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智能术前规划的下颌重建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可行与精准。方法术前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115例头颅无异常的成年患者的CT影像,男57例,女58例,年龄(40.3±9.1)岁,就诊时间2010年2月至2019年5月;另选取115例肿瘤侵蚀下颌的成年患者的CT影像,男62例,女53例,年龄(55.6±7.2)岁,就诊时间2008年3月至2019年8月。建立智能颌重建手术机器人系统,主要由工作站、UR5六自由度机械臂、光学定位跟踪仪、六自由度力传感器、截手术工具组成。将2组患者的颌面CT图像数据用于训练残差连接的3D V-Net分割网络自动分割下颌,并用该网络对1例54岁需腓骨重建的下颌骨肿瘤男性患者的头颅CT数据进行自动分割,形成下颌模型,以手动分割结果为标准,评价自动分割的精度。使用基于机器学习的颌特征点还原法根据该患者的上颌特征点自动还原下颌特征点,形成重建方案,以下颌未缺损部分实际特征点与还原的特征点位置的误差值评价精度。利用该患者的下肢CT数据,制作5个3D打印的腓骨仿真模型。应用智能颌重建手术机器人系统,基于术前规划的图像,结合光学定位系统以及力传感器信号,实现机械臂与手术医生协同操作进行腓骨塑形,完成30次截。以CT影像下的术后腓骨段截面与术前规划的位置距离与角度偏差为精度标准,验证手术机器人系统精度。采用描述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表示。结果设计的分割网络自动分割下颌骨肿瘤患者下颌的精度为96.581%,耗时小于30 s。该病例下颌特征点的误差值为(2.24±1.74) mm。下颌重建手术机器人能精确、快速地实施腓骨模型塑形,截的位置误差为(1.02±0.45) mm,角度误差为(0.96±0.42)°,术中耗时约15 min。结论智能术前规划能精确地分割下颌并定位下颌特征点,下颌重建手术机器人系统能精确地实现功能下颌重建

  • 标签: 下颌骨重建术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机器人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重建时应用腓骨榫卯结构设计结合拉力螺钉固位的应力及位移特点。方法选取202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收治的1例66岁男性下颌无骨折及畸形的患者作为志愿者。通过CT扫描获取患者下颌及腓骨影像学数据,应用Mimics 17.0、GeomagicWrap 2017软件进行三维重建、逆向重建获取下颌与腓骨三维模型。经过Solidworks 2017与Geomagic Design X 64软件最终获得腓骨重建下颌模型。采用布尔运算分割皮质与松质。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模拟垂直咬合状态(载荷条件为在中切牙沿轴线向下125 N,第2、3磨牙沿轴线向下250 N),对比分析榫卯结构结合拉力螺钉与传统钛板两种固定方式在断端愈合前、后,下颌及内固定物的应力与位移分布特点。在榫卯固定模式中优化下颌边界条件,再次测量未愈合时应力条件下榫卯固定模式内固定物的应力分布及下颌的移位情况。结果在应力分布方面:断端未愈合条件下,榫卯结构固定的内固定物应力峰值分布于断面与内固定物的交界处,为304.07 MPa;钛板固定方式的应力峰值位于后端断端处,为345.39 MPa。愈合后,榫卯结构固定的内固定物应力峰值分布不变,为58.47 MPa;钛板固定方式内固定物的应力集中在钛钉与钛板的接触点,为92.06 MPa;此外,榫卯固定模式优化边界条件后,在未愈合条件下,两端应力分布均匀,内固定物应力峰值为88.56 MPa,显著低于钛的最大屈服强度860 MPa。在位移方面:在未愈合条件下,两种固定方式的位移峰值均分布于下颌下缘正中部偏右侧颏孔区,累及前端截面。榫卯固定方式的下颌位移峰值(1.307 mm)略小于钛板固定方式的下颌位移峰值(1.447 mm);在愈合后,两种固定方式的主要位移位置均靠近下颌下缘正中部,不累及截面。钛板固定方式的位移峰值(0.518 mm)小于榫卯固定方式的峰值(0.750 mm)。在未愈合条件下,榫卯结构固定模型优化边界后,下颌位移峰值为0.212 mm。结论应用腓骨进行下颌重建时,榫卯结构设计联合拉力螺钉的固位方式安全、有效,是一种新型的下颌重建固定方式。

