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多种健康危害行为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方法于2017年10-11月,选取长江中下游地区江苏、安徽、湖北3个省份的11个城市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纳入109所幼儿园全部的27 987名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7 200份。通过问卷调查父母及儿童人口社会学特征、视屏时间和户外活动情况、饮食行为、睡眠时间及情绪与行为问题等信息,并对学龄前儿童的多种健康危害行为和情绪与行为问题进行判定。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多种健康危害行为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结果长江中下游地区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SDQ 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5%(2 587例)、 9.5%(2 590例)、18.2%(4 958例)、24.5%(6 670例)、11.2%(3 058例)、10.2%(2 770例)。多种健康危害行为累加得分的低、中、高分组3组所占比例分别为30.6%(8 316名)、60.9%(16 568名)和8.5%(2 316名)。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得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与多种健康危害行为累加得分较低分组相比,中、高分组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异常、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出现异常的风险均较高(P值均<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健康危害行为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存在关联。

  • 标签: 儿童, 学龄前 健康行为 行为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周末睡眠社会时差等睡眠问题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改善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4-5月采用立意抽样按照街道—学校类型—学校3个阶段在深圳市宝安区辖区内6个街道选取14所学校,对30 188名1~12年级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心理行为问题评定采用父母版与学生版困难与长处问卷进行,夜间睡眠时间、周末上床和起床推迟时间、午睡情况等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成长轨迹及健康指数调查问卷》。调整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学习成绩、学习负担和噪声等混杂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问题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关联强度(OR值)及其95%CI。结果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睡眠不足分别占90.4%、90.1%、98.2%和98.4%,有19.9%的学生不午睡,19.6%的学生周末推迟起床时间≥2 h,35.1%的学生晚上不固定时间睡觉,15.5%的学生每天不固定时间起床。与夜间睡眠时长8~9 h相比,小学低年级学生夜间睡眠时长≤7 h、7~8 h增加心理行为问题发生风险,睡眠时间>9 h与心理行为问题呈负向关联;小学高年级学生夜间睡眠时长≤7 h增加心理行为问题发生风险;初、高中生夜间睡眠≤6 h者心理行为问题增加,OR值(95%CI)分别为2.53(1.85~3.47)、2.41(1.11~5.25),而夜间睡眠>9 h者心理行为问题也增加,OR值(95%CI)分别为2.37(1.40~4.01)、5.38(1.79~16.1)。与午睡时间0.5~1 h相比,不午睡及午睡时间<0.5 h都是中小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午睡时间1~2 h还是高中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早上不固定时间起床、晚上不固定时间睡觉、周末推迟起床≥2 h是中小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周末夜间推迟入睡≥2 h,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初中、高中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OR值(95%CI)分别为2.07(1.45~2.97)、1.57(1.09~2.26)、2.66(2.06~3.44)、2.48(1.96~3.15)。结论儿童青少年夜间睡眠不足、不午睡以及睡觉与起床时间不固定与心理行为问题呈正向关联,但夜间睡眠长也是中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同时,睡眠的社会时差增加了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风险,小学低年级学生周末入睡推迟0.5 h即与不良心理行为增加有关联。

  • 标签: 睡眠 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儿与完全足月儿发育行为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建立的马鞍山市母婴健康出生队列,进行随访。从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抄录婴儿分娩结局,采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中文版评估其发育行为。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儿与完全足月儿行为发育的差异。结果早期儿出生率为24.74%(500/2 021)。早期儿沟通、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解决问题和个人-社会5个能区发育迟缓检出率分别为2.1%、3.2%、6.1%、6.3%和2.7%。早期儿解决问题能区发育迟缓检出率显著高于完全足月儿组(6.3% 比 3.7%, χ²=5.42,P<0.05)。在控制怀孕年龄、饮酒史、性别、出生体重、家庭收入、分娩方式、居住地等可能混杂因素后,与完全足月儿相比,早期儿解决问题能区发育迟缓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1.65,95%CI:1.01~2.70,P<0.05),沟通、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和个人-社会能区发育迟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儿出现发育迟缓的风险显著高于完全足月儿,对早期儿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和适当的早期发展促进干预,提高其生命质量。

