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通道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与4.8F可视穿刺经皮肾镜治疗小于2 cm单发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3例小于2 cm单发性肾结石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石大小为1~2 cm,CT值241~1 964 Hu。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3.7±9.8)岁,结石CT值(1 099.8±297.81)Hu,行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通道大小为F12~14,钬激光将结石碎片化,负压吸引将结石碎片从负压吸引鞘吸出,选择性留置双J管,不留置肾造瘘管;输尿管软镜组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53.3±11.7)岁,结石CT值(999.2±388.4)Hu,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钬激光将结石粉末化,留置双J管;4.8F可视肾镜组41例,其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55.8±11.3)岁,结石CT值(1 001.7±345.3)Hu,行4.8F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用4.8F的针直视下穿刺后直接碎石,以钬激光将结石粉末化并冲至肾盂,不留置双J管及肾造瘘管。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和远期结石清除率、术后24 h内体温、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等炎性指标的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输尿管软镜组[(69.6±28.5)min]显著长于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36.9±13.6)min]与4.8F可视肾镜组[(39.0±19.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住院时间输尿管软镜组[(4.1±1.3)d]显著长于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3.6±0.8)d]与4.8F可视肾镜组[(3.2±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血红蛋白(Hb)下降值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最大,输尿管软镜组与可视肾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天结石清除率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95.0%,38/40)最高,显著高于输尿管软镜组(59.5%,25/42)与4.8F可视肾镜组(70.7%,2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95.0%,38/40)和可视肾镜组(90.2%,37/41)最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尿管软镜组(73.8%,31/42)最低;术后高热、WBC与PCT等炎性指标异常的发生率均以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最高。结论3种手术方法均是治疗小于2 cm单发性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8F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系统治疗直径<2 cm单发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9例直径<2 cm单发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4.8F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统计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和远期结石清除率、术后24 h内体温、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以及全身炎症反应(SIRS)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其中手术时间12.0~68.0(31.4±13.0)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0~13(4.5±4.0)g/L,术后住院时间(2.7±0.7)d,近期结石清除率66.7%(26/39),远期结石清除率82.1%(32/39),术后SIRS发生率为10.2%(4/39)。结论4.8F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系统治疗直径<2 cm单发性肾结石疗效满意,安全,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