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行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18例应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18例应用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活动能力评分及VAS评分。结果①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显著(P<0.05);②虽然观察组手术时间(106.5±3.7)min明显长于对照组,但Cobb角(2.6±0.9)度、伤椎压缩率(12.5±1.9)%、椎管侵占率(12.2±1.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脊柱骨折行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是可行、有效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神经根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5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神经根减压进行治疗,观察其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时间(91.5±20.3)min、术中出血量(48.3±11.6)ml、出院时间(2.2±1.3)d;应用Nakai标准评价其临床疗效总优良率为90.0%;治疗前其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Osestry残疾指数(ODI)评分在治疗后各时间点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神经根减压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腰部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疗效。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96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对其分组治疗,一组单纯实施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常规组),一组实施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骨水泥强化组),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与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经比较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常规组相比,骨水泥强化组疼痛评分(2.76±0.59)明显更低,内固定物体稳定性(10.63±3.81)也相对更高(P<0.05)。结论将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应用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升内固定物体稳定性,值得应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微创椎间孔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内接收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中,随机抽取80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椎间孔镜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手术基本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椎间孔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效果较为显著,并且具有微创性,降低了术中出血量、疼痛感,缩短了住院时间,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对本组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采用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对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腰痛、腿痛情况进行比较;采用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随访结果表明,术后6个月本组患者腰痛、腿痛VAS评分均明显比术前低(P<0.05);且术后6个月本组患者JOA评分升高,ODI评分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标准评估表明,52例患者中,优18例(34.62%),良31例(59.62%),可2例(3.85%),差1例(1.92%),优良率为94.23%(49/52)。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且有利于改善患者腰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