  • 标签: 足月儿 队列研究 神经行为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孕早期母亲手机使用情况,探索孕早期手机使用与婴儿早期夜醒行为相关性。方法于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围产门诊招募初次建册孕妇2 212名,随访至婴儿6月龄。孕晚期问卷调查中,1 779名孕妇报告了每日手机使用情况;婴儿夜醒行为报告为最近一周夜醒次数,由主要抚养人在6月龄问卷调查中填写,将平均每晚夜醒≥3次定义为夜醒频繁。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期手机过度使用与夜醒行为的相关性。结果出生队列中,2 212名孕妇年龄为(26.95±3.82)岁,随访至分娩共1 983名,其中男婴1 034名。1 951名家长报告了婴儿夜醒次数。6月龄婴儿中夜醒频繁发生率为28.3%(553/1 951)。孕早期使用手机"3~4 h/d"和"≥5 h/d"均与婴儿6月龄频繁夜醒正相关,在控制喂养因素后,调整后OR值(95%CI)分别为1.49(1.07~2.07)和1.79(1.31~2.46)。结论孕早期手机过度暴露与婴儿夜醒频繁相关,提倡孕期合理使用手机。

  • 标签: 睡眠 夜醒 孕妇 手机使用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相关焦虑与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关联及关键期。方法研究对象源自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于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产前保健门诊招募待产孕妇,纳入完成孕早、中、晚三期妊娠相关焦虑评估且有至少一次神经行为发育评估的2 242对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妊娠相关焦虑量表》随访评估孕妇孕早、中、晚三期妊娠相关焦虑症状;于婴幼儿6月龄和18月龄使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中文版》进行神经行为发育评估;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各期妊娠相关焦虑对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及关键期。结果2 242名孕妇年龄为(26.62±3.65)岁,男童、低出生体重、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所占比例分别为50%(1 120/2 242)、1.7%(38/2 242)和11.5%(252/2 191)。孕早、中、晚三期的妊娠相关焦虑的检出率分别为24.9%(558名)、28.6%(642名)和30.3%(674名)。调整人口学特征及其他两个时期的妊娠相关焦虑后,孕晚期妊娠相关焦虑可增加儿童6月龄时沟通能区[RR(95%CI)=3.52(1.89~6.58)]、个人-社会能区[RR(95%CI)= 2.46(1.10~5.49)]发育迟滞风险;孕晚期妊娠相关焦虑可增加儿童18月龄时精细运动能区[RR(95%CI)=2.07(1.11~3.85)]、解决问题能区[RR(95%CI)= 2.31(1.24~4.31)]发育迟滞风险。结论母亲孕期妊娠相关焦虑会影响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孕晚期可能是关键期。

  • 标签: 孕妇 焦虑 队列研究 神经行为发育 关键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母亲孕期双酚A(BPA)暴露与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关联。方法对象源自马鞍山市出生队列,该队列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以马鞍山市4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建立。采用固相萃取-同位素内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1 783名孕妇首次建档时采集血清的BPA浓度,于婴幼儿2.97~28.1月龄时,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1999年版)》评估其神经行为发育情况,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孕期血清BPA水平与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关联。结果孕期血清BPA检测和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状况评估数据完整的母子共931对。首次建档时孕妇年龄为(26.67±3.45)岁,血清BPA浓度(ng/ml)的M(P25,P75)为0.23(0.11,0.52),检出率为84.1%(783/931)。婴幼儿月龄为(13.18±5.46)月龄,男童占53.5%(498名)。婴幼儿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行为发育商得分分别为(97.88±16.32)、(97.16±15.35)、(99.64±15.47)、(95.3±16.04)和(98.95±14.76)分。调整其他相关因素后,孕期血清BPA水平与婴幼儿社交行为发育商得分存在负关联,β(95%CI)值为-2.42 (-4.71,-0.12)。按月龄分层后分析结果显示,孕期血清BPA水平仅与12~18月龄婴幼儿的语言和社交行为发育商得分存在负关联,β(95%CI)值分别为-6.66 (-13.06,-0.25)和-7.40 (-12.97,-1.83)。结论孕期BPA暴露影响婴幼儿的语言和社交行为发育,12~18月龄为其检出窗口期。

