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X光吞钡透视技术(VFSS) 进行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分析,研究探讨其对康复治疗临床指导意义;方法:于2018年10月-2020年9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6名,在接受规范康复治疗前,其中有31名患者征得知情同意,接受了动态X光吞钡透视技术(VFSS)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如下:分别采用馒头沾稠钡剂(一口进行咀嚼测试)、稠钡剂(270%w/v)、稀钡(50%w/v) ,每次(一口量)所采用钡剂剂量为10ml; 采用侧位、正位动态造影测试,依次观察双侧梨状窝、咽隐窝对称情况、口期时长、咽期时长、咽期启动时间、误吸、残留及其时间、剂量等;结果:31例患者经VFSS检查,其中10例为口咽期吞咽障碍,其中4例不伴误吸,治疗重点侧重于咽反射启动时间、口咽部感、知觉训练,以及口唇部肌肉运动治疗等;6例伴有明显误吸,其中2例为隐匿性误吸,1例表现为吞咽前误吸(治疗侧重于舌控制训练、感知觉训练);3例表现为吞咽后误吸(因咽隐窝滞留引起,治疗侧重于咽喉运动、感知觉训练);其中9例为口期吞咽障碍,治疗重点侧重于口唇部肌肉运动、感觉刺激康复治疗:12例为咽期吞咽障碍,显示存在有咽期启动迟缓,并且有4例表现为吞咽后误吸,治疗重点在增加吞咽前口咽部粘膜感知觉,如酸、冰刺激等;本研究10例误吸患者中,有4例存在钡剂30%以上重度误吸,6例存在6%轻度误吸,对于重度误吸患者治疗建议鼻饲营养 4周,同时配合吞咽康复治疗;结论:动态X光吞钡透视技术(VFSS)检测结果为不同吞咽障碍类型采用相应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达到精准康复目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卒中后吞咽障碍,动态X光吞钡透视,吞咽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X光吞钡透视技术(VFSS) 进行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分析,研究探讨其对康复治疗临床指导意义;方法:于2018年10月-2020年9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6名,在接受规范康复治疗前,其中有31名患者征得知情同意,接受了动态X光吞钡透视技术(VFSS)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如下:分别采用馒头沾稠钡剂(一口进行咀嚼测试)、稠钡剂(270%w/v)、稀钡(50%w/v) ,每次(一口量)所采用钡剂剂量为10ml; 采用侧位、正位动态造影测试,依次观察双侧梨状窝、咽隐窝对称情况、口期时长、咽期时长、咽期启动时间、误吸、残留及其时间、剂量等;结果:31例患者经VFSS检查,其中10例为口咽期吞咽障碍,其中4例不伴误吸,治疗重点侧重于咽反射启动时间、口咽部感、知觉训练,以及口唇部肌肉运动治疗等;6例伴有明显误吸,其中2例为隐匿性误吸,1例表现为吞咽前误吸(治疗侧重于舌控制训练、感知觉训练);3例表现为吞咽后误吸(因咽隐窝滞留引起,治疗侧重于咽喉运动、感知觉训练);其中9例为口期吞咽障碍,治疗重点侧重于口唇部肌肉运动、感觉刺激康复治疗:12例为咽期吞咽障碍,显示存在有咽期启动迟缓,并且有4例表现为吞咽后误吸,治疗重点在增加吞咽前口咽部粘膜感知觉,如酸、冰刺激等;本研究10例误吸患者中,有4例存在钡剂30%以上重度误吸,6例存在6%轻度误吸,对于重度误吸患者治疗建议鼻饲营养 4周,同时配合吞咽康复治疗;结论:动态X光吞钡透视技术(VFSS)检测结果为不同吞咽障碍类型采用相应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达到精准康复目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卒中后吞咽障碍,动态X光吞钡透视,吞咽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5年外固定护理研究热点并分析该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我国外固定护理实践和研究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2015年8月—2020年7月发表外固定护理相关文献,利用书目信息数据挖掘系统软件和图形聚类工具包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720篇,其中英文文献318篇,中文文献402篇。提取频次≥23次英文高频词25个,频次≥25次中文高频词17个。聚类分析后获得2个英文研究热点,分别为护理研究中信息获取与应用、外固定术后功能恢复;获得5个中文研究热点,分别为针道感染预防、系统化护理对外固定患者护理效果、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开放性骨折中应用、骨缺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不同部位骨折康复护理。结论可借助信息化管理和大数据分析对外固定护理风险因素进行预防,并通过标准化流程和出台针对不同部位外固定护理指南,规范外固定护理流程。同时,需注重外固定患者在术后功能恢复,以提高外固定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 骨科 外固定 文献计量学 聚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效果。方法:研究在2018年1月~2021年2月期进行,共30例结直肠癌患者参与研究,分组方式采用抛硬币分组法,分组后对照常规干预,观察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两HAMA、HAMD评分相比较,观察更低,分别是(23.53±2.17)分、(21.98±2.69)分,差异显著P<0.05;观察干预后心理维度、生理维度、角色以及社会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分别是(72.22±3.28)分、(70.17±3.74)分、(71.12±3.92)分、(73.26±2.65),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可以提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结直肠癌 全程优质护理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骨外固定支架患者发生针孔感染风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行外固定支架患者(n=300)资料,以术后病例记录中是否发生针孔感染分为感染和非感染。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发生针孔感染风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同时采用赋值法构建风险预测等级分级。结果300例骨外固定支架患者中,发生针孔感染者103例(34.33%),未发生感染者197例(65.6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OR=4.726(糖尿病、肺部感染之一)、17.053(糖尿病、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之二)]、术后白蛋白水平[OR=0.082(<25 g/L)]、术后血红蛋白水平[OR=3.715(>90~120 g/L)、9.720(>60~90 g/L)、7.338(30~60 g/L)]、术中出血量[OR=2.196(200~400 ml)、OR=3.256(>400 ml)]及消毒液类别[OR=3.897(氯己定)、3.625(碘伏+氯己定)]是骨外固定支架患者发生针孔感染危险因素(P<0.05)。构建出模型≥7分为高风险,5~6分为较高风险,4分为中风险,3分为低风险,0~2分为较低风险。结论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骨科外固定架患者发生针孔感染风险,为医护人员及时识别外固定感染风险提供参考,尽早预防感染发生。

