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BPH伴BOO患者,均行TURP术。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前列腺体积、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前残余尿量(PVR)、BOO程度、逼尿肌收缩强度、术前最大尿流率、术前膀胱初感容量、术前初始尿意容量、术前强烈尿意容量。根据患者的术后疗效分成良好组与不良组,经临床判断为治疗有效者纳入良好组(74例),判定为治疗无效者纳入不良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TURP的疗效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TURP治疗BPH伴BOO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有34例(37.78%)治愈,40例(44.44%)有效,16例(17.78%)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不良组的前列腺体积≥55 cm3、术前PVR≥236 mL、BOO程度为Ⅳ~Ⅴ级、逼尿肌收缩强度弱、术前最大尿流率<2.66 mL/s占比分别为75.00%、68.75%、75.00%、75.00%、62.50%,显著高于良好组的39.19%、33.78%、29.73%、32.43%、29.73%(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前列腺体积≥55 cm3、术前PVR≥236 mL、BOO程度为Ⅳ~Ⅴ级、逼尿肌收缩强度弱、术前最大尿流率<2.66 mL/s是TURP治疗BPH的疗效影响因素(P<0.05)。结论TURP治疗BPH伴BOO患者的疗效与前列腺体积、术前PVR、BOO程度、逼尿肌收缩强度、术前最大尿流率有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44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12例,女135例;年龄为60(37~82)岁。观察指标:(1)临床病理特征。(2)治疗情况。(3)随访情况。(4)食管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2月。总生存时间定义为从手术日到死亡或最后1次随访时间。对随访时间>2年的患者进行生存和预后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结果(1)临床病理特征。447例患者中,男性占69.80%(312/447),女性占30.20%(135/447);发病年龄为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89岁分别为3、18、101、229、93、3例;病理学类型为鳞癌、小细胞癌、腺鳞癌、肉瘤样癌、腺癌、神经内分泌癌、未分化癌、腺样囊性癌分别为424、11、4、3、2、1、1、1例;肿瘤位置为胸颈段、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分别为2、49、273、123例;病理学T(pT)分期为pT0期、pT1a期、pT1b期、pT2期、pT3期、pT4a期、pT4b期分别为6、24、74、59、192、80、12例;病理学N(pN)分期中日本食道学会(JES)分期为pN0期、pN1期、pN2期、pN3期、pN4期分别为207、63、142、28、7例,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为pN0期、pN1期、pN2期、pN3期分别为207、128、76、36例;TNM分期中JES分期为0期、Ⅰ期、Ⅱ期、Ⅲ期、Ⅳa期分别为25、53、127、174、68例,UICC分期为0期、Ⅰa期、Ⅰb期、Ⅱa期、Ⅱb期、Ⅲa期、Ⅲb期、Ⅲc期分别为16、9、53、35、108、96、45、85例。(2)治疗情况。447例患者中,63例行新辅助治疗(12例联合免疫治疗),384例未行新辅助治疗;手术入路为经右胸入路、经左胸入路、经颈腹入路、经左侧胸腹联合入路分别为347、97、2、1例;手术平台为全腔镜食管癌切除术、Hybrid手术、开放式手术分别为316、5、126例;消化道重建途径为后纵隔途径、胸内途径分别为350、97例;手术切缘情况为R0切除、R1切除、R2切除分别为323、116、8例。447例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6例。(3)随访情况。447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25(2~48)个月,其中随访时间>2年233例,中位生存时间未达到,术后2年总生存率为76.8%。(4)食管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新辅助治疗、手术切缘、pT分期、pN分期(JES)、pN分期(UICC)、TNM分期(JES)、TNM分期(UICC)是影响233例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χ2=6.62,17.81,32.95,37.93,27.06,35.56,45.24,37.8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手术切缘、TNM分期(JES)是233例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0.48,1.94,1.46,95%可信区间为0.25~0.91,1.07~3.52,1.16~1.84,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中男性发病占比较高,发病年龄60~69岁比例最高,病理学类型以鳞癌为主,肿瘤分期较晚;新辅助治疗比例低,手术治疗R0切除率高;性别、手术切缘、TNM分期(JES)是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FINE)联合虚拟超声辅助技术(VIS-Assistance®)产前筛查右位主动脉弓(RAA)伴左位动脉导管(LD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32例中晚孕RAA伴LDA胎儿心脏容积数据。高年资A医生应用FINE采集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容积数据。低年资B医生和中等年资C医生分别应用VIS-Assistance®技术获取主动脉横弓位于气管右侧和"U"形血管环这两个诊断要素及三血管气管诊断切面。比较不同经验医生获取诊断要素、诊断切面的显示成功率、图像质量评分并验证一致性。于产后随访患儿有无临床受压症状。结果纳入研究病例34例,2例因无法取得满意容积数据被排除,对32例胎儿容积数据进行分析。两个诊断要素及一个关键性诊断切面结果如下:诊断要素1(主动脉横弓位于气管右侧),B医生与C医生VIS-Assistance®处理前图像显示成功率分别为84.4%和87.5%,VIS-Assistance®处理后显示成功率分别为93.8%和93.8%。诊断要素2("U"形血管环),B医生与C医生VIS-Assistance®处理前显示成功率分别为78.1%和87.3%,VIS-Assistance®处理后显示成功率分别为90.6%和90.6%。三血管气管诊断切面B医生与C医生VIS-Assistance®处理前显示成功率分别为65.6%和71.9%,VIS-Assistance®处理后显示成功率分别为84.4%和87.5%;C医生诊断切面VIS-Assistance®处理前后显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血管气管切面B医生与C医生图像质量评分VIS-Assistance®处理前分别为3.00(2.50,3.00)分和3.00(2.50,3.50)分,VIS-Assistance®处理后分别为3.25(3.00,3.50)分和3.50(3.00,3.50)分,VIS-Assistance®处理后图像质量评分高于VIS-Assistance®处理前(均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位医生应用VIS-Assistance®技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随访显示32例胎儿生后均未出现明显临床受压症状。结论应用FINE联合VIS-Assistance®技术能够简单、可靠获取诊断RAA伴LDA的关键性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并清晰显示所有诊断要素,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及稳定性。VIS-Assistance®技术可以提高经验不足医生诊断切面获取成功率及图像质量评分,因此可以作为产前筛查RAA伴LDA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