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软骨多糖乳腺血管生成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选用MCF-7人乳腺细胞系体外培养,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HE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VEGF、bFGF蛋白表达。软骨多糖浓度为200μg.ml^-1。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软骨多糖能够显著抑制人乳腺细胞MCF-7的生长,且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HE染色观察结果表明乳腺细胞MCF-7经软骨多糖作用后,细胞开始出现凋亡现象,如产生空泡、胞膜扩散、胞质外溢、形态变圆、胞核皱缩等,最终导致大量细胞破碎死亡。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软骨多糖乳腺细胞MCF-7的VEGFbFGF两种血管生长因子的合成分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软骨多糖乳腺细胞MCF-7有直接杀伤作用,并可能通过抑制乳腺细胞VEGFbFGF的合成分泌而抑制乳腺的血管生成。

  • 标签: 软骨多糖 MCF-7 血管生成 VEGF BFGF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经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传统保守治疗方法的临床比较差异,从而为临床相关实践提供借鉴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医院临床收治的腰椎椎体转移肿瘤患者共计8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研究(经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对照传统保守治疗方法),每组患者44例。观察比较两患者实施不同治疗的临床满意度。结果:研究患者手术1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临床满意度均显著的高于对照,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治疗腰椎椎体转移肿瘤的临床综合效果显著,传统保守治疗方法相比较可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术 传统保守治疗 胸腰椎椎体转移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经椎旁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Cobb’S角椎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接诊的94例腰椎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n=47)对照(n=47),观察使用经椎旁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照使用传统开放式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两期情况及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下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D、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结果: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P〈0.05);两手术前VAS评分、ODI评分、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d、1个月时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手术后1个月、1年时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手术后7d、1个月时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P〈O.05),手术后1个月时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均优于对照(P〈0.05),但两手术后1年时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腰椎骨折患者中应用经椎旁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效果显著,具有创伤、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椎体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旁肌间隙入路 Cobb’S角 椎体功能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肠淤血灌注动物模型,探讨淤血灌注肠神经组织损伤的机制,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年Wistar大鼠6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实验,每组20只。实验采用阻断门静脉1h开放的方法建立大鼠小肠淤血灌注模型,对照进行同样腹部手术操作但不夹闭门静脉,正常不手术。6小时取各组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然后处死动物,取距回盲部15厘米肠管1厘米,采用伊红-苏木素(HE)染色观察肠粘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对照实验小肠壁肠神经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可见,正常对照为正常肠道管壁结构,实验肠壁各层有比较明显的淤血、出血,小肠绒毛固有水肿,黏膜上皮有脱落、坏死;实验MAP-2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5);正常对照相比较,实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的含量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肠淤血灌注可能导致肠道神经元数量减少,机制可能与肠淤血灌注造成的自由基损伤脂质过氧化有关。

  • 标签: 肠淤血再灌注 MAP-2 SOD MDA
  • 简介:目的:讨论椎旁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腰段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我院确诊的腰段骨折患者95例,应用椎旁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分别在手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背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患者手术前后腰背疼痛进行评估,另外对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及腰段凸畸形Cobb角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患者术后的VAS评分、JOA评分随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不断下降,且均低于手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不同时间点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不断下降,且腰段凸畸形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旁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腰段骨折患者,可缓解腰背疼痛,术后脊柱矫形效果明显,短期预后好,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椎旁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技术 胸腰段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胃癌根治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并行胃癌根治的胃癌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观察,每组50例。对照接受常规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在此基础上接受ω-3多不饱和脂肪治疗。检测比较两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2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RTF)、CD3~+、CD4~+、CD8~+细胞水平,并于术前、术后2周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患者术后1d以及对照术后2周的RBP、PA、ALB、RTF、CD3~+、CD4~+、CD4~+/CD8~+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而CD8~+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1d、术后2周观察RBP、PA、ALB、RTF、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CD8~+显著低于对照(P<0.05);术后两患者EORTCQLQ-C30功能量表各项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高,症状量表各项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观察功能量表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症状量表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P<0.05)。结论: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免疫功能 营养 生活质量
  • 简介:美国科学家近期出版的《自然-医学》杂志上宣称,他们发现在两种基因中出现的变异会让常用的抗乳腺药物--蒽环类抗癌药(Anthracycline)失效,这一突破性发现或可每年挽救数百人的生命。

