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在实际进行巷道掘进工作中,根据计划的内容开展掘进工作。在掘进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现场环境来科学的选择技术手段,需要将掘进路线以及周围的岩体进行粉碎,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人员以及设备可以进入开展作业。如果掘进的巷道不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势必会影响到煤矿的开采以及运输,也关乎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巷道掘进的过程中还要使用支护技术,结合巷道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调整将支护技术运用到掘进完成的巷道之中,这样才能够保证巷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煤矿开采和运输工作能够顺利的完成,确保采矿人员在井下的人身安全,进而使煤矿开采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本文主要分析煤矿开采工程巷道掘进和支护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肺叶切除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肺叶切除术成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30例)和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LIP组,30例)。分别于单肺通气前(T0)、单肺通气0.5 h(T1)、单肺通气1 h(T2)、单肺通气2 h(T3)、恢复双肺通气15 min(T4)时点采集桡动脉和静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肺内分流率;取距离肿块边缘>2 cm的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的表达水平。随访记录患者拔出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短期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T1~T4时点两组患者A-aDO2均明显上升,C组在T3时点A-aDO2上升更明显(P<0.05);C组肺内分流率在T2时点显著高于RLIP组(P<0.05);RLIP组肺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表达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拔出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短期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单肺通气患者术侧肺组织自噬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3—7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3 128包外来医疗器械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8—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3 220包外来医疗器械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FMEA管理,比较两组外来医疗器械风险优先指数(RPN)变化及外来器械管理质量。结果外来医疗器械处理过程中主要失效模式包括器械清洗不合格、器械不符、湿包、包内指示卡漏放。通过改进措施进行风险干预后RPN值下降;外来医疗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由4.73%降至0.86%,器械不符发生率由0.89%降至0.15%,湿包发生率由0.51%降至0.09%,包内指示卡漏放率由0.38%降至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来医疗器械处理流程应用FMEA可以有助于提高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质量,保证器械使用安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狭窄是导致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且颅内段椎-基底动脉病变引起的卒中危害更大。强化内科治疗为预防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复发的一线治疗手段,但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血管内治疗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因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而限制了其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治疗中的推广。本文对颅内段椎-基底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术后并发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主要并发症的特点,并对其处理流程和预防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