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分型标准再次评价经FAB形态学分型诊断的儿童急性红白血病(AEL)资料,了解该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的初诊白血病患儿,首先根据FAB分型诊断标准,明确诊断AEL,然后按WHO 2016分型标准进行再次评价。结果1.按FAB分型共20例患儿诊断为AEL,依据WHO 2016分型标准,其中11例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原始细胞增多,3例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MDS相关改变,1例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5例诊断为纯红白血病(PEL)。2.AEL骨髓形态学易见病态造血,原始细胞偶见Auer小体。髓系抗原主要表达CD117、CD13、CD33、CD34、CD7、CD38。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6例有异常染色体核型,涉及+8,-7,22p+,t(3;5:?),+3q-,15q-,del(9)(q13);12例为正常核型。3.13例进行化疗,1个疗程缓解率为38.5%,截至2020年7月1日,仅2例患儿无病生存(总生存分别为49个月及11个月)。结论儿童AEL易见三系病态造血,早期治疗反应差,预后欠佳,根据WHO 2016分型标准再评价后,大部分修订诊断为MDS相关。WHO 2016分型标准更贴近疾病本质,据此调整治疗可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年-2023年内收治的肥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采取二甲双胍治疗)和观察组(50例,采取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肥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肥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肥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取得明显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较高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中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 Ang)、Tie2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择期行CPB下心脏手术患者31例。分别于术前(T1)、术后6 h(T2)、术后第1天(T3)、术后第3天(T4)及术后第5天(T5)采集患者外周血,检测并比较血浆中乳酸(lactic acid, Lac)水平和血细胞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Ang-1、Ang-2、可溶性Tie2(sTie2)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Ang、Tie2水平与CPB心脏手术患者术中CPB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的相关性。结果与T1比较,T2~T5时WBC及中性粒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多,T2时Lac水平明显升高,T3、T4时Ang-1浓度明显降低,Ang-2浓度明显升高,T2~T4时Ang-1/Ang-2及sTie2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T2比较,T3~T5时Lac水平明显下降,T3、T4时Ang-1浓度及Ang-1/Ang-2明显降低,Ang-2浓度明显升高,T4、T5时sTie2明显升高(P<0.05)。与T3比较,T4时Ang-1/Ang-2明显降低,T5时Ang-1/Ang-2及sTie2明显升高(P<0.05)。与T4比较,T5时Ang-1浓度及Ang-1/Ang-2明显升高(P< 0.05)。T3时患者血浆中Ang-1/Ang-2与手术CPB时间、ICU停留时间存在负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和−0.59(P<0.01);血浆sTie2的浓度与手术CPB时间、ICU停留时间呈负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3和−0.69(P<0.01)。结论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浆中Ang、Tie2水平发生动态改变,有利于改善心脏手术患者术后管理,从而减少ICU停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