断增加。研究小组分析了日本筑波市以及瑞士等8个地点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大气中氯化氢浓度相关数据,发现2007年以后北半球平流的氯化氢浓度正在增加。

  • 标签: 北半球 臭氧层 日本东北大学 物质 氯化氢 氢浓度
  • 简介:气候变化带给臭氧的消息是喜忧参半的。根据一项新研究,由于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和气流的改变,北半球中部(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在内)臭氧可能会提前恢复;同时,整个热带地区以及南半球中部(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秘鲁)臭氧的恢复可能会延迟。

  • 标签: 气候变化 臭氧层 区域性 二氧化碳浓度 澳大利亚 热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