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一种简单合理的SD大鼠股骨牵张成骨模型。方法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雄性成年SD大鼠30只(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施行右侧股骨截断术,安装带有牵张成骨功能的外固定装置,静息期7 d后,以0.5 mm/d的速度,每天分2次进行牵张,牵张期为14 d,牵张总长度为7.0 mm。实验期间观察大鼠活动;牵张结束后进入矿化期,将矿化期分为2、4、8周3个时间点,在每个时间点随机抽取10只大鼠行影像学检查;在每个时间点随机抽取10只大鼠处死,取双侧股骨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本组造模时间为(25±5)min;实验过程中,大鼠活动良好;牵张14 d,大鼠股骨基本获得预期牵张距离。标本大体照片提示,在矿化期随着时间的增加,牵张区域颜色由棕色变成灰白色,质地逐渐变硬;X线片提示,随着时间的增加,牵张区新生骨痂逐渐增多,云雾状骨痂逐渐矿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在牵张早期,牵张区域主要是成纤维细胞,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出现骨小梁,在牵张后期,骨小梁增大变粗,相互交织成网状,并出现钙盐沉积。结论经过14 d牵张及8周矿化,成功构建SD大鼠股骨牵张成骨模型,该模型设计合理、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具有较好的科研、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牵张成骨技术 股骨 矿化 SD大鼠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CC置管患者后实施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时间段为2018年7月至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策略应用于产后24 h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36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策略的6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护理安全策略的产妇6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及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科学喂养、脐带护理、臀部护理及手卫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策略应用于产后24 h母婴同室的产妇与新生儿中,可显著降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并有效提高产妇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安全策略 产后24 h 母婴同室 新生儿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系统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 8月 -2019年 7月本院接诊的病毒性脑炎患儿 56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划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 n=28)。当中,试验组实行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 2组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0.0%,比对照组的 17.86%低, P< 0.05。试验组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为( 6.08±0.79) d、惊厥缓解时间为( 0.86±0.12) d、体温恢复时间为( 2.38±0.27) d、住院时间为( 4.01±0.39) d,比对照组的( 10.82±0.57) d、( 2.43±0.18) d、( 7.14±0.56) d、( 7.23±0.57) d, P< 0.05。结论:于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用系统护理干预,效果好,患儿相关症状缓解迅速,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住院时间较短,建议推广。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住院时间 系统护理干预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护理文书书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2018年2月开始实施质量持续改进,本研究期间急诊科护理人员无明显变动。比较改进前后护理文书书写情况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文书书写问题持续质量改进后,急诊科护理文书书写时所存在的问题低于改进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有效降低护理文书书写中常见问题的发生,避免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急诊室,医院 持续质量管理 护理文书书写 质量评估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含有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的载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Ag-MSN)这种新型纳米抗菌材料(P-Ag-MSN)的银离子(Ag+)缓释特点及其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细胞毒性和体外抗菌性能。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模板法与共沉淀法结合,精确制备出Ag-MSN,将PDGF-BB加载进入Ag-MSN,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Ag+缓释特点;从SD大鼠提取并培养BM- SCs,对CD29、CD45进行流式细胞检测,鉴定BMSCs的纯度,取长势良好的第3代BMSCs,检测P-Ag-MSN的细胞毒性;制备不同浓度的P-Ag-MSN混悬液,检测对骨髓炎常见细菌的体外抗菌效果。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Ag-MSN中的Ag+逐步释放,6~ 12 h后达到峰值;随后释放的幅度逐步下降,并逐渐稳定在一定的浓度。不同浓度的P-Ag-MSN对大鼠BMSCs在1、3、5、7 d时的相对增殖率均值均在80%以上,细胞毒性评级均为0级或I级,对大鼠BMSCs无明显细胞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g-MSN对于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球菌均有杀菌效果,其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5.0、50.0、50.0 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明显杀菌效果,其MBC为100.0 μg/ml。结论新型纳米抗菌材料P-Ag-MSN的细胞毒性小,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在体外对骨髓炎常见细菌有明显抗菌作用。

  • 标签: 载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抗菌性能 细胞毒性 银离子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本院接诊的患儿 94例,根据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划分成研究、对照组( n=47)。当中,研究组实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 2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家长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13%,比对照组的 14.89%低, P< 0.05。研究组的家长满意度为 97.87%,比对照组的 85.11%高, P< 0.05。结论:于小儿护理中运用个性化护理法,可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家长满意度。

  • 标签: 小儿护理 应用价值 不良事件 个性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