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作为我国审计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内部审计在单位日常监督管理中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内部审计的基本特点和特性,并根据自身体会指出了内部审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局限性以及在开展工作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标签: 内部审计 组成部分 审计体系 监督管理 工作时
  • 简介:联网审计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进行网络互连后,在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相关信息系统进行测评和高效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适时、远程检查监督的行为。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传统审计技术来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监督,是计算机辅助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标签: 审计工作 气象部门 联网 陕西 财务收支 检查监督
  • 简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1999年下发了《县级以下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暂行规定》以来,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按照要求,积极开展了这项新工作。鉴于该项工作不仅要对事(单位财务收支执行情况)提交审计意见书,还要同时对入(被审计领导干部在管理单位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中,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和应负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做出结论和评价,审计结论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做出审计评价。故审计难度和审计风险大于其他审计类型的现实情况,本文作者根据中央五部委近期下发的《关于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扩大到地厅级的意见》(审经责发[2004]65号)规定,站在气象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角度,从具体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务出发,提出了气象部门开展司局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阐述了开展其高层领导干部审计的难点;针对其难点,提出较切合实际的审计思路、内容、步骤。

  • 标签: 经济责任审计 气象局 国务院办公厅 领导干部 局长 财务收支
  • 简介: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恢复纪检监察机构三十周年。三十年来,青海省气象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纪检监察审计工作不断向前推进,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

  • 标签: 亮剑出鞘 出鞘青海 审计工作回顾
  • 简介:通过对基层气象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解决所存在问题的对策,以便使基层气象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更加规范、完善。

  • 标签: 经济责任审计 领导干部 气象部门 审计工作
  • 简介:根据2002—2007年北京朝阳医院逐月慢性阻塞肺病(COPD)入院患者例次和北京朝阳气象站同期逐月地面气象资料,利用统计方法,进行相关分析,旨在探讨慢性阻塞肺病与气候因素、气候变化的关系,分析人类免受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和气候资源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结果表明:慢性阻塞肺病与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和风速等气象因子有密切的相关,当平均温度大于等于19.5℃时,慢性阻塞肺病的发病例数较低;当平均温度小于19.5℃时,发病例数较高。当平均相对湿度大于等于53%时,慢性阻塞肺病的发病例数较低;当平均相对湿度小于53%时,发病例数较高。当平均气压大于等于1009hPa时,慢性阻塞肺病的发病例数有升高的趋势;当平均气压小于1009hPa时,有下降的趋势。当平均风速大于等于3.0m/s时,慢性阻塞肺病的发病例数较高;当平均风速小于3.0m/s时,发病例数较低。慢性阻塞肺病发病的高发期相对于风速极大值滞后15d。慢性阻塞肺病发病存在着明显的月际变化和年际变化,从月际变化曲线来看,慢性阻塞肺病发病最高例数出现在4月,最低例数出现在7月;从年际变化曲线来看,慢性阻塞肺病发病例数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根据气候变化、季节变化对慢性阻塞肺病进行预测预防,以减少慢性阻塞肺病的发生,可为该病的气象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气候变化 气象要素 相关分析
  • 简介:在前面的章节里,我们给出了几条特别的建议,这些建议针对的,是国家多用途中尺度观测系统来自私人、公共和学术界的利益攸关人。这些建议的范围,从特别的数据应用到应该纳入国家综合网的观测和基础设施的特殊类型都有。

  • 标签: 多样性 基础设施 数据应用 中尺度 学术界 综合网
  • 简介:混合云天的观测姚新琪(张家川县气象局741500)在夏秋季,稳定性云层中混有Cb云的情况较多见。但由于处在稳定性云层之中,同时多受降水等天气现象影响,通常Cb云所特有的砧状和底部悬球状结构无法直接观测到,尤其在无雷的情况下或闻雷之前要对天空状况有一...

  • 标签: 气象要素 混合性 稳定性降水 降水特征 要素变化 层状云
  • 简介:人工增雨是京津地区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技含量高,在乌盟地区大规模实施"进、退、还"战略和生态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乌盟生态环境现状,对开展人工增雨工作的必要、可行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可供其它地区参考.

