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4 个结果
  • 简介:采用人工感染法,对严重联音免疫缺陷小鼠(scid小鼠)进行夜现周期丝虫实验感染研究。结果表明,丝虫经人工感染能在Scid小鼠体内发育成熟并产生微丝蚴,虫体回收率较高6-30%,平均14.8%:感染10只小鼠均在外周血中检获微丝蚴,解剖收集到成虫,感染成功率高达100%。作者认为Seid小鼠由于T、B淋巴细胞功能缺如,不能产生相应抗丝虫感染抗体感染成功、潜伏期短、微丝蚴密度成虫回收率高较理想实验动物。

  • 标签: SCID小鼠 微丝蚴 丝虫感染 鼠模型 体内发育 免疫缺陷小鼠
  • 简介:目的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猴免疫缺陷病毒(SIV)SIV30蛋白作为抗原诊断试剂,建立免疫梳方法(IC)用于特异性检测实验猴血清中抗SIV抗体IgG。方法应用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SIVSIV30基因重组表达质粒,并在感受态细胞BL21中表达,将该重组蛋白纯化后作为诊断抗原,建立免疫梳标准化检测程序,并应用临床检测。结果最佳抗原包被量0.02mg/mL;制备好IC均能够特异性检测到相应SIV阳性血清不与其他病毒血清间发生交叉反应,表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SIV30蛋白能够敏感地检测到1∶400倍稀释SIV阳性血清;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同品重复检测3次,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利用该检测方法在对10份可疑猴血清样品进行检测,IC与ELISA检测结果

  • 标签: 猴免疫缺陷病毒 SIV30蛋白 免疫梳 快速检测方法 抗体
  • 简介:目的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病毒特异性免疫复合物(IC)在不同时间、不同组织沉着情况,初步研究其与AIDS系统病变联系.方法对8只不同时间感染SIV恒河猴1只未感染SIV进行尸检获取系统组织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和IgG、C3、SIVp27免疫荧光染色,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gG、C3、p27在多个猴、多种组织相同位置出现相同模式荧光表达,证明存在IC沉着;其中脑血管周(8/8),心肌间微血管(6/8)、和淋巴结副皮质(6/8)生发中心(5/8)阳性最高部位,肾小球肾间质、肠黏膜固有层也有较多IC沉着,感染中、晚期IC出现比例更高.结论SIV感染出现广泛SIV-IC沉积,随病情进展加重;IC可能SIV导致AIDS系统病变主要形式.针对此过程进行研究,可帮助了解AIDS并发系统器官病变机制研究新治疗方法.

  • 标签: SIV 免疫复合物 淋巴结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
  • 简介:目的(1)建立RT-PCR方法,定性测定SIV感染猴血浆中病毒RNA,比较其与传统血浆病毒分离方法敏感性;(2)建立DNA-PCR方法,检测SIV感染猴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中病毒DNA.(3)检验DNA-PCR和RNA-PCR方法在猴SAIDS模型应用实用和可操作.方法用SIVmac251静脉感染恒河猴,定期采血,从血浆中提取病毒RNA,RNA模板通过RT-PCR法扩增,凝胶电泳定性;从感染猴PBMC中提取带有整合SIV前病毒DNA细胞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凝胶电泳定性.结果DNA-PCR和RNA-PCR经两轮扩增均得到长度477bp特异条带,测序鉴定确目的片段.9只实验猴感染SIV7d,RNA-PCR结果7/9阳性,DNA-PCR结果100%阳性,血浆病毒分离只有5/9阳性;此后直到感染42d,RNA-PCR和DNA-PCR结果100%阳性,血浆病毒分离阳性感染35d下降到4/9,到42d时下降为零.结论PCR方法比病毒分离方法敏感性高.尤其DNA-PCR,既可检测具有活跃病毒复制感染细胞,又可检测那些携带病毒处于转录休眠期细胞,所以在感染早期和中后期--血浆病毒水平较低情况下或病毒处于潜伏感染阶段,它作为猴艾滋(SAIDS)模型病毒学指标之有其必要和重要.这个指标的检测方法应该是较血浆病毒RNA检测更为敏感.