  • 标签: 基因变异 乳腺癌 失效 药物 医学 自然
  • 简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者们发现基底样三阴性乳腺中RhoGTP酶Rnd1是一个潜在的肿瘤转移抑制因子。敲除Rnd1蛋白破坏了上皮细胞的粘连极性,导致上皮-间质细胞转化的发生,同时胞内的c-Myc表达发生紊乱、肿瘤抑制因子p53受到抑制,也导致了细胞产生肿瘤化转变。机制研究显示Rnd1通过激活PlexinB1蛋白的GAP结构域抑制Ras信号的传导,从而抑制Rap1的功能。

  • 标签: 细胞转化 乳腺肿瘤 GTP酶 Cell 间质 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赋分诊断(HER-2、ERPR)三阴性乳腺(TNBC)腋淋巴结转移(ALN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经CDU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863例女性乳腺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病理学及免疫化(的)检测结果(将其)分为TNBC非三阴性乳腺(NTNBC)。对比分析两乳腺的CDU征象,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CDU赋分诊断TNBC的相关性。将CDU描述性指标纳入赋分(0-15分),赋分〉10分者为NTNBC,8-10分为疑似TNBC,〈8分为倾向TNBC。结果:本组乳腺CDU诊断病理符合率为90.96%(785/863),删除不能确定乳腺肿块性质78例(9.04%)。NBC(105例)NTNBC(680例),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48.57%vs10.70%)、最大径〉5.0cm(21.90%vs15.30%)、无微钙化灶(87.62%vs74.12%)、境界清楚(56.19%vs41.47%)、边缘无毛刺征(74.29%vs41.62%)、周边无高回声晕环(74.29%vs46.76%)、后方回声无衰减(72.38%vs46.76%)、ALNM(61.90%vs37.35%)等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肿块数目、纵横径比、回声程度、回声分布血流分级等则无明显差异(P〉0.05)。CDU赋分〉10分为NTNBC病理符合率93.93%(680/724);8-10分疑似诊断TNBC符合率11.51%(16/139);〈8分倾向诊断TNBC符合率64.03%(89/139),TNBC总诊断符合率为75.54%(105/139)。CDU诊断785例乳腺中,ALN肿大319例(40.64%),其中TNBC61.90%(65/105),NTNBC37.35%(254/680)。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无毛刺征、周边无高回声晕环、后方回声无衰减ALNM等TNBC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貌似良性肿块腋淋巴结肿大,CDU赋分〈8分,同时年龄≤50岁或未绝经,或有乳腺家族易感史者,可作为CDU诊断TNBCALNM重要�

  • 标签: 受体/雌激素 孕酮 人表皮生长因子-2 乳腺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赋分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及患者血清微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46例对照40例,两均接受血液净化治疗,观察同时加用甲钴胺治疗。比较两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IL-8水平,肢体正中神经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以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两血清CRP、TNF-α、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SCV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血清CRP、TNF-α、IL-6、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P〈0.05),正中神经SCV显著高于对照(P〈0.05),四肢感觉减退、四肢远端麻木烧灼感、不宁腿综合征、肢端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血液透析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痛变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血液透析治疗,且可显著改善机体的微炎症状态。

  • 标签: 甲钴胺 尿毒症 周围神经病变 微炎症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Ⅲ型受体拮抗剂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体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s),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ngⅡ的Ⅰ型受体桔抗剂缬沙坦予以干预,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微量比色法测定HASMCs生长率,流式细胞检测HASMCs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HASMC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变化。结果:(1)AngⅡ刺激HASMCs细胞生长率明显高于对照(P〈0.05),AngⅡ+缬沙坦细胞生长率明显低于AngⅡ(P〈0.05);(2)AngⅡ刺激HASMCs细胞周期S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P〈0.05),AngⅡ+缬沙坦细胞周期S期比例低于AngⅡ(P〈0.05);(3)AngⅡ刺激HASMCsTGF-β1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P〈0.05),AngⅡ+缬沙坦TGF-β1mRNA表达量低于AngⅡ(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Ⅲ型受体拮抗剂能抑制气道平滑的增殖,可能通过下调TGF-β1起作用。

