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痹性痴呆(GPI)患者认知障碍的特征。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麻痹性痴呆患者50例及同期相匹配的无症状型神经梅毒(ANS)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各组患者认知障碍情况,比较不同痴呆程度GPI患者量表评分,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GPI患者MMSE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GPI组患者MMSE总分(22.50 ± 5.26)低于ANS组(28.60 ± 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7.852、P < 0.001)。两组患者MMSE各分项得分比较显示,GPI组患者定向力(6.78 ± 2.50)、注意力与计算力(3.16 ± 1.82)、回忆力(1.48 ± 1.05)和语言能力(7.28 ± 1.49)等均显著低于ANS组(9.68 ± 0.55、4.30 ± 1.07、2.70 ± 0.54、8.00 ± 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8.006、P = 0.000,t = 3.811、P < 0.001,t = 7.271,P < 0.001,t = 3.428、P = 0.001)。中重度GPI患者的定向力、记忆力、回忆力及语言能力等各分项得分低于轻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791、P = 0.433,t = 0.350、P = 0.728,t = 0.250,P = 0.804,t = 1.452、P = 0.15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影响MMSE评分,GPI患者年龄越大,MMSE评分越低(β =-0.365、P < 0.001)。结论麻痹性痴呆患者存在全面性认知功能下降,年龄因素对认知障碍具有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伴发体位性低血压(OH)的特点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北京天坛医院210例PD患者,记录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测量患者的立卧位血压,按照是否伴发OH分为PD伴发OH(PD-OH)组和PD不伴发OH(PD-NOH)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在210例PD患者中,68例伴发OH,OH的发生率为32.4%。PD-OH组与PD-NOH组相比,年龄更大[(69.7±8.9)岁比(62.1±11.3)岁],病程更长[5.0 (3.0~8.0)年比4.0 (2.0~6.0)年],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更多(30.9%比17.4%),空腹血糖更高[(5.3±1.1)mmol/L比(5.0±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高[(6.1±0.9)%比(5.7±0.7)%],H-Y分期更高[2.5 (2.0~3.0)期比2.0 (1.5~2.5)期](P<0.05)。PD-OH组患者MMSE量表总分及MoCA量表总分均较PD-NOH组明显下降[(25.1±4.9)分比(26.8±4.0)分;(19.4±5.4)分比(21.4±5.3)分](P<0.05)。两组患者MMSE量表各分项评分比较,PD-OH组患者注意力和计算力[(3.7±1.7)分比(4.2±1.3)分]、延迟回忆[(2.1±1.0)分比(2.5±0.8)分]及图形复制评分[(0.6±0.5)分比(0.7±0.5)分]均明显下降(P<0.05)。MoCA量表各分项评分比较,PD-OH组患者视空间和执行功能[(2.4±1.6)分比(2.9±1.7)分]、延迟回忆力评分[(1.3±1.4)分比(2.3±1.6)分]较PD-NOH组明显下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1,95%CI:1.022~1.102,P=0.002)和MoCA量表的延迟回忆评分(OR=0.690,95%CI:0.498~0.955,P=0.025)是PD-OH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PD-OH患者年龄更大,病程更长,病情更重,合并糖尿病更多、程度更重,高龄是PD-OH的独立相关因素。PD-OH患者认知功能明显受损,延迟回忆下降是PD-OH的独立相关因素。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1月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4例类似病毒性脑炎的非典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均为男性,年龄31~49岁,均有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减退表现,3例合并癫痫,1例合并发热;血清和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荧光抗体吸附试验(FTA-ABS)-IgG、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均阳性;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水平均升高。3例头颅MRI显示边缘系统T2加权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高信号,1例显示双侧皮层、皮层下T2加权像、FLAIR高信号。确诊为神经梅毒行青霉素驱梅治疗后,症状及影像学均明显好转。类似病毒性脑炎的非典型神经梅毒比较少见,文献多是个案报道,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青霉素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寡克隆区带(OB)检测在神经梅毒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初诊、未经治疗的HIV阴性梅毒患者共163例。入组患者跟根据诊断结果分为隐性梅毒组(39例)、无症状神经梅毒组(43例)和有症状神经梅毒组(81例)。应用等电聚焦电泳联合免疫固定法检测入组患者脑脊液及血清OB,并判定脑脊液OB阳性结果。比较隐性梅毒和神经梅毒患者OB阳性率的差异,同时分析OB阳性和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生化、常规指标的差异,并通过ROC曲线评估脑脊液OB诊断神经梅毒的效能。结果入组163例梅毒患者中97例脑脊液OB阳性。隐性梅毒组、无症状神经梅毒组和有症状神经梅毒组患者脑脊液OB阳性率分别为12.8%(5/39)、65.1%(28/43)和79.0%(64/81)。有症状[64(79.0%)]及无症状神经梅毒[28(65.1%)]患者脑脊液OB阳性率显著高于隐性梅毒患者[5(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校正,P < 0.0167)。有症状神经梅毒亚型的OB阳性率分别为脊髓痨93.3%(14/15),麻痹性痴呆89.5%(34/38),脑膜血管型81.8%(9/11)和眼梅毒41.2%(7/17)。以眼梅毒OB阳性率最低,且与麻痹性痴呆、脊髓痨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校正,P < 0.008)。晚期神经梅毒患者OB阳性率(90.6%、48/53)显著高于早期神经梅毒(68.5%、37/54)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96、P = 0.005)。OB阳性神经梅毒患者IgG指数及脑脊液白细胞、IgG、IgG合成率、总蛋白较OB阴性患者显著升高。脑脊液OB阳性诊断神经梅毒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87.2%和74.2%,与本研究采用的神经梅毒诊断"金标准"一致率为78.6%,ROC曲线下面积为0.81。结论与隐性梅毒相比,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OB阳性率显著升高,提示脑脊液OB可能对神经梅毒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脑脊液OB能够反映中枢神经系统体液免疫,为脑脊液OB检测在神经梅毒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4例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阳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2±17)岁,2例以面-臂肌张力障碍(FBDS)为主要表现,3例出现癫痫症状,均无记忆力减退,血钠水平均正常,血清LGI1抗体(+),脑脊液LGI1抗体(-)。确诊时间最长5个月。3例头颅MRI检查正常,1例示右侧基底节异常信号,治疗后病灶缩小。胸部、腹部及盆腔CT检查均未发现肿瘤。4例均采用丙种球蛋白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恢复良好。LGI1抗体阳性脑炎以癫痫为主要表现,临床上中早期识别FBDS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后恢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