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建筑工程中的节能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之一,传统的建筑能源利用方式往往效率低下,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新型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从建筑节能设计、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以及能源管理与智能控制等方面,探讨新型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旨在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创新的技术手段,建筑节能技术将成为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途径,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对于城市的发展建设而言,道路桥梁属于其中交通运输系统的关键构成部分,决定着城市的发展空间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道路桥梁属于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设施,既连接着城市中的各大区域,又是不同城市之间的交通渠道。在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对道路桥梁的建设与改造既可以促进城市交通运输能力的增强,还有助于优化城市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开展道桥工程建设时,路基路面是否稳固、安全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最终质量,更与车辆通行时的稳定程度、安全性以及道桥工程的总体使用寿命存在密切关联。因此,在实际施工建设时,必须要对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充分掌握,并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只有充分保障了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才能推动城市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稳定进步,也为人们创造出更美好和谐的生活环境。
简介:摘要: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治疗时常常面临着各种化疗并发症的风险,这些并发症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肿瘤护理中化疗并发症的管理与护理干预。首先,我们总结了常见的化疗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贫血、免疫抑制等,并提供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如抗恶心药物的使用、输血治疗等。其次,我们强调了患者教育和支持在化疗并发症管理中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最后,我们强调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各个专业领域的合作,以确保化疗并发症的有效管理。本文的研究结果有望为肿瘤护理中的化疗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临床护士灾害护理教育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临床护士322名,采用灾害护理能力评估工具和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总分为(199.07 ± 34.31)分,处于中下水平;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备灾能力得分为(72.94 ± 12.89)分,应对能力得分为(80.00 ± 13.82)分,减灾/预防能力得分为(28.19 ± 6.09)分,恢复/重建能力得分为(17.94 ± 3.27)分。回归分析显示,最高学历、科室、工作后是否自主学习过灾害护理学相关课程和工作后是否参加过灾害救援是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t值为-4.715~5.508,P<0.05)。结论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总体水平处于中下水平,应结合临床护士工作科室、有无灾害救援的经历及有无自主学习过灾害护理学相关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灾害护理相关培训,以提高其灾害护理知识和技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应用渗透性疗法的作用。方法:观察目标为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重症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依据双盲法平均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单一药物渗透性治疗,B组患者给予多种药物联合渗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结果:经过对于治疗后,相较于A组,B组患者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明显更低,但在15至20mg/L标准范围内,A组患者的达标率为33.33%,B组均为达标,P<0.05,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结论:对于使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的神经危重症患者而言,通过给予针对性的渗透性治疗,有利于降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和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针对记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于神经重症模式下开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诊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数共96例,其中48例患者在传统常规模式下接受治疗,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另外4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改变传统常规模式,应用神经重症模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在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应改变以往传统的常规治疗模式,积极引入神经重症模式,以此能够获得更为良好的治疗效果,让患者获得更为良好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温烧灼封闭下泪小点治疗重度水液缺乏型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使用人工泪液和局部抗炎保守治疗后疗效不佳的重度水液缺乏型干眼患者29例(58眼)。根据是否患有干燥综合征分为2组:干燥综合征干眼(SS)组17例(34眼)和非干燥综合征干眼(非SS)组12例(24眼)。采用高温热烧灼封闭双眼下泪点,记录泪小点烧灼前2个月、1 d及烧灼后2周、2个月时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和泪液分泌试验(SⅠT)结果。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2组烧灼前各项干眼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烧灼后2周和2个月与烧灼前1 d比较,SS组OSDI评分、TBUT及F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9.58,P<0.001;F=49.45,P<0.001;F=34.07,P<0.001);非SS组OSDI评分、BUT、FL评分及SⅠ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7.89,P<0.001;F=72.83,P<0.001;F=47.44,P<0.001;F=28.35;P<0.001),但SS组SⅠ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烧灼2个月后,非SS组OSDI评分、TBUT、FL评分、SIT值均较SS组改善更明显(t=2.22,P=0.04;t=-3.32,P<0.001;t=2.90,P=0.01;t=-4.00,P<0.001)。SS组和非SS组均未发生明显眼部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泪道再通,再通率为5.2%。结论:下泪小点烧灼封闭治疗重度干眼可改善重度干眼的症状和体征,是一种简单、经济且安全有效的方法,对非干燥综合征干眼患者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