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是脑小血管病的一种影像学表现。目前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血管内皮损伤在CMBs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所致的血脑屏障破坏以及炎症反应可能促进了CMBs的发生和发展。同时,CMBs病灶周围含铁血黄素的沉积也可能触发炎症反应。不过,相关的机制以及因果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文章对与CMBs相关的血管内皮炎性因子及其在CMB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出血 内皮,血管 炎症 炎症介导素类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糖氧剥夺 /再灌注 (OGD/R) 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 和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酯酸 (TPA) 序贯诱导人源性神经母细胞瘤 (SH-SY5Y) 分化为神经细胞 , 均分为六组。选择 OGD12h/R12h构建 OGD/R模型。 D0、 D1、 D2、 D3、 D4、 D5组在 OGD开始即刻分别加入右美托咪定 0、 0.1、 1、 10、 100、 1 000μmol/L。于再灌注 12h后 , 采用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流式细胞凋亡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 , 以观察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 OGD/R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随后选择保护效果确切组 , 应用 Westernblot法检测内质网 (endoplasmic reticulum, ER) 应激特异性蛋白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MANF) 含量以及促凋亡蛋白 Caspase-3活性和 CHOP含量。结果 与 D0组比较 , D1、 D2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D4、 D5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 , 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 (P<0.01或 P<0.05) ;D3组则显著改善并提高了 OGD/R诱导后神经细胞的存活率 , 抑制了细胞凋亡 (P<0.01) 。 Westernblot结果显示 , D3组细胞 MANF含量明显高于 D0组 (P<0.01) , Caspase-3活性和 CHOP含量明显低于 D0组 (P<0.01) 。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 10μmol/L终浓度时对 OGD/R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 并显著提高了细胞存活率。右美托咪定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上调 ER应激特异性蛋白 MANF, 抑制凋亡蛋白 caspase-3和 CHOP的表达相关。

  • 标签: 糖氧剥夺 /再灌注 内质网应激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右美托咪定 神经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P-ATG)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接受P-ATG(5 mg·kg-1·d-1×3~5 d,序贯5 mg/kg隔日1次~每周2次)联合益赛普(25 mg每周2次,儿童剂量减半)方案治疗的3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合并Ⅲ/Ⅳ度aGVH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35例Ⅲ/Ⅳ度aGVHD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中位年龄10(3~54)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3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各1例。②治疗28 d疗效评估:完全缓解(CR)12例(34.3%),部分缓解(PR)18例(51.4%),总有效率为85.7%(30/35),Ⅲ度aGVHD组总有效率高于Ⅳ度aGVHD组[100%(19/19)对68.8%(11/16),P=0.004]。③治疗56 d疗效评估:CR 22例(62.9%),PR 5例(14.3%),总有效率为77.2%(27/35),Ⅲ度aGVHD组总有效率高于Ⅳ度aGVHD组[89.5%(17/19)对62.5%(10/16),P=0.009]。④不良反应:35例患者输注P-ATG过程中均为发生发热、寒战、皮疹等不良反应,亦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发生。巨细胞病毒、EB病毒再激活率分别为77.1%(27/35)、22.9%(8/35),细菌感染发生率为48.6%(17/35)。⑤中位随访时间为13(1~55)个月,移植后1、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68.1±8.0)%、(64.3±8.4)%,Ⅲ度aGVHD组移植后1年总生存率高于Ⅳ度aGVHD组[(84.2±8.4)%对(47.6±13.1)%,χ2=3.38,P=0.05]。结论P-ATG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allo-HSCT后Ⅲ/Ⅳ度aGVHD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 标签: 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动蛋白样6A(ACTL6A)在胰腺癌(PAAD)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对胰腺癌细胞系SW1990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GEPIA和TCGA数据库中PAAD的数据分析ACTL6A mRNA在PAAD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构建过表达ACTL6A质粒,转染至胰腺癌细胞系SW1990细胞中。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流式细胞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过表达ACTL6A对SW1990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的影响。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PAAD组织中ACTL6A 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ACTL6A表达水平与PAAD的病理分级(χ2=10.740,P<0.05)及肿瘤浸润深度(χ2=10.285,P<0.05)密切相关,且ACTL6A mRNA高表达组胰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475.233±362.267) d]低于低表达组患者[(605.529±484.75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41,P<0.01)。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风险比(HR)=2.001,95%可信区间(CI):1.193~3.354,P<0.01]、ACTL6A mRNA表达水平(HR=1.156,95%CI:1.083~1.234,P<0.01)与胰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HR=1.950,95%CI:1.085~3.505,P<0.05)、ACTL6A mRNA表达水平(HR=1.152,95%CI:1.079~1.230,P<0.01)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CK-8实验结果显示ACTL6A组24、48 h的吸光度值(1.849±0.113、2.489±0.381)均高于对照组(1.087±0.044、1.067±0.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85,6.397,P均<0.01)。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ACTL6A组划痕愈合率[(72.700±2.425)%]、侵袭细胞数[(63.667±4.163)个]均高于对照组[(50.167±1.779)%、(43.333±3.51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78、6.466,P均<0.01),而细胞凋亡率[(11.733±0.907)%]明显低于对照组[(19.300±1.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3,P<0.01)。结论ACTL6A在PAAD组织中高表达且与预后明显相关,具有显著的促进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ACTL6A过表达促进了SW1990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并抑制其凋亡。