  • 标签: 下颌骨重建术 有限元分析 成像,三维 榫卯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牙髓血运重建时运用富血小板血浆(PRP)或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同传统的血凝块(BC)作为支架哪种材料效果更佳。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字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到2020年8月。通过RevMan 5.3和stata 13.0软件对纳入的研究的临床治愈率、根长、根管壁厚度和根尖封闭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当牙髓血运重建时分别运用PRP或PRF同BC在临床治愈率和根尖封闭率上均无差异,与BC相比,PRP和PRF的临床治愈率的相对危险度(RR)为0.99(0.87,1.12),95%的置信区间(CI)为0.95(0.86,1.04),根尖封闭率的RR为1.09(0.91,1.30)和95%CI为1.02(0.83,1.25)。对牙根长度或根管壁厚度增加率分析时发现PRP或PRF同BC之间无差异,与BC相比,PRP和PRF的牙根长度增加率的RR及95%CI分别为1.06(0.86,1.32)和1.10(0.90,1.35),根管壁厚度增加率的RR及95%CI分别为1.04(0.86,1.26)和1.09(0.76,1.57)。对牙根长度增加量分析时发现PRP优于BC,其加权均数差(WMD)及95%CI为1.47(0.57,2.36)mm。结论在行牙髓血运重建时,不管是运用PRP或PRF还是传统BC作为支架,其在临床治愈率、牙根长度或者根管壁厚度增加率和根尖封闭率上无明显差异,但是适当地使用PRP或PRF支架材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牙根长度增加量。

  • 标签: 牙髓 血运重建 富血小板血浆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血凝块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金融工具准则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可比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分析新金融工具准则对商业银行的会计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分类、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就提升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可比提出了完善会计准则体系、规范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方法、提高金融工具准则的透明度和披露要求以及加强金融监管等对策建议。

  • 标签: 新金融工具准则 商业银行 会计信息可比性 会计准则 金融监管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蒙古苍耳草乙醇提取物对屋尘螨诱导的小鼠过敏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低、中、高剂量组灌胃蒙古苍耳草乙醇提取物100、200、400 mg/kg,阳性对照组灌胃1.56 mg/kg沙丁胺醇溶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溶剂,1次/d,连续8 d。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于给药后第3、4、5天以屋尘螨致敏建立小鼠哮喘模型。给药结束后观察小鼠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灌流液中总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gE水平,支气管灌流液和肺组织中IL-4、IL-5、IL-10和IL-13水平;采用HE和过碘酸雪夫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 PAS)观察小鼠支气管平滑肌病理和炎症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下降(P<0.01或P<0.05),支气管灌流液中总细胞和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降低(P<0.01),支气管灌流液中IL-4[(142.59±16.51)ng/L、(70.47±20.63)ng/L比(212.18±58.51)ng/L]、IL-5[(57.49±5.49)ng/L、(47.47±6.30)ng/L比(72.65±19.11)ng/L]、IL-10[(98.51±18.31)ng/L、(71.85±9.15)ng/L比(120.16±23.35)ng/L]、IL-13[(85.81±23.66)ng/L、(39.99±17.37)ng/L比(149.07±33.19)ng/L]水平降低(P<0.05),肺组织中IL-4[(154.55±25.70)ng/L、(143.30±22.19)ng/L比(214.68±31.95)ng/L]、IL-5[(87.49±5.95)ng/L、(61.84±8.14)ng/L比(97.65±12.10)ng/L]、IL-10[(91.28±18.69)ng/L、(62.04±9.39)ng/L比(117.80±20.72)ng/L]、IL-13[(196.48±15.90)ng/L、(132.02±6.86)ng/L比(238.42±28.41)ng/L]水平降低(P<0.05),高剂量组血清中IgE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蒙古苍耳草对屋尘螨诱导的过敏哮喘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肺部巨噬细胞分泌炎细胞因子发挥作用。

  • 标签: 哮喘 炎症 巨噬细胞 蒙古苍耳草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