  • 标签: 猴免疫缺陷病毒(SIV) RT-PCR 巢式PCR 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 病毒分离
  • 简介:目的(1)建立RT-PCR方法,定性测定SIV感染猴血浆中病毒RNA,比较其与传统血浆病毒分离方法敏感性;(2)建立DNA-PCR方法,检测SIV感染猴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中病毒DNA。(3)检验DNA.PCR和RNA-PCR方法在猴SAIDS模型应用实用和可操作。方法用SIVmac251静脉感染恒河猴,定期采血,从血浆中提取病毒RNA,RNA模板通过RT-PCR法扩增,凝胶电泳定性;从感染猴PBMC中提取带有整合SIC前病毒DNA细胞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凝胶电泳定性。结果DNA-PCR和RNA-PCR经两轮扩增均得到长度477bp特异条带,测序鉴定确目的片段。9只实验猴感染SIV7d,RNA-PCR结果7/9阳性,DNA-PCR结果100%阳性,血浆病毒分离只有5/9阳性;此后直到感染42d,RNA-PCR和DNA-PCR结果100%阳性,血浆病毒分离阳性感染35d下降到4/9,到42d时下降为零。结论PCR方法比病毒分离方法敏感性高。尤其DNA-PCR,既可检测具有活跃病毒复制感染细胞,又可检测那些携带病毒处于转录休眠期细胞,所以在感染早期和中后期——血浆病毒水平较低情况下或病毒处于潜伏感染阶段。它作为猴艾滋(SAIDS)模型病毒学指标之有其必要和重要。这个指标的检测方法应该是较血浆病毒RNA检测更为敏感。

  • 标签: 猴免疫缺陷病毒 PCR技术 RT-PCR方法 外周血淋巴细胞 RT-PCR法 病毒DNA
  • 简介:[目的]建立禽流感H5N1病毒感染恒河猴动物模型,探讨禽流感在哺乳类动物发病机制。[方法]通过“环甲膜穿刺术”经气管注射鸡胚培养禽流感H5N1病毒(AF148678;ACGoose/Guangdong/11961H5N1)感染恒河猴,观察恒河猴染毒出现临床体征,用显微计数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动态变化,用ELISA检测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变化规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动态变化。在染毒第1天、第3天、第10天和第14天分别剖杀染毒组恒河猴1只,HE染色观察主要组织器官病理变化,用病毒分离、免疫组化和RT-PCR三方法分析禽流感病毒侵袭机体特点。[结果]临床症状和体征:急性,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精神状态下降,活动度明显减少,食欲下降,咳嗽,紫绀等,肺部听诊双肺可闻干、湿音。1、病理特点:肺部损伤为主,器官病变。肺部病变主要表现为弥漫肺泡损伤,先后经历渗出期、增生期和纤维化期;在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中也观察到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2、病毒侵袭机体特点:病毒只在呼吸系统中复制,不在呼吸以外组织器官中复制;肺内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肺巨噬细胞...

  • 标签: H5N1禽流感病毒 恒河猴 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病理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 病毒分离
  • 简介:目的观察KM突变小鼠皮肤慢性炎症病理变化,探讨该小鼠皮肤免疫学改变。方法通过外部特征常规HE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特染方法对3月龄、6月龄KM突变小鼠皮肤炎症细胞炎症因子进行检测并与KM野生小鼠皮肤炎症细胞炎症因子浸润进行比较。结果KM突变小鼠皮肤毛稀、皮屑、皮皱等;组织病理表皮细胞坏死,上皮角化过度或不全,颗粒层增厚,基底细胞层水肿,真皮浅层血管扩张,结缔组织细胞浸润等,皮肤CD3+、CD4+T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增多,同时炎症因子IL-6、IL-22、TNF-α、IFN-γ等增多;这些炎症细胞炎症因子浸润3月龄较6月龄增多。结论KM自发突变小鼠皮肤组织出现自发慢性炎症病变,与人类慢性炎症皮肤病变有相类似的病理改变和细胞分子改变,有望培育成为慢性炎症皮肤动物模型。

  • 标签: KM小鼠 自发突变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炎症因子 动物模型
  • 简介:传染肉瘤犬类动物生殖系统自然发生肿瘤,其具有独特同种与异移植特性.本文着重从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探讨肿瘤模型建立,该模型具有可靠稳定性、模拟接种多样,能够在难以接种肿瘤器官大动物体内建立较为理想原位移植肿瘤模型,临床影像学科开展原位肿瘤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较好实验基础.