  • 标签: 缬沙坦 气道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TGF-Β1
  • 简介:目的:评价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性抗体的存在对乳腺患病风险的影响,为评估乳腺的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50~2012)、EMBASE(1949-2012)、Pubmed(1946-2012)、CurrentContentsConnect(1998-2012)GoogleScholar(1992-2012)等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甲状腺特异性抗体乳腺(BreastCancer,Bc)相关性分析的横断面研究或队列研究。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最终纳入6项研究,共计6945例患者。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乳腺的风险会随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包括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0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的存在而增加(anti—TP00R2.51.95%CI:1.94—3.25;anti—TG2.67,95%CI:1.65—4.33)。结论:乳腺的风险会随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性抗体的存在而增加,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可能为乳腺预后的评估以及治疗原则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甲状腺特异性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乳腺癌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downstream-regulatedgene1,NDRG1)乳腺中表达。方法:收集乳腺病例及相应的临床资料包括随访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良性病变(BBD)47例,无淋巴结转移乳腺(NMBC)83例,有淋巴结转移乳腺(MBC)107例及配对淋巴结转移灶(PLNM)107例中NDRG1的表达,分析NDRG1表达乳腺临床病理指标患者年龄、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分级、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c-erbB2水平、绝经史)及生存状态的关系。结果:通过免疫技术检测乳腺中NDRG1的表达,结果显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BBD(95.7%,45/47),NMBC(96.4%,80/83),MBC(98.1%,105/107),PMLN(90.7%,97/107),MBC组织中NDRG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PMLN中阳性表达率(P=0.021)。NDRG1组织学分级相关(P=0.041),即分化越差的癌表达NDRG1越强。NDRG1的表达状态乳腺患者的生存预后无显著性相关(P=0.196)。结论:NDRG1表达乳腺淋巴结转移分化有一定关系。

  • 标签: N-myc下游调节基因1 乳腺癌 临床病理
  • 简介:一项新的研究证实乳腺细胞变成恶性肿瘤细胞之前经历一种硬化过程。这一发现是由来自葡萄牙古尔班基安科学研究所(InstitutoGulbenkiandeCiencia,IGC)的FlorenceJanody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取得的。

  • 标签: 乳腺癌细胞 硬化过程 NAT 浸润性 FLORENCE 恶性肿瘤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开手术单肺通气患者中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开手术单肺通气的患者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n=25)实验(n=25),对照采取常规麻醉,实验常规麻醉中增加Dex的静脉注射。记录2平均动脉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对比进入手术时刻(T1),注射右美托咪定15分钟时刻(T2)、气管插管时刻(T3)、切时刻(T4)、单肺通气时刻(T5)毕时刻(T6)的生命体征,对比T1、T5、T6、T7的外周血TNF-α、IL-6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的血流动力学指标T1T6时刻实验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T2、T3、T4、T5四个时刻显著高于实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的TNF-α水平T1时刻为(33.6±0.7),而实验为(33.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1,P=0.352);实验T5、T6T7时刻的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的IL-6水平T1时刻为(8.7±0.6),而实验为(8.8±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9,P=0.558);实验的IL-6水T5时刻、T6时刻、T7时刻显著高于实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不仅可以改善中和术后的血流状况,同时还可以抑制炎症因子,机体产生保护作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开胸手术 单肺通气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对本地区乳腺患者组织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HPV亚型乳腺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地区2010年1月-2013年1月182例乳腺患者作为研究,同时选择3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均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提取的DNA进行分型检测。观察两患者HPV感染情况及感染亚型。结果:两患者HPV阳性病例67例,其中研究阳性66例,阳性率为36.26%,对照阳性1例,阳性率为3-33%;研究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亚型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7种HPV亚型,其中高危型5种,分别为HPV16、HPV18、HPV58、HPV51HPV56型,低危型两种,分别为HPV6、11两种。研究高危型61例,低危型5例,对照1例为HPV6。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乳腺患者HPV阳性率分别为16.28%、19.71%、62%、100%,Ⅲ期、Ⅳ期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Ⅰ期、Ⅱ期,不同分期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患者组织中HPV阳性率明显偏高,且绝大多数为高危亚型,而且HPV阳性率病理分期呈正相关,说明本地区HPV感染乳腺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 标签: 乳腺癌 人乳头瘤病毒 亚型感染 相关性 研究
  • 简介:缺血性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且致死致残率高,幸存的患者预后多不同程度的患有偏瘫等后遗症,但目前还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卒中治疗关注点在于神经元的保护,割裂了神经周围细胞的联系。2001年,“神经血管单元”概念的提出为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角度。此外,有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参与了神经、血管再生过程,对于卒中神经血管单元的修复有调节作用。因此,本文从神经血管单元Notch信号通路两个切入点综述了二者缺血性卒中发生的作用。