  • 标签: 骨科 外固定器 针孔感染 等级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习护士工作投入现状与情绪状态相关性,为提高护生工作投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使用中文版工作投入量表(UWES)和简式简明心境量表(POMS-SF)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对广东省7所医院内154名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士工作投入总均分为(63.33±17.45)分,情绪状态总均分为(66.68±19.68)分。处于积极情绪状态实习护士工作投入得分高于处于消极情绪状态实习护士,差异统计意义(P<0.01);工作满意度高实习护士工作投入得分高于工作满意度低实习护士,差异统计意义(P<0.01);不同性别、专业方向、实习阶段及医院等级实习护士工作投入得分和情绪状态无统计差异。结论护理管理者和护理教育者可通过增加其实习工作满意度、积极情绪体验等来促进实习护士工作投入水平提高。

  • 标签: 实习护士 工作投入 情绪状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脊柱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风险预测评估体系。方法以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整理出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和评估项目,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专家咨询。根据项目的重要性,结合专家意见进行筛选,建立三级评估指标并进行赋分,最终制定术后切口感染风险评估体系。结果经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复率为100%。专家咨询权威程度为0.85,可靠性高;专家咨询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525~0.686,协调程度良好(P<0.05)。三级评估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指标。选择重要风险条目包括术前评估条目6项,术后评估条目18项,经过统计分析,得出6个术前预测指标和12个术后预测指标,按照半定量方法得出高、中、低风险风险优先系数范围值。结论本研究依据专家咨询和FMEA方法,建立了一套脊柱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风险因素和评估预测工具。

  • 标签: 脊柱疾病 外科伤口感染 预测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产科医生及助产士对我国发展开业护士态度。方法运用质性研究现象学方法,对24名广州市、东莞市三甲综合医院及妇幼专科医院产科医生及助产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分析访谈资料。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即一致赞成态度、助产学科及管理体系不完善、独立开业能力不足、助产行业支持及认可度低。结论产科医生及助产士对开业护士发展持积极态度,但其发展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未来应通过逐步开展助产立法事宜、完善管理体系、尝试部分处方权,同时加大助产学科教育建设及人才培养、提升其社会认可度等举措,逐步探索开业护士在我国发展。

  • 标签: 产科医生 助产士 助产 开业护士 态度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产科医生及助产士对我国发展开业护士态度。方法运用质性研究现象学方法,对24名广州市、东莞市三甲综合医院及妇幼专科医院产科医生及助产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分析访谈资料。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即一致赞成态度、助产学科及管理体系不完善、独立开业能力不足、助产行业支持及认可度低。结论产科医生及助产士对开业护士发展持积极态度,但其发展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未来应通过逐步开展助产立法事宜、完善管理体系、尝试部分处方权,同时加大助产学科教育建设及人才培养、提升其社会认可度等举措,逐步探索开业护士在我国发展。

  • 标签: 产科医生 助产士 助产 开业护士 态度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提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最佳证据,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网、苏格兰院际指南网、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心脏协会网站、欧洲心脏协会网站、Cochrane Library、Pubmed、CINAHL、CNKI、万方数据库内关于提升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文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最佳实践信息册、证据总结、专家共识、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19年10月。由4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研究3篇。最佳证据涵盖出院准备度评估、给予患者和照顾者知识和技能教育、提升患者和照顾者对疾病管理自我效能、确保患者和照顾者出院后有可及社会支持和医疗卫生资源4个方面,共15条。结论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借助出院准备度评估工具全面评估PCI术后患者,同时开展程序化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自我效能,并尽可能保障患者和照顾者出院后社会支持和医疗支持。

  • 标签: PCI 出院准备度 循证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提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最佳证据,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网、苏格兰院际指南网、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心脏协会网站、欧洲心脏协会网站、Cochrane Library、Pubmed、CINAHL、CNKI、万方数据库内关于提升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文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最佳实践信息册、证据总结、专家共识、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19年10月。由4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研究3篇。最佳证据涵盖出院准备度评估、给予患者和照顾者知识和技能教育、提升患者和照顾者对疾病管理自我效能、确保患者和照顾者出院后有可及社会支持和医疗卫生资源4个方面,共15条。结论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借助出院准备度评估工具全面评估PCI术后患者,同时开展程序化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自我效能,并尽可能保障患者和照顾者出院后社会支持和医疗支持。

  • 标签: PCI 出院准备度 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