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晕厥的常见类型,大部分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等控制。对于部分年龄较大、反复发作、发作时存在心脏抑制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起搏治疗。众多起搏疗效相关临床研究的结论不一致,促使研究者不断探寻起搏在VVS中的真实疗效及疗效的影响因素,革新治疗对象筛选方法及起搏模式等。通过收集现有研究结果,本文从起搏治疗VVS的原理、疗效、适应证、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争议等方面,介绍起搏在VVS治疗中的发展历程。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近年来联合上腔和下腔途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导线拔除术(TLE)的病例特点,探究其与单纯上腔或下腔途径拔除CIED导线病例的不同之处。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8年9月于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行TLE患者159例。将其依据TLE时血管入路途径分成2组:A组为单纯经上腔或下腔途径拔除组(132例);B组为联合上腔和下腔途径拔除组(27例)。对比2组患者基线资料特点、CIED植入类型、导线拔除情况等。结果与A组相比,B组CIED植入时间更长、既往囊袋清创史和CIED更换史比例更高(P<0.05)。进一步统计学分析示,CIED植入时间对于需行联合上下腔静脉TLE者有独立预测价值;CIED植入时间≥5.25年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1%和67.4%。2组患者共计拔除导线301根:A组拔除249根,B组拔除52根,总体临床成功率为95.2%;其中B组拔除成功率更低(86.7%对97.3%,P=0.002)、严重并发症率更高(18.5%对1.5%,P=0.002)。结论对于CIED植入时间≥5.25年者预示着其需要联合上下腔静脉途径行TLE。对于联合上下腔静脉途径行TLE患者,其成功率较单纯上腔或下腔途径更低,且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简介:摘要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远程随访可以减少常规随访次数、优化器械管理和疾病管理、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改善患者生存率。因此,国内外专家共识均推荐将远程随访作为所有CIED患者的标准随访管理策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远程随访尤其重要,减少了面对面诊室随访,避免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又能安全有效地管理患者。国内尽管已开展了远程随访,但应用严重不足,今后应加大力度,推进远程随访技术的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植入磁共振兼容起搏器患者进行3.0 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严格按照规范化检查流程,在电生理专科医师、起搏器工程师和影像科医师3方人员的配合下,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14例植入磁共振兼容起搏器术后的患者进行3.0 T MRI检查。MRI检查前后进行起搏器程控,分析心房及心室的感知、阻抗和阈值等参数,记录MRI扫描相关不良事件,并评估MRI影像质量。结果14例患者年龄(59±18)岁,年龄范围17~81岁,男6例,共接受16例次MRI检查(头颅8例次、颈椎2例次、腰椎3例次、心脏3例次)。4例患者在植入起搏器前接受过MRI检查。11例患者脉冲发生器置于左胸,3例置于右胸。MRI检查前后起搏器程控检查的感知[心房:(3.3±1.2) mV对(2.6±1.5) mV,P=0.29;心室:(9.1±3.7) mV对(6.8±4.7) mV,P=0.39]、阻抗[心房:(578±162) Ω对(587±88) Ω,P=0.41;心室:(584±200) Ω对(578±66) Ω,P=0.63]和阈值[心房:(0.6±0.2) V/0.4 ms对(0.8±0.1) V/0.4 ms,P=1.0;心室:(0.8±0.3) V/0.4 ms对(0.8±0.3) V/0.4 ms,P=0.76]等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需程控调整。所有患者无心悸、灼热感、疼痛、晕厥等不适症状,亦无脉冲发生器故障、电重置、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发生。3例(2例右胸,1例左胸)心脏MRI检查存在导线和脉冲发生器相关的伪影,经影像科医生评估,MRI质量对病情诊断和评估无不良影响。结论磁共振兼容起搏器患者在规范化流程下进行3.0 T MRI检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心脏MRI的脉冲发生器和导线伪影并未影响MRI检查结果的影像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导致晕厥的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现况。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二病区收治的552例晕厥患者,采集患者临床资料,排查晕厥病因。552例晕厥患者在住院期间由3位心内科(含电生理专业)医师制定诊疗计划。分析出院诊断为室速导致晕厥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现况。结果经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室速导致晕厥者130例(23.6%,130/552),其中男65例(50.0%,65/130),年龄(47.9±19.9)岁。伴有器质性心脏病70例(53.8%,70/130),离子通道疾病11例(8.5%,11/130),特发性室速49例(37.7%,49/130)。院前接受电复律32例(24.6%,32/130),包括已经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正确识别室速并放电治疗15例。68例具备ICD适应证的患者中10例(14.7%,10/68)拒绝植入,其中2例接受了导管消融治疗,8例仅药物治疗。已经植入的ICD正确识别治疗15例仍出现晕厥的室速患者,均系植入术后首次发作室速,给予调整ICD参数及调整药物治疗。