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内微血管的分类,分析不同类型微血管及判断病人预后。方法 实验组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46例,男38例,女8例,年龄35-85岁,平均年龄72.2岁。对照组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12例,输尿管囊肿4例,男12例,女4例,年龄47-86岁,平均年龄70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单克隆抗体CD31、CD34、血管平滑肌动蛋白通过免疫组化分别染色血管,观察肿瘤微血管形态、数量及血管外周细胞的覆盖情况。电脑图形分析软件测定微血管密度,分析未分化微血管密度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意义。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内微血管分为两种类型:分化血管(CD34+)和未分化血管(CD31+/CD34-)。未分化微血管密度与膀胱癌病理级别呈正相关。结论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微血管,未分化微血管密度在患者存活时间上是独立的预后因子,可为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评估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膀胱肿瘤 免疫组化 组织微阵列 微血管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对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ALI)小鼠肺泡巨噬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45只,体重22~30 g,8~12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5):假手术组(S组)、VALI组(V组)和帕瑞昔布钠组(P组)。小鼠腹腔注射LPS 20 ng,2 h后采用机械通气(潮气量30 ml/kg,通气频率70次/min,吸呼比1∶2,吸入氧浓度21%,呼气末正压0)4 h的方法制备小鼠VALI模型。P组机械通气前1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30 mg/kg。于机械通气4 h时处死小鼠,生理盐水灌洗右肺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10和TNF-α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AL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及肺泡巨噬细胞磷酸化酪氨酸激酶2(p-JAK2)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的表达;取左肺确定湿重/干重(W/D)比值,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并行肺损伤评分。结果与S组比较,V组和P组肺损伤评分、W/D比值、BALF IL-6、IL-10和TNF-α浓度、iNOS、Arg-1、p-JAK2和p-STAT-3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V组比较,P组BALF IL-10浓度、Arg-1、p-JAK2和p-STAT-3表达水平升高,肺损伤评分、W/D比值、BALF IL-6、TNF-α浓度和iNOS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促进肺泡巨噬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化,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小鼠VALI,可能与活化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环氧化酶2抑制剂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巨噬细胞,肺泡 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男性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体质指数的相关。方法抽取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新诊断T2DM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并按照体质指数将其分为A组(体质指数正常患者)和B组(超重/肥胖患者),另选取同期前来医院体检的100例健康男性为对照组。各组均进行血糖、血清25-(OH)D3、血脂等指标检测;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A组与B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A组FPG、2 h PG、TC、TG、LDL-C水平均低于B组,HDL-C、25-(OH)D3水平高于B组(P<0.05)。结论新诊断T2DM男性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体质指数有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25-羟维生素D3 体质指数 男性
  • 简介:摘要: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们能够明白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史,更是要让学生们从前人的身上学习到可贵的品质和精神。俗话说“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这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让学生们总结经验教训,推动社会的发展,达到“致知力行,继往开来”的教学效果。初中是我国进行历史教学的初始阶段,初中历史教师更需要明白自己的教学责任,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有效

  • 标签: 初中历史 教学策略 教学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技术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短暂全脑缺血后学习记忆损害的机制。方法10周ApoE-/-小鼠和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各分为3组:WT假手术组(n=8),WT 7 d组(n=12),WT 30 d组(n=12);ApoE-/-假手术组(n=8),ApoE-/- 7 d组(n=12),ApoE-/- 30 d组(n=12)。手术组行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假手术组只剥离血管不结扎。术后第7天和第30天行Mor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DTI技术检测小鼠双侧海马区脑组织各向异性分数(FA)值,MRS技术检测小鼠双侧海马区胆碱复合物(Cho)和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的含量。结果(1)水迷宫实验第2~4天,ApoE-/- 7 d组小鼠较ApoE-/-假手术组、WT假手术组及WT 7 d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3天开始,ApoE-/- 30 d组小鼠较WT 30 d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E-/- 7 d组较WT 7 d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第三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ApoE-/- 30 d组较WT 30 d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第三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DTI检测结果显示,ApoE-/- 7 d组小鼠双侧海马FA值与WT 7 d组小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E-/- 30 d组小鼠双侧海马FA值均较WT 30 d组小鼠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RS检测结果显示,ApoE-/- 7 d组小鼠海马Cho和NAA相对含量较WT 7 d组小鼠明显降低,ApoE-/- 30 d组小鼠海马Cho和NAA相对含量较WT 30 d组小鼠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E-/-小鼠在短暂全脑缺血损伤后存在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与海马白质纤维损伤和神经细胞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 标签: 认知障碍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ApoE-/-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