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真菌角膜炎是眼科致盲率较高眼病之一,近年来发病有逐渐上升趋势。糖尿病患合并真菌角膜炎少有报道。本文报道糖尿病患并发真菌角膜炎5分析其临床和真菌学特点。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糖尿病 临床特征 真菌学
  • 简介:股癣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真菌感染性疾病。为人体最常见浅部真菌病之一。其病原菌构成与分布存在地区与环境差异。掌握它病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对科学预防和治疗该病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我们对2005来本科就诊股癣患者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股癣 病原菌 发病情况
  • 简介:目的总结与探讨中国大陆地区近20余年间糖尿病合并接合菌病流行病学特点及诊疗情况。方法检索分析重庆维普、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医师协会全文期刊库及Pubmed等数据库中1990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糖尿病合并接合菌病临床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共检索文献57篇,病例74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9.8岁,男女比例1.55∶1,总死亡率35.1%。其临床表现缺乏相对特异性,诊断主要依赖于真菌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方法首选两霉素B,联合手术治疗较之单独抗真菌药物疗效更好。结论近年来中国大陆地区糖尿病合并接合菌病发病率较高。对糖尿病高度怀疑接合菌病患者,宜尽早启动抗真菌治疗,及时联合病灶切除者疗效更佳。

  • 标签: 接合菌病 毛霉 糖尿病 中国
  • 简介: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真菌病临床特点、病原学分布、影响疗效危险因素以及抗真菌药物用药合理性评价,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1~201512某三甲医院收治327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真菌病患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学分布、感染部位、治疗效果、影响疗效危险因素及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327患者中共分离出真菌410株,主要为念珠菌属(80.73%)和曲霉菌属(9.76%),主要感染部位肺部(80.81%),治疗总有效率61.77%,死亡率12.84%.抗真菌治疗疗效与累计使用3种以上广谱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呈正相关,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抗真菌药物使用中出现不合理现象主要为治疗时未给予负荷剂量、给药剂量不合理及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结论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真菌病患病原菌以白念珠菌为主.老龄化、累计使用3种以上广谱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都是影响疗效危险因素;抗真菌药物在恶性血液病患不合理使用中用法用量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应引起重视,加强抗真菌药物使用监管.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病 疗效 危险因素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了解目前本地区儿童浅部真菌病病情况及病原菌菌种构成。方法对20151~20161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131浅部真菌病患临床特征及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1浅部真菌病患儿中,足部浅部真菌病最多,47(35.9%),其次是躯干部(除外股部)32(24.4%),指(趾)甲24(18.3%),股部12(9.2%),手部9(6.9%),头部7(5.3%);男孩84(64.1%),女孩47(35.9%),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孩年龄8个~14岁,女孩年龄3个~14岁;在分离出96株菌株中,红色毛癣菌最多(37株,38.5%),其次是白念珠菌(28株,29.2%)和犬小孢子菌(12株,12.5%),其他还有马拉色菌3株,热带念珠菌2株,其他念珠菌属10株,絮状表皮癣菌1株,须癣毛癣菌1株,未分类真菌2株。结论131儿童浅部真菌病中,足部浅部真菌病最多;致病菌种以红色毛癣菌、白念珠菌为主。

  • 标签: 儿童 浅部真菌病 病原真菌
  • 简介:目的观察国产两霉素B抢先治疗血液病患侵袭肺部真菌感染(以下简称IFI)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12~200812间,45免疫功能低下IFI患者接受国产两霉素B治疗临床资料。结果45患者均应用两霉素B治疗两周以上,最长应用时间14周,中位数6周。总有效率86.7%,不良反应主要有低钾血症、发热、转氨酶升高、肾功损害、胃肠道反应,根据WHO药物毒性分级标准均为I~II级毒性。结论国产两霉素B对于血液病患IFI临床诊断抢先治疗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

  • 标签: 两性霉素B 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 抢先治疗
  • 简介:布鲁杆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乙类传染病。患病羊、牛等疫畜是布病主要传染源,布鲁菌可以通过破损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等[1-2],由于该病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症状不典型[3],因此很难诊断,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腰椎置管引流加鞘内注射两霉素B治疗伴有恶性高颅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效果及探讨临床应用可行。方法详细分析和归纳整理了我科应用腰椎置管法治疗4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患者经早期腰椎置管引流加鞘内注射两霉素B治疗后临床症状迅速改善。经联合治疗后,痊愈3,好转1,4患者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早期腰椎置管引流加鞘内注射两霉素B治疗隐球菌脑膜炎能有效降低隐球菌脑膜炎患者高颅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 标签: 隐球菌性脑膜炎 腰椎置管 鞘内注射
  • 简介:手癣是一种常见浅部真菌病,呈慢性病程。临床表现与足癣大致相同,但常因双手劳作、清洗等因素,使其在流行病学和致病菌方面与足癣有差异。为了解石景山地区手癣发病情况及致病真菌菌种分布趋势,该文回顾分析20106~20117来院就诊手癣患者病情况。