  • 标签: 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 荒漠化 水资源 乌盟地区 人工增雨
  • 简介:1.雷达定量遥感2009年利用多普勒谱方法和实验室的毫米波雷达资料,分析了毫米波测云雷达反演云水/云冰含量方法,并与其它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双线偏振雷达资料质量控制和降水观测方法,与新一代天气雷达测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算法,研发了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处理和产品生成软件系统;在新一代天气雷达台风监测方面,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新一代天气雷达 雷达资料 双线偏振 定量遥感 观测方法
  • 简介:一、概述所谓连续暴雨是指安康地区(10站)连续两天以上出现至少一站日雨量(20~h—20~h)大于等于50mm的降水过程.按此标准统计,连续暴雨从6月到10月在安康均有发生.且主要集中出现在7到9月,其中又以7月出现的频数最高,9月次之.本文以暴雨日为特征日,采用(0,1)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安康7月连续暴雨的预报方程.

  • 标签: 暴雨预报 暴雨日 降水过程 预报方程 不稳定能量 南支槽
  • 简介:微机的常规预防维护孟雅文(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影响微机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六个(不包括微机自身的品质),即:电源、温度、湿度、清洁度、腐蚀、振动等。下面就从这六个因素谈谈微机的常规预防维护。1电源对微机来说,平稳的电源是极为重要的环境,现...

  • 标签: 微机 预防性维护 空气相对湿度 稳压电源 元器件 有害气体
  • 简介:1.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组织的评估2010年4月受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评估,并获得好评。评估专家对实验室的评估意见如下: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灾害天气 科技部 基础研究
  • 简介:结合翁牛特旗实际,经过两年对比试验,总结出适合北方旱作农田区的保护耕作方式。对改革目前传统耕作技术,保水培肥,省工节能,增产增收,促使农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保护性耕作 耕作方式 综合分析
  • 简介:基础四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合作方面,具有共同参与的广泛兴趣和优势互补的双赢特点。四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合作,不仅能促进四国的科技研发和示范推广及成果产业化的进程,进一步扩大四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利益交集,还将不断加深四国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四国已有气候变化科技合作的基础,合作中面临的障碍也有可能克服。四国科技合作不仅具有必要,也有可能

  • 标签: 应对气候变化 基础四国 科技合作
  • 简介:本报告第二章中的个例研究充分证明了跨学科、部门间、国际间和机构间合作对于NSF大气科学部(ATM)资助的领域中的重要。由于各种原因,合作对于大气科学越来越重要。研究视野的不断拓宽,使得多领域科学家合作成为必然;鉴于资源正变得日趋紧缺,

  • 标签: 大气科学 协作 个例研究 跨学科 NSF 合作
  • 简介: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开展灾害天气早期警报工作以来,其中期天气预报的水平在稳步提升。最重要的体现应该是近两年对一些天气尺度灾害天气事件提前几天的成功预报,包括: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早期预警 ECMWF 中期天气预报 天气尺度 警报
  • 简介:利用2013年12月1—9日淮安市气象观测资料、空气污染监测资料和探空资料,对2013年12月初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次大范围持续重度雾霾过程的气象要素、PM2.5浓度和大气边界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淮安地区持续雾霾过程高空为偏西气流,冷空气弱且850hPa有暖平流输送,为雾霾持续的背景条件。在此次持续雾霾过程中,PM2.5日平均浓度均大于0.075mg·m^-3,与能见度呈反相关关系;高质量浓度的PM2.5长时间堆积使低能见度维持,随着湿度的增大或减小,雾霾交替出现。边界层中低层维持的逆温层结不利于大气湍流、水汽垂直交换及污染物垂直扩散,为雾霾长时间维持提供了良好的热力条件;混合层高度低且上升运动弱,为此次持续雾霾过程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

  • 标签: 雾霾 PM2.5 逆温 混合层高度
  • 简介:应用常规与非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PM2.5浓度监测资料,对2013年1月20~24日山西区域一次持续雾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本次雾霾天气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2013年1月20日14时至23日11时,由于相对湿度的变化导致了3次轻雾转大雾过程;23日14~20时,由于PM2.5浓度的增大经历了1次轻雾转霾的天气过程。(2)地面弱的气压场和较小的风速以及PM2.5浓度的上升和相对湿度的增大为本次持续雾霾天气过程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边界层逆温的存在是雾霾低能见度过程形成的必要条件,边界层有逆温层而不出现雾霾天气的条件是:相对湿度〈50%,PM2.5日均值浓度〈75μg·m-3;逆温层下相对湿度的大小是区别雾和霾天气的指标。(4)相对湿度和PM2.5是决定能见度大小的关键因子,其对能见度的影响体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当相对湿度〈90%时,PM2.5浓度对能见度的作用强于相对湿度,是影响能见度变化的主要因子,但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其对能见度的影响相对增强,当能见度降至1km以下时,相对湿度成为影响能见度变化的主要因子。

  • 标签: 持续性雾霾 阶段性特征 关键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