  • 标签: 传染性肉瘤 原位移植肿瘤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免疫状态小鼠对禽流感病毒感性,并探讨可能原因。方法四免疫状态小鼠,无菌BALB/c小鼠,SPF级BALB/c小鼠,SCID小鼠和nude小鼠,10TCID50禽流感病毒50μL感染小鼠,观察小鼠体重变化,存活,各组织脏器病毒分布,肺组织细胞因子变化和肺组织病理病变。结果四小鼠均能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无菌小鼠对禽流感病毒H5N1感性最低,存活最高。并且病毒在无菌鼠体内病毒复制水平最低,细胞因子TNF-α,IL-12,MIP2,GATA3,IFN-a/β在感染表达水平最低,其中第7天最低。结论无菌小鼠能感染禽流感病毒,但是相比较SPF级BALB/c小鼠,SCID小鼠和nude小鼠,其感性最低,可能与病毒在组织内低复制和细胞因子低表达均有关。

  • 标签: 禽流感病毒H5N1 易感性 病毒复制 细胞因子 小鼠品系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来源嗜肺巴氏杆菌在实验大鼠和小鼠中传染.方法取源于野鼠、实验大鼠和小鼠嗜肺巴氏杆菌3株,对30只受试大鼠和小鼠进行交叉人工感染,并于感染不同时期取咽拭子分离培养,对感染前后菌株,应用RAPD-PCR、SDS-PAGE和Westernblot进行基因型、蛋白和抗原成份比较,以及生物学特性比较.结果受试实验动物对3株嗜肺巴氏杆菌均感,被接种动物能稳定携带嗜肺巴氏杆菌直到试验结束,重新分离嗜肺巴氏杆菌在生物学特性、蛋白成份、抗原性和基因型方面无明显改变.结论同株嗜肺巴氏杆菌能在实验大鼠和小鼠中相互传染.

  • 标签: 巴斯德菌属 大鼠 小鼠 感染 嗜肺巴氏杆菌
  • 简介:目前对于新型结核疫苗评价、结核诊断和治疗方案变更等并没有确定免疫学评价标准。对结核菌和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了解无疑可以找到合适生物指标。在20114月NatureReviewImmunology上题为”结核免疫生物学标志”综述文章讲述了结核感染不同阶段各类免疫学指标的情况。

  • 标签: 免疫学指标 生物学标志 结核病 评价标准 治疗方案 生物指标
  • 简介: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细胞因子顺铂(DDP)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影响。方法90只小鼠,设空白对照组10只,余80只依次造模荷瘤小鼠,并随机分为8组: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顺铂阳性对照组(6mg/kgDDP),APS低(50mg/kg)、中(100mg/kg)、高剂量(200mg/kg)组,联合用药低、中、高剂量组(DDP剂量减半,APS各剂量同上),于造模次日起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药物0.3mL。DDP每周次,其余药物每天1次,连续20d。于第21天取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IL-2、IL-6、IL-12、TNF-α水平,并观察各组抑瘤免疫器官指数。结果DDP、APS低、中、高剂量联合用药低、中、高剂量组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抑瘤分别为49.30%、17.21%、39.68%、42.98%、51.02%、57.21%、65.11%(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0.01;联合用药组与DDP组比较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S中、高剂量组和联合用药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APS高剂量和联合高剂量脾脏指数差异有显著(P〈0.05);与DDP组比较,APS各剂量和联合用药组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升高。结论APS能提高Lewis肺癌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6、IL-12、TNF-α水平;增强DDP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对免疫器官有保护作用;能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生长,在与DDP减半量联合使用时可使DDP抑瘤作用增强,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说明APS对DDP有增效减毒作用。此项研究在实体瘤治疗中有潜在应用前景。