  • 标签: 手癣 病原菌 发病情况
  • 简介:甲真菌病是皮肤真菌病常见病.外伤、足癣和糖尿病等是其常见诱发因素.研究糖尿病合并甲真菌病患发病特点,本文对临床单纯甲真菌病患及糖尿病合并甲真菌病患甲真菌病临床类型、严重程度和菌种分布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甲真菌病 糖尿病 差异 糖尿病合并甲真菌病
  • 简介:目的探讨肺曲霉病急性期患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及T细胞亚群变化.方法收集20135~20155就诊于山东省胸科医院呼吸科肺曲霉病患51,同时选52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MBL和半乳甘露聚糖(GM)水平.同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测定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值.结果肺曲霉病组、健康对照组血清MBL水平197.96±148.16和120.25±98.65μg/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GM水平分别为0.94±0.77μg/L和0.32±0.16μg/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曲霉病组、健康对照组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3.07±7.97、40.32±7.30(P〈0.05),CD3+CD8+淋巴细胞百分比为33.00±8.29、25.98±6.65(P〈0.05),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值1.08±0.47、1.68±0.65(P〈0.05).结论肺曲霉病组患者MBL及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值会出现显著变化,可以初步评估患者机体免疫状态,也肺曲霉病免疫增强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肺曲霉病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T淋巴细胞 免疫
  • 简介:目的总结免疫功能正常患者隐球菌脑膜脑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单位近20a来收治免疫功能正常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对应护理策略与方法。结果收治109患者均有病原学依据,所有患者都存在头痛呕吐等症状,37患者脑膜刺激征阳性,对这些危重患者需要进行特殊颅高压护理;所有患者均有真菌学诊断指标。两霉素B、氟康唑、5氟胞嘧啶和伏立康唑仍然是主要治疗药物,每种药物副作用需要护理重视。腰穿后鞘内注射抗真菌药物,包括腰椎置管在内各种脑脊液引流与分流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手段,需要给予熟练护理配合和术后观察。结论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隐球菌脑膜炎均具有危重中枢症状,药物治疗和各种操作治疗都具有不同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需要采取对应护理方案,以更好地提高疗效。

  • 标签: 隐球菌 脑膜炎 免疫正常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分析非艾滋病患感染马内菲蓝状菌病临床特点提高对非HIV患者马内菲蓝状菌病认识。方法分析总结9马内菲蓝状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结果6无基础疾病,3有基础疾病,6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5患者有骨损坏,2有皮疹,淋巴结肿大7,贫血7,脾增大7,肝大5,体重下降5,6患者接受抗结核或非结核治疗。最后有6患者治愈或好转,3死亡。结论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使用是非艾滋病患感染马内菲蓝状菌主要原因。非艾滋病患感染马内菲蓝状菌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早期诊断困难,尤其需与结核病等疾病相鉴别。抗真菌治疗患者预后有密切相关

  • 标签: 马内菲青霉菌 非艾滋病患者 播散真菌感染 马尔尼菲蓝状菌
  • 简介:目的分析粪便中检出念珠菌孢子或假菌丝临床意义。方法检测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84住院患者送检粪便标本,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鉴定念珠菌菌种,记录患者粪便常规及临床资料。结果其间共检测1011份粪便,有86份(8.51%)有真菌生长;其中念珠菌阳性76份(7.52%)。60岁以上老年人阳性者33份(占43.42%)。基础疾病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三者著(占31.58%)。有21患者(27.63%)粪便性状有异常,以糊状便为主。结论粪便中检出芽生孢子和(或)假菌丝对诊断念珠菌胃肠道感染有重要价值,尤其要关注抗生素应用患者

