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基于对先秦学者有关"教"的定义或表述以及"教""学""诲"之类关键词的分辨,以《论语》有关孔子"教""诲"言论的记载为依据,把孔子教育思想"归结为植根于仁政的"教化说""先教说"与以"学礼"为要义的授业观念,从而显示儒家"教育"理念的特点,进而讨论活教育思想史中的史料、史实问题。

  • 标签: 孔子 教育思想 教、学、诲
  • 简介:本文以“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为线索,以《论语》有关“文、行、忠、信”的言论为依据,在具体分析孔子言论的基础上考察孔子伦理道德之教的要义。

  • 标签: 孔子 文、行、忠、信 伦理道德之教
  • 简介:<正>《学会生存》一书中,在结束教育历史长河的漫游之后,揭示出当代教育的三种新现象,即:“教育先行”、“教育预见”与“社会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认为这都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迹象。其中最新人耳目的,是所谓“教育先行”。

  • 标签: 学会生存 当代教育 教育投资 毕业生 教育经费 教育事业
  • 简介: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一般不致怀疑自己尽心尽力所做的工作属于"教育工作"。只是最近若干年来,间或也有人循名责实,对于在称作"教育"的部门中是否还存在"教育"产生怀疑,或直指这个部门舍本逐末。面对这种质疑,信耶疑耶,便成为问题,也就少不得斟酌一番。

  • 标签: 教育价值 教育工作者 中小学教师 循名责实 舍本逐末 怀疑
  • 简介:略论教育学“绪论”与“本论”脱节现象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育学的“绪论”,大抵阐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范围、研究方法、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或谓“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等等。概言之,是关于“教育学”之论,而“本论”才是关于“教育”之论;不...

  • 标签: 理论教育学 研究方法 实践教育学 研究对象 应然状态 “教育学”
  • 简介:教育构成中,向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类的划分。如今加上劳动技术教育,亦无不可。这里拟着重讨论德育在教育构成中的地位问题。我国在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长期把德育列为首位,皆谓理所当然;如今加以重申,赞成者虽多,但也有不同意见。把德育推上首位,最有力的理由是国际、国内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现实需要。惟单凭这个理由还

  • 标签: 教育构成 劳动技术教育 道德教育 政治教育 赫尔巴特 赞成者
  • 简介:中国教育杂志数以百计,也许没有一种教育杂志传播的不是教育文明,既是杂志,又无不是洞开的窗口。这样说来,说这本杂志是'洞开的世界教育文明窗口',标题似乎失之太泛,其实不然。如今,明确地把'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勇于创新、敢于试验,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列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系列。其中所谓'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自然包括中国文化遗产在内;不过,提出这个

  • 标签: 世界教育 文明窗口 教育杂志 教育科学版 中国文化遗产 师范大学学报
  • 简介:什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不是又学习、又劳动就算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它只是一个教育课题吗?生产劳动与教育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是不是任何教育都同生产有内在联系,同生产有内在联系的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不是任何生产劳动都同教育有内在联系,同教育有内在联系的是什么生产劳动?它在个人发展与社会改造中有什么意义?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历史前提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属于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基本问

  • 标签: 生产劳动 教育课题 综合技术教育 历史前提 社会改造 手工劳动
  • 简介:萧承慎是20世纪中国的一位出色的教育学家,他在战乱时期对师资文化进行的研究中,揭示了中国传统师资文化的历史特点,对“师道”做了关于教师的“为师之道”、国家和社会的“尊师之道”以及学生的“求师之道”的区分。中国的“师道”赋予教师的教-学活动以价值追求,其本身是一种信仰力量,具有道德约束力。中国和西方的师资文化差异,植根于双方的教育文化之中,建构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当从中国传统的教育文化中汲取滋养。

  • 标签: 师道 教育文化 中国特色教育学 中国教育学话语
  • 简介:尽管在各个时代的社会—文化中,或许都有那个时代的“个性”及人与人之间某种“共性”问题,然而,把“个性”或“个体社会性”作为价值追求并就此进行论证,则是近代以来的事情。18世纪启蒙运动中,在这方面多有建树。时至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理论上又多有进展。笔者对此了解有限,本文关注的主要是学校教育中学生“个性”与“社会性”问题。因为迄今为止,这依然是学校教育中抉择与统合的难题。

  • 标签: 个体社会化 “社会化” “个性” 学校教育 中学生 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