共39例(30.0%,39/130)患者接受了导管消融治疗室速(占适应证的75.0%);较同期入院的晕厥病因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及反射性晕厥者,室速导致晕厥的患者更年轻[3组依次为(64.5±15.3)岁、(52.8±15.8)岁、(47.9±19.9)岁,P<0.001],更常见器质性心脏病[3组依次为52例(23.6%)、13例(18.1%)、70例(53.8%),P<0.001],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61.5%±9.5%、65.2%±4.4%、55.9%±14.1%,P<0.001);院前曾电复律治疗室速的患者较无电复律史患者LVEF低(47.6%±11.9%、56.7%±14.0%,P=0.038)。结论本研究显示室速所致晕厥患者较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反射性晕厥患者平均年龄小,其中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者占比较后者两组高,且LVEF更低。室速患者虽然发生了晕厥,拒绝ICD的比率仍较高,依从性有待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大内皮素-1(ET-1)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心脏性猝死(SCD)、心衰再住院及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并符合入选标准的心衰患者220例。按照基线血浆大ET-1水平三分位点分为3组:第1组(T1,<0.4 pmol/L,n=73)、第2组(T2,0.4~0.8 pmol/L,n=73)和第3组(T3,>0.8 pmol/L,n=74)。主要研究终点是SCD或室性心律失常(VA)。次要研究终点是心衰再住院,以及全因死亡和心脏移植联合终点。结果随访(25.1±14.3)个月,34例患者(34/220,15.5%)发生SCD或VA,98例患者(98/220,44.6%)发生心衰再住院,98例患者(98/220,44.6%)发生全因死亡84例(84/220,38.2%)或心脏移植14例(14/220,6.4%)。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以T1作为参照组,T2和T3水平的血浆大ET-1是SCD/VA(HR=3.207,95%CI 1.115~9.233,P=0.031,T2对T1;HR=3.598,95%CI 1.146~11.300,P=0.028,T3对T1)、心衰再住院(HR=1.707,95%CI 1.001~2.912,P=0.049,T2对T1;HR=2.666,95%CI 1.507~4.715,P=0.001,T3对T1)以及全因死亡和心脏移植联合终点(HR=1.964,95%CI 1.021~3.780,P=0.043,T2对T1;HR=3.853,95%CI 2.007~7.398,P<0.001,T3对T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大ET-1水平对于SCD、心衰再住院及全因死亡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血浆大ET-1可作为心衰患者SCD风险及心衰预后的危险分层因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植入型心电监测仪(ICM)在不明原因晕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2017年7月至2021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诊断为不明原因晕厥,并植入ICM的患者45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中位年龄52.6岁,年龄范围11~87岁。所有患者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是否再次发生晕厥及晕厥前兆事件、ICM程控读取随访期间记录到的事件。若患者出现晕厥,则及早行ICM程控。结果随访(15.0±12.3)个月,15例(15/45,33.3%)患者再发晕厥或晕厥前兆,其中9例为心动过缓导致的(窦性停搏7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2例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1例为心房颤动(房颤),另有3例意识丧失发作时ICM未记录到心律失常事件,后经脑电图证实为癫痫。在心源性晕厥患者中,9例植入永久起搏器,2例选择药物治疗,有1例室速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结论ICM可有效提高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诊断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导线起搏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评估术后行3.0 T磁共振成像(MRI)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入选2015年2月至3月和2018年7月至11月在阜外医院植入无导线起搏器(Micra TPS)的患者,分别在出院前,植入后1、3、12、24、36、48、60个月进行随访,收集起搏电学参数和不良事件;部分患者术后3个月接受3.0 T MRI扫描并定期随访。结果共入选患者20例,年龄(64.0±11.1)岁,男12例(12/20,60%)。19例患者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手术成功率为95.0%(19/20);术中电学参数均在理想范围内:起搏阈值为(0.52±0.18)V/0.24 ms,导线阻抗为(839.0±234.6)Ω,R波感知为(10.4±4.0)mV,围术期无严重不良事件。5例患者术后3个月接受了3.0 T心脏或头颅MRI扫描,并随访至扫描后21个月,电学参数均稳定。平均随访(33.0±15.6)个月,其中4例患者完成术后60个月随访;随访期间导线阻抗、起搏阈值、R波感知等电学参数均稳定,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术后51个月因恶性肿瘤死亡。结论无导线起搏器(Micra TPS)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术后进行3.0 T MRI扫描是安全的。无导线起搏器为单腔起搏器适应证患者提供了新选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