  • 标签: 黄芪多糖 LEWIS肺癌 增效减毒 DDP 细胞因子
  • 简介:长爪沙鼠具有脑血管变异缺失特性,脑缺血研究良好模型动物。普通长爪沙鼠群体中模型成功率低,影响研究结果稳定性,不符合实验动物福利要求。我们团队在证实脑血管Willis环(circleofWillis,COW)变异缺失具有遗传基础上,首先通过定向选育建立了脑缺血高发群体,进而通过全同胞近亲繁殖方式,建立了脑缺血模型近交系,其COW缺失达76.62%,模型成功率达到88.89%。此外,建立了近交系微卫星DNA和生化位点遗传检测方法,分析了长爪沙鼠脑缺血模型近交系动物生长发育和血液生理生化等指标,该模型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我们还发现,VEGFA基因、AKT/PI3K和Notch信号通路在长爪沙鼠脑血管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抑制消减杂交方法筛选获得4个与长爪沙鼠脑血管发育相关基因。长爪沙鼠脑缺血模型近交系培育成功解决了模型发生问题,减少了动物使用量,提高了研究结果可信度和稳定性,促进了相关机制研究。

  • 标签: 长爪沙鼠 脑缺血 近交系 抑制消减杂交
  • 简介:对活体鼠肾脏局部分散血清蛋白进行免疫组化分析通常很难用传统方法来实现。为此,日本Yamanashi大学ZhouD等人创造了体内冷冻技术(invivocryotechnique)。他们使用该技术结合冷冻置换法,检测了牛血清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过载鼠肾脏中血清蛋白,并与传统方法获得数据进行了对比。他们每天给小鼠注射BSA,连续2天,小鼠出现明显蛋白尿,并可在其肾脏Bowman’s间隙和肾小管观察到免疫组化方法定位BSA,这些部分也可以观察到其它内源小鼠血清蛋白。

  • 标签: 免疫组化方法 牛血清蛋白 冷冻技术 小鼠 肾脏 过载
  • 简介:目的建立泰泽病原体(Ty)纯化方法,获得菌体供抗原研究,ELISA诊断抗原制备提供依据;并尝试建立Ty隐性感染血清学抗原检查方法。方法选择特异性抗体包被磁珠,从感染大鼠肝脏中富集和纯化Ty;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技术考察纯化Ty蛋白和抗原图谱;同时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IMS)直接检查隐性感染大鼠肠道上皮细胞内Ty。结果用辛酸-硫酸铵纯化Ty单克隆抗体M50.5μg/10^7beads以上浓度包被抗IgG抗体预结合磁珠4h,可最大效率地富集Ty;分离反应进行1h,敏感性达到1矿菌体/mL;吖啶黄染色镜检法可以直接、快速地观察到结合于磁珠上细菌;抗原分析表明,IMS较好地去除了肝组织和真核细胞成分,纯化TvRJ株具有3个免疫优势抗原成分,相对分子质量(Mr)分别为160×10^3、116×10^3、55×10^3;此外,IMS法可直接从隐性感染大鼠盲肠上皮细胞中检测到少量寄生Ty。结论用IMS技术可有效地富集和纯化Ty,并可以作为Ty隐性感染血清学抗原检查候选方法。

  • 标签: 免疫磁珠 泰泽氏病原体 血清学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II型胶原诱导小鼠类风湿关节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分子机制。方法选用DBA/1J小鼠,利用牛II型胶原诱导构建类风湿关节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补骨脂素(PSO)、甲氨蝶呤(MTX)和模型对照(vehicle)三组,灌胃给药,观察关节改变情况并评分。称重并计算脾指数;流式细胞术测定脾淋巴细胞中Th1、Th2细胞数;ELISA检测血清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表达量变化。结果与vehicle组相比,PSO组足踝肿胀、活动受限程度明显减轻;PSO组脾指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Th1淋巴细胞所占比例亦较Vehicle组显著下降,Th2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ELISA结果显示PSO组血清TNF-α、IL-6和IL-1β显著低于Vehicle组。各项结果PSO组与MTX组无统计学差别。结论补骨脂素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平衡抑制TNF-α、IL-6和IL-1β起到免疫调节作用,从而缓解RA进程。