  • 标签: 粪便 念珠菌 孢子 芽生孢子 假菌丝
  • 简介:目的了解近19间上海地区脓癣病情况、病原菌及其变迁。方法选取头皮屑及头发真菌直接镜检阳性和(或)真菌培养皮肤癣菌者,记录其临床表现、感染方式及动物接触史等。结果头癣患者1009,其中男性437,女性572;年龄20d-93岁,平均10.44岁;脓癣114(11.30%),其中男性44,女性70。年龄20d~68岁,平均10.60岁,5~10岁最多见(45.61%),其次5岁以下儿童(31.58%)。感染方式:发内型48,发外型66。真菌培养阳性脓癣95,其中犬小孢子菌29(30.53%)、紫色毛癣菌21(22.11%)、须癣毛癣菌19(20.00%)、红色毛癣菌15(15.79%)、断发毛癣菌7(7.37%)、石膏样小孢子菌4(4.21%)。脓癣发病呈上升趋势,须癣毛癣菌脓癣尤为显著。结论上海地区脓癣主要发生于10岁以内儿童,犬小孢子菌是最常见致病菌,发外型感染较发内型多见。

  • 标签: 头癣 脓癣 皮肤癣菌
  • 简介:目的了解HIV患者新生隐球菌感染分子流行病学及其临床特点,HIV患者新生隐球菌感染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首次分离自HIV患者新生隐球菌34株,回顾分析患者一般资料;VITEKMS质谱仪进行菌种鉴定,ATBFungus3测定新生隐球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MIC值;利用PCR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确定变种和交配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菌株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结果34株新生隐球菌绝大部分分离自中年男性,且主要来自脑脊液(73.5%)标本;初次脑脊液压力平均为(27.26±11.52)mmH2O,CD4细胞计数中位数28cells/μL(3~163cells/μL),脑脊液白细胞中位计数32(2~110)×10^6/L,蛋白质定量中位数362mg/L(160~2730mg/L),葡萄糖含量中位数2.28mmol/L(1.50~5.98mmol/L);所有菌株对5种抗真菌药均敏感,且所有菌株均为Aα、VNⅠ型;MLST分析共检出3种ST型,ST5(n=32)、ST32(n=1)和ST186(n=1)。结论近两本地区HIV合并新生隐球菌感染主要以中年男性多见,常规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耐药性不强,ST5是其感染主要克隆系。

  • 标签: 新生隐球菌 HIV 流行病学 多序列位点分型
  • 简介:目的了解江西地区花斑癣患者马拉色菌菌种分布情况。比较传统吐温试验和改良吐温试验。方法对141临床典型、真菌镜检阳性花斑癣患者,采用Leeming和Notman培养基培养皮屑。以标准菌株对照,按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点进行分类,分析马拉色菌菌种构成情况。同时比较传统吐温试验和改良吐温试验优缺点。结果培养95株马拉色菌,分离出5个菌种:合轴马拉色菌62株,糠秕马拉色菌17株,球形马拉色菌9株,钝形马拉色菌6株,限制马拉色菌1株。结论合轴马拉色菌占有明显优势(65.26%)。改良吐温试验易于操作、费时短,尤其适合多标本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值得推广。

  • 标签: 马拉色菌 花斑癣 吐温试验
  • 简介:目的研究隐球菌脑膜炎治疗后菌体超微结构变化,探讨电镜检查在隐球菌活力检测中应用。方法对8经过两霉素B和5-氟胞嘧啶联合治疗8周后,脑脊液中仍然可以查见隐球菌患者,采用透射电镜对其脑脊液中隐球菌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隐球菌菌体结构都显示了明显变异:菌体大小差异显著,菌体形态变化明显;荚膜结构紊乱,菌体内可见空洞状或多个巨大脂滴,部分菌体胞膜破损,胞浆溢出。结论隐球菌脑膜炎治疗后虽然脑脊液中还存在菌体,但是菌体超微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提示菌体活力降低或死亡。电镜检查可以作为隐球菌活力判定一种有效手段,提高隐球菌脑膜炎疗效判定准确

  • 标签: 隐球菌 电镜 超微结构
  • 简介:真菌感染病例逐年增加,除了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肿瘤、艾滋病等致人免疫力低下是发生真菌感染重要发病因素外,现在人们对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真菌感染研究也越来越多,很多资料已将中性粒细胞减少作为真菌感染主要因素,尤其是在血液病患、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其粒细胞变化,避免因此造成真菌感染。为了解住院患者在粒细胞减少情况下发生真菌感染情况及其真菌种类,本研究对2002~20043间发生真菌感染病例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粒细胞减少 真菌感染 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