  • 标签: 肌动蛋白样6A 胰腺癌 过表达 增殖 凋亡 迁移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8SIA6-AS1靶向结合微小RNA(microRNA,miR)-142-3p,影响肝细胞癌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方法用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GEPIA)验证ST8SIA6-AS1在肝细胞肝癌(HCC)和邻近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ST8SIA6-AS1和miR-142-3p在组织水平和细胞水平的表达量。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人肝癌细胞Hep3B的增殖情况;采用迁移侵袭实验(Transwell法)检测肝癌Hep3B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ST8SIA6-AS1与miR-142-3P的靶向关系。组间采用t检验,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检验。结果GEPIA结果显示ST8SIA6-AS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RT-qPCR结果显示ST8SIA6-AS1在H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778±0.363比1.951±0.575,t=11.3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142-3p在肝癌组织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0.881±0.374比0.371±0.164,t=9.39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8SIA6-AS1在4种人HCC细胞株(HepG2、SMMC-7721、HCCLM3和Hep3B)的表达(3.84±0.27、5.81±0.60、4.47±0.55、5.94±0.69)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株L02(1.00±0.09,t=17.280,t=13.730,t=10.780,t=12.3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8SIA6-AS1在敲低ST8SIA6-AS1的Hep3B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0.26±0.04比1.00±0.01,t=9.4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敲低ST8SIA6-AS1的Hep3B细胞集落个数显著低于对照组[(32.60±6.70)个比(100.00±10.00)个,t=10.0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K-8实验中敲低ST8SIA6-AS1的Hep3B细胞72 h吸光度(A)值低于对照组[(0.71±0.06)%比(1.14±0.09)%,t=6.8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敲低ST8SIA6-AS1的Hep3B细胞垂直迁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3.38±6.49)%比(100.00±13.00)%,t=5.64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敲低ST8SIA6-AS1的Hep3B细胞的侵袭率低于对照组[(44.98±8.42)%比(100.00±10.00)%,t=7.48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iR-142-3p过表达组明显低于对照组ST8SIA6-AS1-野生型(WT)细胞的荧光活性,ST8SIA6-AS1负向调控miR-142-3p的表达(0.42±0.05比1.00±0.09,t=9.757,P<0.05)。干扰ST8SIA6-AS1的表达可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产生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通过沉默miR-142-3p发生逆转。结论ST8SIA6-AS1可通过竞争性结合miR-142-3p在肝癌中发挥致癌作用。

  • 标签: 肝细胞癌 侵袭 迁移 增殖 长链非编码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