  • 标签: 怀孕期间 儿童,学龄前 神经行为学表现 双酚A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期母体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依托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将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首次产前检查的孕妇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孕妇基本人口学信息、产科信息、妊娠期暴露等信息,采集孕妇妊娠早、中、晚期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回溯性检测母亲血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水平,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1.5-5)评估儿童的内、外化行为问题。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分析妊娠期母体亚甲减对学龄前儿童内外化行为问题的影响及作用关键期。结果本研究制定了马鞍山地区孕妇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参考范围(P2.5~P97.5):妊娠早、中、晚期TSH的参考范围分别为0.04~4.90 μIU/mL、0.75~6.08 μIU/mL、0.58~5.59 μIU/mL;FT4的参考范围分别为13.19~23.27 pmol/L、9.14~15.32 pmol/L、9.53~17.45 pmol/L。亚甲减检出率妊娠早期为2.0%(25/1 224),妊娠中期为1.6%(19/1 218),妊娠晚期为1.7%(21/1 220)。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妊娠早期母体亚甲减与子代焦虑或抑郁发生风险有关(OR=3.06,95%CI 1.05~8.98),妊娠中期母体亚甲减与子代情绪反应发生风险有关(OR=2.65,95%CI 1.13~6.21)。结论建立马鞍山地区孕妇甲状腺激素特异性参考范围有利于该地区孕妇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筛查和诊疗。妊娠期母体亚甲减增加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妊娠早期亚甲减与焦虑或抑郁发生有关,妊娠中期亚甲减与情绪反应发生有关。

  • 标签: 孕妇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儿童,学龄前 问题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母乳喂养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子代4岁时行为问题的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基于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建档的305例GDM孕妇。在生后42 d及3、6、12、18月龄随访母乳喂养时长及6月龄内母乳喂养强度等数据,根据母乳喂养情况分为母乳喂养组(n=256,包括完全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组(n=49),在儿童4岁时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估儿童的内、外化行为问题。运用稳健Poisson回归分析母乳喂养对GDM孕产妇子代4岁行为问题的影响。多重检验校正采用错误检出率校正。结果与人工喂养GDM孕产妇的子代相比,母乳喂养4~5个月对儿童抑郁问题(RR=0.23,95%CI:0.05~0.98,q=0.048)有保护作用,6~11个月对儿童躯体主诉问题(RR=0.36,95%CI:0.14~0.95,q=0.047)、焦虑问题(RR=0.19,95%CI:0.06~0.62,q=0.010)均有保护作用,≥12个月对儿童抑郁问题(RR=0.46,95%CI:0.25~0.83,q=0.039)、焦虑问题(RR=0.12,95%CI:0.03~0.49,q=0.006)均有保护作用。与6月龄内人工喂养相比,混合喂养为儿童躯体主诉(RR=0.29,95%CI: 0.13~0.64,q=0.026)、焦虑问题(RR=0.18,95%CI:0.07~0.52,q=0.002)的保护因素。结论母乳喂养对GDM孕产妇的子代4岁时行为问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应鼓励GDM患者产后坚持母乳喂养。

  • 标签: 母乳喂养 糖尿病, 妊娠 儿童行为 问题行为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一致性与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关联。方法于2017年10—1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湖北、安徽、江苏11个城市的109所幼儿园为研究现场,将3~6岁的儿童纳入研究,共27 987名,回收有效问卷(问卷均由家长或主要监护人填写完成)27 200份。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和"父母行为量表"收集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并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评定,并分析不同特征的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异常率的差异;以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为因变量,以父母支持/参与和强制/敌意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一致性的关联。结果27 200名研究对象的年龄为(4.35±0.96)岁,男性13 975名(51.4%),城市儿童24 634名(90.6%),独生子女17 916名(65.9%)。父母双方支持/参与均高占14.9%,均低11.9%;父母双方强制/敌意均高占15.2%,均低11.3%。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品行行为、多动行为、同伴交往、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异常率分别为9.5%、9.5%、18.2%、24.5%、11.2%和1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调整性别、独生子女、居住地区、家庭经济状况、母亲年龄和文化程度、父亲文化程度等因素后,与父亲/母亲高支持/参与、低强制/敌意的学龄前儿童相比,父亲/母亲低支持/参与和高强制/敌意者情绪症状、品行行为、多动行为、同伴交往、困难总分和亲社会行为出现异常的风险较高(P值均<0.05);与父母双方均高支持/参与、均低强制/敌意的学龄前儿童相比,父母双方均低支持/参与和均高强制/敌意者情绪症状、品行行为、多动行为、同伴交往、困难总分和亲社会行为出现异常的风险较高(P值均<0.05)。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一致性与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相关。

  • 标签: 儿童,学龄前 情绪 行为 横断面研究 教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