  • 标签: 神经血管单元 NOTCH信号通路 缺血性卒中
  • 简介:目的:研究雌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estrogenreceptor,GPE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regulatedproteinkinases,ERK)信号通路双酚A促乳腺细胞SKBR-3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SKBR-3细胞的增殖情况,利用WesternBlot观察ERK1/2磷酸化变化。结果:对照相比,10-11~10-7M浓度的双酚A具有促乳腺细胞增殖作用,10-9M浓度的双酚A可诱导细胞增殖最大效应(细胞活力高于对照约38.84%,P〈0.001);预孵GPER、EGFR、ERK1/2特异性抑制剂G15、AG-1478、PD98059,双酚A诱导的乳腺细胞增殖明显减少,细胞活力单纯双酚A(10-9M)处理相比降低约14.27%、12.23%17.98%(P〈0.05);双酚A(10-9M)处理细胞0.5、1、3小时,发现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双酚A可快速激活ERK1/2;而阻断GPR30EGFR,ERK1/2的磷酸化表达减少。结论:双酚A诱导的乳腺细胞增殖可能与GPR30-EGFR-ERK1/2信号通路有关,但不是唯一通路。深入研究双酚A促进乳腺细胞增殖机制,可能为乳腺的防治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双酚A GPER 乳腺癌 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探讨心电图左心室劳损(LV)左心室肥厚(LVH)无症状主动脉狭窄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到我院治疗的主动脉狭窄患者766例,心电图左心室劳损左心室肥厚的预测值用Sokolow-Lyon(SL)电压标准Cornell电压-时间(CVDP)标准评估,通过其他预后协变量调整并进行评价。结果:心电图左心室劳损患者的心肌梗死的累计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心电图劳损的患者(HR=2.7,95%CI:1.4-5.3,P=0.006)。非心电图左心室肥厚的患者比较,SL标准CVDP标准联用诊断的左心室肥厚患者心力衰竭的风险显著增加(95%CI:4.7-26.4,P〈0.001);行主动脉置换风险显著增加(95%CI:1.6-3.2,P〈0.001);非致死性梗死、心力衰竭或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终点风险也显著增加(95%CI:1.2-3.7,P〈0.05)。结论:心电图LVLVH是无症状主动脉狭窄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心电图 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劳损 主动脉瓣狭窄
  • 简介:目的:探究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2年7月-2016年2月期我院收治的89例非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45例)对照(44例);观察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对照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观察比较两患者治疗前后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RAF211)、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疗效优于对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1.940,P=0.026),观察治疗的总有效率(55.66%)显著高于对照(3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2,P=0.034);化疗,两CEA、CYFRA21-1、CA125及NSE水平均较化疗前较有显著下降,同时观察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化疗前,Ⅲ期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CA125及NSE水平均显著低于Ⅳ期患者(P〈0.05);化疗,Ⅲ期Ⅳ期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CA125及NSE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Ⅲ期水平显著低于Ⅳ期(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具有显著疗效,血清CEA、CYFRA21-1、CA125及NSE水平经化疗显著降低,可作为分期评价化疗疗效的可靠指标。

  • 标签: 培美曲塞 顺铂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 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