  • 标签: 补骨脂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 炎症因子 TH1/TH2 免疫调节
  • 简介:应用聚酶链反应(PCR),直接从SIV感染猴艾滋(SAIDS)模型猴外周血淋巴细胞总DNA中扩增767bpSIV核心蛋白P27基因片段。扩增产物经EcoRISalI双酶切,克隆入相同酶切表达质粒pBV^220中,获得含SIV核心蛋白基因片段重组质粒pBVSG.并进行DNA序列分析,用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Ba经筛选,增殖42℃温度诱导,SDS—PAGE表明外源基因表达蛋白含量占菌体总蛋白14.5%,Western-blot证实表达产物能被SIVP27单克隆抗体SAIDS模型猴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识别。

  • 标签: 猴免疫缺陷病毒 核心蛋白基因 大肠杆菌 表达
  • 简介:为了研究禽流感H5N1病毒在各个器官增殖和病理变化,在生物安全实验室,我们将禽流感H5N1病毒通过尾静脉接种BALB/C小鼠。结果小鼠在不经过适应情况下,直接感染发病,甚至死亡。在观察7天内,感染小鼠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呼吸急促,体温、体重下降。尸检表现肺出血,心外膜坏死以及肝脏坏死。组织病理检查表现心、肝、肺等器官病变。肺病变伴有纤维化弥漫肺泡损伤;心肌外膜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坏死;肝细胞大量坏死,淋巴细胞浸润。心、肝坏死病变在H5N1禽流感病毒相关研究中未见报道。经过对各个组织器官病毒载量检测,未发现病毒在各个病变组织中复制。免疫组化检测,各个组织中也检出阳性细胞反应。因此,我们认为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引起多个器官组织损伤,甚至死亡,不是病毒在器官复制,可能病毒感染小鼠,产生炎症细胞因子高度表达,损伤多个器官组织所致。

  • 标签: 禽流感H5N1病毒 BALB/C小鼠 尾静脉接种 多器官病变
  • 简介:目的建立茄镰刀菌感染皮肤ICR小鼠模型。方法将茄镰刀菌三个不同浓度菌悬液分别接种于正常和免疫抑制ICR小鼠受损正常未受损皮肤,于接种第7、14、21、28天处死动物,取皮疹和各脏器进行真菌镜检、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正常和免疫抑制组皮肤受损小鼠均出现皮疹,免疫抑制组皮疹程度重,持续时间长,真菌镜检、培养组织病理学大都可见菌丝。皮肤未受损小鼠不发生皮疹。实验小鼠均未出现系统播散。结论接种10^9CFU/mL或10^10CFU/mL茄镰刀菌孢子悬液于免疫抑制ICR小鼠擦伤皮肤,可有效造成ICR小鼠镰刀菌皮肤感染

  • 标签: 镰刀菌属 皮肤 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探讨益气补肾方药(由金匮肾气方加味人参、黄芪组成,以下均称方药,TS)对环磷酰胺(CY)处理荷H22瘤小鼠非特异免疫功能影响.方法用CY处理荷H22瘤小鼠,建立免疫低下动物模型.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分别检测NK细胞、巨噬细胞(Mφ)活性,用RT-PCR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2(IL-12)mRNA在脾脏细胞中表达.结果TS+CY组小鼠吸光度A值1.332±0.510,明显高于CY组小鼠(P<0.01).TS+CY组小鼠A值1.129±0.280,明显高于CY组小鼠(P<0.01).此方药能明显提高CY所致免疫低下小鼠NK细胞、Mφ活性,增加IL-12在脾细胞中表达.结论该方药可以明显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荷瘤小鼠非特异免疫功能.

  • 标签: 益气补肾方药 环磷酰胺 杀伤细胞 巨噬细胞 白细胞介素12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