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单髁置换(UKA)手术前后胫骨后倾角(PTS)的改变与术中关节屈伸末端间隙压力以及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的关系。方法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38例(46膝)UKA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自行设计的压力传感器测量不同屈膝角度时内侧膝关节间隙的压力,分析手术前后PTS变化(∆PTS)与术中屈伸末端膝关节间隙压力及术后关节屈伸活动度的关系。结果共纳入38例患者46膝,男14例,女24例,年龄(69.1±7.4)岁,随访(11.2±3.7)个月。经计算,间隙压力为(88.3±40.6)N;调整后的伸直末端间隙压力为81.7%±33.8%,屈曲末端间隙压力为55.6%±31.0%。术后随访时固定屈曲畸形[M(Q1,Q3)]为0°(0°,3°),较术前0°(0°,5°)减少(P<0.05),术后最大屈曲度为115.9°±16.4°,较术前的112.0°±16.8°增加(P<0.05),术后PTS为8.3°±2.7°,与术前的8.6°±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PTS与伸直末端压力及固定屈曲畸形间均呈正相关(r=0.334、0.317,均P<0.05);伸直末端压力与固定屈曲畸形呈正相关(r=0.472,P<0.05)。而∆PTS与屈曲末端压力呈负相关(r=-0.397,P<0.05),但此两者与最大屈曲度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UKA术中减少PTS会减小伸直末端间隙压力并减小术后膝关节固定屈曲畸形,同时会增加屈曲末端间隙压力,但并不会因此减少术后最大屈曲度。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运动学对位对线牛津活动衬垫单髁关节置换技术(OUKA)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采用运动学对位对线技术连续进行的最初86例98膝OUKA患者随访5年以上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28膝,女62例70膝,患者手术年龄为(68.4±8.0)岁。记录并比较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的临床资料,对膝关节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活动度、影像学假体角度及手术并发症等进行评估,分析单髁关节置换运动学对位对线技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70.9±5.9)个月(60~81个月)。手术时间为(56.4±9.1)min,术中无中转全膝关节置换,无侧副韧带损伤,无骨折。术后住院时间为(5.8±1.9)d。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2.7±5.5)g/L。围手术期无病例死亡,无输血,无肺栓塞、脂肪栓塞、心脑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发生。截止末次随访,所有病例无翻修,无垫片脱位、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无菌性松动、对侧间室关节炎进展等并发症。有3例患者报告不明原因的膝关节疼痛。术后HSS评分由(59.1±8.2)分增至(91.8±5.6)分(P=0.019)。关节活动度由122.4°±10.0°增至125.6°±7.1°(P=0.013)。VAS评分由(6.9±0.8)分降至(1.6±1.2)分(P=0.025)。根据OUKA标准,92.9%(91/98)的OUKA假体力线和位置处于理想范围之内,有7膝超出界外。术前负重X线片的髋膝踝角(HKAA)为173.3°±3.7°,术后为177.2°±3.0°(P=0.038)。术后股骨内翻/外翻角A角为2.0°±2.8°(-11°~13°),股骨屈曲/伸展角B角为4.8°±3.4°(0°~17°);术后胫骨假体的内翻/外翻角E角为1.0°±1.9°(-4°~9°),胫骨后倾F角为6.7°±2.3°(1°~12°)。术后假体邻近距离为(4.29±2.46)mm(2~7 mm)。结论运动学对位对线OUKA技术中期疗效满意,假体安装位置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